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而以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则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国家工信部按照中央要求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开辟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布局该领域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奠定政策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处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的前夜,法学研究要抓紧回应人形机器人有无法律主体地位、使用者的权利义务等一系列前沿法律问题,就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的安全、伦理与治理给出可资参考的学术见解。为此,我们专题策划了本期专刊,约请“2023智慧法治学术共同体TOP100学者”中暂未在《东方法学》刊发作品的优秀青年“新作者”,从主体论、权利论、责任论和治理论等不同视角撰写人形机器人法治专题文章15篇,提出高质量的法学学术观点。相信这些基于对智慧法治的长期关注特别是对人形机器人法治的敏锐洞察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必将有助于引领法学法律界有关人形机器人等新科技催生新质生产力、催生法治新需求的研究、讨论与争鸣,进而推动技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思考与投入治理。
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聚焦法学前沿领域,推动中国法治实践的创新研究,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东方法学》始终坚持的办刊初心。作为一本年轻的学术期刊,《东方法学》密切关注法学发展新动向、新问题和新议程,不断发掘、培育、壮大优秀青年作者群体,努力打造青年法学学者展示学术才华、推动学术创新、实现学术报国的学术平台。真诚期待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与《东方法学》一起,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的学术生产服务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勇于担当智慧法治探索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讲好中国智慧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智慧法治声音,以智慧法治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引领数字时代的制度生产,以法治捍卫人类福祉,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让科技发展真正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姜平
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