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自2018年起,徐州人才政策已实现“四连跳”。继《关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的意见》《徐州市大学生招引实施办法》《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后,2023年11月,徐州重磅发布《深入实施“彭城英才计划” 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即“彭城英才计划20条”。共青团徐州市委全面嵌入相关引才工作,坚持以“彭聚菁英”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为统揽,通过观念上引导、实践中锻炼、就业时助力、成长期跟踪“四位一体”举措,为青年来徐留徐“保驾护航”。
施茜是共青团徐州市委权益部部长,她向记者介绍了团徐州市委开展的引才留才等工作。
《风流一代》:徐州目前引才总量如何?
施茜:据徐州人社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徐州人才资源总量达18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达到66.92万人和36.3万人。2023年,4万多名青年才俊在徐州放下行囊、追逐梦想。
《风流一代》:团徐州市委助力青年留徐开展了哪些工作?
施茜:从毕业生来徐求职到安家发展,团市委辅助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例如青年暑期来徐实习给予1000元实习补贴,来徐就业见习给予生活补贴,来徐求职可免费入住最长14天“青年人才驿站”;围绕青年聚集地广泛开展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丰富青年生活,助力青年安家落户;为新入职和创业初期的青年开展多类型技能培训课程……
《风流一代》:团徐州市委开展了哪些有力度的引才品牌工作?
施茜:一是“彭聚菁英”大学生实训实习品牌工作。2021年以来,团市委按照全团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深化“彭聚菁英”徐州市大学生暑期实训实习工作,广泛招募海内外高校学生来徐实训实习,为大学生了解熟悉社会、提高社会化能力、更好实现就业共建开阔平台。截至2023年,团市委已连续六年成功开展“彭聚菁英”徐州市大学生实训实习工作,每年都联合多部门联合印发当年大学生在徐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当年关于开展“彭聚菁英”徐州市大学生实训实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晰目标任务、明确序时进度、细化责任分工。
二是2024“我的徐州”大学生毕业歌会暨淮海新青年音乐会品牌工作。这项工作围绕毕业季吸引凝聚更多大学生来徐、回徐、留徐,打造淮海经济区青年人才“强磁场”。此类工作往年一直开展,但更侧重单一的音乐会,辐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今年音乐会主题活动包含多类型音乐,设置徐州城市推介、高校校长毕业寄语等环节,活动形式更贴近青年喜好,同步辐射12所高校,参与学生人数达4000多人,是往年参与人数的两倍多,广泛激发了毕业学子留徐热情。
三是编制出台《徐州市促进青年发展“二十条”》。“二十条”整合了市有关部门现有的专门性、普惠性政策,涵盖青年就业创业、筑巢安居、婚恋养育等方面,更好满足青年多元化成长发展需求。
《风流一代》:团徐州市委目前开展的引才重点工作是什么?
施茜:徐州重磅发布的“彭城英才计划20条”,内容涵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广泛集聚青年人才、着力培育本土人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五大方面。对企业引进的海内外博士后、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3年内每月给予最高3000元的生活补贴和一次性30万元的购房券,让人才来徐安居乐业后顾无忧;对顶尖人才来徐创业,提供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团市委围绕政策方针,积极营造城市“青活力”,深度挖掘符合相关政策的青年人才,让人才来了不想走,看了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