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凯
同学们,《作文周刊》文学社最新文题:“我的心爱之物”。同学们的征稿作文都按照要求写出了心爱之物的名称、外形、由来,可徐老师却认为作文中缺少了情味。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呢?
瞄准特点,直接抒情
徐老师:本单元有4篇课文,读了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感情。我们平时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表达情感,读了《白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张起杋:作者把白鹭写得特别美,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徐老师:美是白鹭的一大特点,把这个特点写得越详细,越能突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孟雨萱:徐老师,我们组用了一张思维导图来展示白鹭的美!
孟雨萱:作者为了写白鹭姿态的美,借助了其他事物来衬托,于是就像画一样生动了!
沈镒昊:白鹭加上水田就变成一幅画;白鹭加上树梢,就更显白鹭的悠然轻盈;白鹭加上黄昏,就多了一层意境。
徐老师:如何写出对心爱之物的情感呢?我们可以像课文《白鹭》那样,先找到了事物的特点,顺着这个特点把事物写具体。当事物在我们眼前越来越清晰,它的特点也就呼之欲出了,而我们对事物的那份情感也逐渐显现。这就是直接抒情的方法。
抓住特点,联系生活
徐老师:《落花生》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同学们,读完课文,你们知道花生的特点是什么?
吴易洁:它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徐老师:作者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章湫婷: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徐老师:联系花生的特点和说明的道理,你发现了什么?
许恒恺:为了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这个道理,特别强调花生“不好看,但是有用”这一特点。
徐老师:说得真好!事物的特点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内在联系的,是一一对应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感情的?
戴钰柔:作者先写了花生的可贵之处,然后讲了人要像花生一样,最后讲了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做花生那样的人,由此抒发情感。
徐老师:抒发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先从物写生活中的人,再从人联系到生活中的情感,这样一来,物就和情感有了联系。
朱涵馨: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组画了一张图,更加直观。
徐老师:要写出心爱之物的情感,《落花生》教给我们第二种方法——借物抒情。我们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再联系生活,找一找类似的事物或者相反的事物,以此突出事物的特点。接着由物联系到人,通过打通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特点,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将物和人共同的特点写出来,以此抒发情感。
借助对比,深化情感
陈嘉禾:那《桂花雨》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
徐老师:在《桂花雨》中,我们读到了很多场景,请你品一品,哪个场景对作者而言最难忘?
冯源:摇桂花!因为摇桂花是最快乐的,从摇桂花时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可以感受到。
徐老师:为什么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章湫婷:母亲对比的不是花香,而是在比情感和记忆,在故乡待了那么久,自然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因此,她觉得故乡的桂花更香。
陈嘉禾:故乡的桂花承载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所以母亲觉得更香。
徐老师:是啊,作者就是借助桂花来表达思乡之情,这个情感借由母亲的话说了出来。
徐老师:写我的心爱之物,要写出情感,我们可以用到《桂花雨》的写作方法,将事物放在不同的场景里,对比事物同样的特点,一对比,情感就得到了深化。这是借物抒情的另一种方法。
逐层深入,情感具象化
吴易洁:情感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把对物的情感写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呢?
徐老师:课文《珍珠鸟》突出了人和鸟的信赖,但是这样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作者是如何把看不见的情感一步步让我们看见的呢?
张启杋:我发现了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在变化!
徐老师:我们来看表格!
徐老师:剩下的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黄梓萱:它在屋里飞来飞去、啄书背、撞灯绳。
丁律云:它在桌上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杯子上,接着俯身喝茶、啄笔尖。
金伊歆:它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徐老师:珍珠鸟在和作者的相处过程中,和作者的距离越来越近,和作者越来越亲密,信赖就逐渐显现了。
冯源:那在写作中怎么使用这种方法呢?
徐老师:首先,我们要找到事物的特点,但这个特点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孟雨萱:是不是就像人和珍珠鸟的相处那样?
徐老师:我们来总结《珍珠鸟》一文表达情感的方法,贵在一个“慢”字。只有一步一步描写出事物的变化,同时用上一些表示喜爱之情的词语,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借助事物的变化写情感,这样的情感读者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