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电视台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少儿才艺比赛,女儿涵宝已经连续两年让我们给她报名。
前年,邻居家小姐姐报名参加才艺比赛,女儿知道了,要求我们也给她报名。我和涵爸颇有顾虑,我俩觉得涵宝虽然平日爱好唱歌,但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声乐培训,她去参加比赛只是凑数。我们拖着没给她报名,她却隔三岔五地询问我们:“去电视台报好名没有?”我们若无其事地回答:“还没有去。”当我们第三次这样作答后,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们愧疚得不得了,当即表态下午就去电视台报名。
海选那天,我和涵爸都要参加专业考试没有送她参赛,是爷爷奶奶陪涵宝一起去电视台的。听说她精神抖擞地走上台,高歌了一曲《与彩虹一起飞翔》。主办方给每个参加海选的小选手准备了一只笔袋,她兴冲冲地捧着笔袋回来了,得意扬扬地对我们说:“笔袋可是我自己挣回来的。”
几日之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比赛结果,涵宝欢天喜地告诉我们,邻居家小姐姐获得优秀奖,成功晋级第二轮。我们没有接到她晋级的电话,她毫无悬念地落选了。
去年暑假,邻居又给她女儿报名参赛,她顺口问我们:“需要我也给涵宝报个名吗?”我和涵爸未及作答,涵宝在一旁大声说:“要的。”我笑了:“宝贝,你那水准去也是打酱油,海选之后万事休。”她说:“那又怎样?我就是想参加,我就是想去看看。”既然她如此说了,我们当然又帮她报了名。
涵宝平时在家有一着没一着地自由练唱,我批评她:“你看你,既然报名了,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好好训练?每次比赛,晴姐姐(邻居家小姐姐)像一个女主角,你则像个跑龙套的。”涵宝淡定地说:“是呀,我就想做跑龙套的小演员,我不想做主角。参与的过程就是快乐的,为什么一定要做主角呢?”我一直小瞧了她的智慧。
这次,女儿唱了一首《金色童年》,成功进入第二轮复赛。电视台播出了复赛的场景,有熟人问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家孩子去唱歌了,你家是在哪里参加声乐培训的?”我笑着答:“是在家里培训的。”
今年,邻居家的小姐姐对声乐比赛已经意兴阑珊,不打算再去参加。涵宝却告诉我们,她还得去看看,再参加一回。这次涵爸毫不犹豫地说,会去给她报名。从前,我们总担心她落选之后会产生失落、悲伤的情绪,其实,种种忧心只不过是我俩的内心戏罢了。
涵宝虽然年龄小,可是很有随遇而安、淡定坦然的心态。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应该检讨自己的功利心,多向孩子学习呢?
编辑"乔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