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发力AI进展迅速 应用场景亟待深化

2024-07-14 00:00:00惠凯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24期

近两年,AI产业发展迅速,龙头公司英伟达市值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在AI技术的快速进步下,国内有很多行业与AI产生了交集,譬如有着庞大客户群体的券商行业就是其中一员。公开信息显示,A股券商和百度等国内AI大厂在投顾、风控等领域达成合作,未来的工作重点一方面是应用场景的深度有待拓展;另一方面是解决非传统券商和投顾机构资质不足问题。

券商携手百度等AI大厂

同花顺推出的“问财”功能,是国内较早推出智能选股功能的企业,公司称其是“通过AI技术致力于为股民提供智能选股、量化投资、技术分析、快速选股等服务”。目前,VIP功能收费是298元/季。官网显示,中信、国泰君安、平安证券、光大证券等约10家大中型券商采用了“问财”功能。

“问财”功能之所以能够获得多家券商的青睐,和同花顺很早布局AI业务有着较大关系。2023年,同花顺发布了HithinkGPT大模型,是“业内首家通过网信办备案的金融对话大模型”。

东方财富也紧跟其后。据网信办官网信息,今年1月发布的第三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显示,东方财富的“自然语言合成算法”名列其中,可用于旗下Choice等工具的智能对话。一同获得备案的,还有东方财富“虚拟主播数字人合成算法”等其他算法。

中信证券在公告中称,公司去年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人工智能备案助手服务,主要服务于基金和私募类客户;在时兴的ESG业务上,中信证券运用AI大模型等技术手段,迭代开发ESG全景数智化服务,共包括上市公司ESG评价、债市ESG研究、资管产品ESG分析、ESG指数特征、ESG数据超市六大模型。

由于ChatGPT等国外AI企业面临知识产权和审核等难题,传统券商普遍选择和国内AI大厂进行合作。率先深耕AI领域的百度受到多家券商青睐。

2023年3月,百度在文心一言发布会上“官宣”和华福证券、国盛、兴业、长江、广发证券等8家券商达成合作,在智能客服、客户画像、投顾赋能、风险管理、交易执行、投教等证券应用场景上挖掘AI潜力。同年9月,百度智能云和银河证券达成合作,率先实现大模型在场外衍生品交易场景的应用落地。

据了解,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券商合规、风控以及IT工作的监管,携手AI大厂一年多来,券商在AI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由于二级市场的震荡对AI应用同样有着影响,比如市场波动超出预期加大风控压力、入市新客户低于预期,加之券商以佣金战为抓手,存在“抢客”现象,AI提供的“参考意见”有时候不被业务人员所认可。就目前A股券商财报披露的内容看,券商对AI的应用主要是以辅助性工作为主,尚未在财务上取得直接成就。

AI研发实力待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头部券商试图自主打造AI工具。譬如,申万宏源2023年报披露,公司已编制了《申万宏源2023AIGC大模型白皮书》,今年将把对机构客户的智能化、专业化服务作为转型重点;中信建投另辟蹊径,大力推动FICC智能平台建设,“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销售债券”,对零售客户则把自主打造了业内领先的在线智能投顾平台,6000多名持牌顾问能快速响应客户的在线咨询。

从研发人员数量角度看,金融IT厂商的研发实力往往要强过多数大中型券商。据iFinD数据,东方财富的研发人员数量超过2000人,在券商板块高居首位。其研发人员在全员工中占比达到1/3,远高于传统券商。

传统券商的研发人员占比不超过10%,大多数低于5%,比如光大证券2023年报披露的研发人员占比只有5.7%,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分别只有4.95%、3.6%,而国联证券、红塔证券甚至低于2%。

相较于证券业协会的目标,部分券商的研发投入显然是有待提升的。中国证券业协会2023年印发了《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对券商科研提出硬要求:券商2023年-2025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不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7%。

目前来看,外资投行在AI方面跑在了前面。今年4月,摩根大通的股东会上,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透露,目前摩根大通已拥有超过2000名AI和机器学习(ML)专家,以及数据科学家,他们在400个AI相关应用中工作,包括欺诈检测、市场营销和风控等领域。

摩根大通还在探索生成性人工智能(GenAI)的多领域部署,最引人注目的是软件工程、客户服务以及提高员工生产力等方面。相较而言,国内尚无一家传统券商的研发人员数量超过2000人,AI方面相关的数据专家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工程师更少。

基层、中后台员工替代效应逐步显现

从应用场景看,目前国内券商和金融IT企业引入AI工具并实用化的场景还比较单一,多数停留在客服、风控应用等环节,应用深度较浅,与头部AI大厂有一定差距。比如同花顺年报显示,公司的AI服务主要应用于供智能语音、智能客服、智能金融问答、智能投顾、智能质检机、会议转写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券商AI的应用场景和营业部、部分中台部门重合程度较高,与投行、卖方等部门的重合较低,这样安排可能加速对部分基层员工和中台部门的替代。以营业部数量为观察样本,近两年券商营业部总量从以往的增长转为下降,加之“佣金战”的影响,有多家券商近期公告撤并营业部,比如光大证券、国投证券、东海证券、财通证券、方正证券、红塔证券等。

其中,国投证券(原“安信证券”)今年撤销的营业部最多,年初至今已陆续撤销46家营业部,目前剩下的营业部数量是300家左右。国投证券2023年报显示,公司的AI工具已全面应用于风控体系,并利用大数据模型和AI算力自研“AI网格2.0”等创新产品,该AI网格智能交易功能去年为客户赚取超额收益数千万元。

光大证券也于6月14日宣布将撤销济南、深圳等地的3家营业部。查询中国证券业协会显示,光大证券当前营业部数量约240家。光大证券年报显示,去年确立了“平台化、组件化、智能化”科技发展思路,去年的信息技术投入总额约5.45亿元,其中还包括一笔不菲的人员外包费用。

非传统投顾公司先行一步

相比之下,部分非传统的证券服务公司在AI和大模型应用上更加灵活,比如2023年成功港股上市的九方智投。公司去年联合华为云、科大讯飞推出九方智能投顾数字人“九哥”,标志着公司在金融智能服务领域迈出坚实一步。去年实现总营收人民币19.65亿元,同比增加约6.2%;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人民币1.91亿元,同比减少58.6%。

牌照方面,《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要求,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时,应当与客户签订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就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争议或者纠纷解决方式作出约定;证券投资顾问应在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适当的投资建议服务。

为填补牌照不足的缺陷,2023年,九方财富和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九方宣布收购证通股份持有的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对价1.35亿元。天眼查显示,上海沃芮欧的主要资产是上海云湾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后者持有一张基金销售牌照。

不过,作为一家独立的基金销售机构,云湾基金销售近两年曾多次被解除代销协议。比如,继2021年益民基金解除和上海云湾基金的代销协议后,平安基金也暂停了和云湾基金的销售合作,原因是“为维护投资者利益”。而长盛基金则公告称,云湾基金不再代销长盛旗下所有公募基金。

少数头部量化私募也试图在AI应用上取得突破。比如国内量化私募第一梯队“四巨头”的幻方、明竑等,多年前就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量挖掘数学系、计算机专业的优秀高知人才,挖掘了大量多维度的因子并用于量化高频交易。但随着2023年下半年以来监管收紧,以及二级行情结构分化等影响,量化私募普遍业绩转差、规模缩水,尤其是对高频交易的监管,对量化私募原定的AI应用场景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了从监管层面统筹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落地,今年6月24日,央行科技司发文表示,将指导金融机构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支持、标准规范等技术保障。展望未来,AI与证券的融合有望提速。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