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与不良事件。方法:2022年5月—2023年5月为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患者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为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非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与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每组含有35例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与MoCA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为其提供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状态,获得理想认知功能。
【关键词】早期介入栓塞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Effect and adverse event analysis of early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rupture and hemorrhage
LIU Mingwang1, LEI Sanxi2, QU Jie 1
1.Xiangxi Tujia and Mid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 Chinese Medicine,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unan 416000, China; 2. Qujing City frst People’s Hospital, Qujing, Yunnan 65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events of early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rupture and hemorrhage.Methods:From May 2022 to May 2023 was the time period for patients in this study to receive treatment.7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rupture and hemorrhage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Xiangxi Tujia and Mid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 Chinese Medicine and Qujing City frst People’s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computer program.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were non-early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respectively,with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NIHSS and Mo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MoCA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Providing early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rupture and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events,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tatus,and obtain ideal cognitive function.
【Key Words】Early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 Hemorrhage
脑动脉瘤是临床上出现局限性异常扩大脑动脉内腔所产生的动脉瘤状突出现象,导致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了天生性缺陷、腔内压力增加[1]。当脑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症状之后,出现残疾和死亡的概率升高,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生命质量水平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前,临床上针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介入栓塞治疗,该治疗措施的优势在于对患者造成的医源性创伤更小,并不需要为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并且手术完成后患者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康复等[2]。但是,当前临床对于开展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时期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有着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于出现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为其提供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判断患者最终的结果。
1.1一般资料
2022年5月—2023年5月为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患者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为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非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与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每组含有35例患者。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高79岁,最低60岁,均值(68.58±1.25)岁,病变部位处于大脑中动脉交叉部位、前交通动脉以及后交通动脉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9例以及8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高78岁,最低61岁,均值(68.75±1.58)岁,病变部位处于大脑中动脉交叉部位、前交通动脉以及后交通动脉的患者例数分别为9例、17例以及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同意本次研究的所有条例;(2)临床资料未出现任何缺损;(3)精神状态正常;(4)符合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判断标准。
排除标准:(1)存在免疫缺陷;(2)合并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自愈;(3)药物使用存在禁忌症;(4)配合度低;(5)中途退出研究;(6)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均施以介入栓塞术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为其在入院3d内提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是在患者入院治疗3d后开展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式如下:在手术开展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血管造影检查,仔细观察和判断当前患者血管破裂出血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开展常规的降颅压和血压控制措施,同时为患者提供预防血管痉挛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举措。使用静脉微量泵完成对尼莫地平的泵入治疗,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泵入药物的剂量以及速度进行不断调整。当为患者提供气管插管治疗后,需要为患者提供全身麻醉治疗,通过使用Seldinger技术完成股动脉穿刺操作;对椎动脉以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实际情况使用数字减影式血管造影检查,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按照检查部位的不同,调整为侧卧位或者汤氏位状态,重点需要明确知晓动脉瘤体和直径大小;依照实际动脉瘤情况,适当更换导引导管,并为患者实施全身肝素化干预;通过导管向动脉瘤内将微导丝送入其中,并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微弹簧圈型号进行选择,介入完成后,为患者提供栓塞操作,之后需要对患者实际栓塞状况进行观察,确定之后对造影剂情况进行观察,确保造影剂没有滞留在动脉瘤之中,将微导管、导引导管均撤出;并在手术完成后6h完成拔鞘,对股动脉穿刺点1cm的位置施以15min的压迫干预,当出血现象不再发生后,施以常规的加压包扎;在手术完成后1d时间内,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下肢制动,同时需要让患者常规服用尼莫地平,避免发生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症状。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为患者提供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没有出现动脉瘤,临床症状均不再出现,此为显效;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之后,显示动脉瘤体致密栓塞现象,瘤颈存在少量的残留,各症状表现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此为有效;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表示动脉瘤发生了复发、扩大或者患者术后出现死亡,此为无效。(2)不良事件:记录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其中主要包含了感染、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短暂性脑缺血等情况。(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认知功能: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完成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估,总分值为42分,最终获得分值越高,则表明存在的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量表总分值为30分,最终获得分值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表1所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14 %,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
表2所得,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了5.71%,对照组为31.4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认知功能
表3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与MoCA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脑动脉瘤也被称之为颅内动脉瘤,临床上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残疾和死亡概率较高,临床上传统为患者使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夹闭术治疗,但是该手术治疗的操作相对更加复杂,手术完成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也相对更高[3]。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提升与介入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能够使用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疾病症状增多,其中就包含了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4]。在为其提供介入栓塞术治疗的过程之中,最终的有效率较高,并且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虽然临床上对于介入栓塞术的成效已经有了充分的认可,但是临床上对于介入治疗的时机并没有统一。
颅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方式所具有的特征在于微创、入路简单以及操作方便等。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颅内损伤的程度[5]。在本次研究中,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为患者提供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患者最终能够获得的成效要更高;从患者手术完成后的随访记录可以得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说明了,针对接受早期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其出现再次脑动脉破裂的可能性更低,患者的预后结果更加显著。而之所以早期介入栓塞手术的效果更加理想,可能是因为在更早的时间段内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发生血管痉挛以及再次出血的可能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为其提供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状态,获得理想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国志,汤恒心,朱德龙,等.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20):133-135.
[2] 许建新.早期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6):195-196.
[3] 龙晓东,李爱国,刘之彝,等.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8):1000-1002.
[4] 李振江,孙德超,孔晨旭,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7):4-6.
[5] 秦保平,吴学平,侯成林,等.早期介入手术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