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一个做互联网技术的朋友聊天,他正在做一个通用大模型,并说他们这一行如果还不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就会慢慢被淘汰了。他给我描述了一个场景,未来的很多智慧服务领域都要有智能的影子,比如智能客服、智能统计、智能评价等等,这会为人们节省出很多精力来从事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正所谓“让更专业的智能干更专业的事情”。
正如作文题中提到的,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会更快速地获得答案,但这也会带来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习惯了依赖智能而使得主动思考变少了。有一种声音说,那我们就不用提问了,因为智能会帮我们解决一切。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未来世界中,信息的复杂性和事物的不确定性在成倍增加,对于人类的考验只会越来越大,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日,掌控好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工具,方能真正做世界的主人。
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自然也要运用好它。首先,日益复杂的工作任务,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工智能走进了我们的世界,这是人类主动迎接挑战做出的科学应变和主动作为,为的就是让人工智能更好地帮助人类,实现更高效率。其次,在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工程师代码的不断迭代下,人工智能仿佛“超越”了人类,比如阿尔法围棋高手的横空出世。但一切的原点还是人类的键盘,一旦断电,一切自动智能也就会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再次,在情感和文化的世界里,人工智能无论怎么进化都是生硬死板的,比如用ChatGPT问当下中国的很多现实政策问题,它都会有点水土不服,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理论解释得好。
答案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而提问是蕴藏着无穷创新意义的,而这些需要人类用智慧带着人工智能共同完成。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说“惟进取也,故日新”,唯有不断以答案为基础,提出新的问题,才能把智慧的潜力不断升级,把思考的深度不断扩展,把与世界的距离不断拉近,真正做未来世界的主人。
李荣志: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
编辑"东篱"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