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父亲学中医

2024-07-12 00:00:00叶加南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7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处方医师

回顾一生,至今依然深深影响我的是父亲对医学的热爱,对患者的关心。出身中医世家的我在从医过程中,面对满脸痛苦的患者,愈加理解并懂得了父亲所说的医师责任,“一切为患者着想”这样的家风也由父亲传承到了我这一代。

我的父亲叶橘泉生前是一名中医,他一生致力于救死扶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用中医处方和中草药,使许多患者服用后摆脱了疾病缠身之苦。

我从小就看到父亲用三根手指给患者诊脉,晩上经常靠在父亲身旁,看他在写字台上读书写稿。我会坐在父亲的椅子上,模仿他的样子,从书橱里取出线装书,用钢笔在稿纸上写写画画,颇有满足感,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中医。偶尔被父亲看见了,他欣慰而笑。

父亲正式教我学中医是在我18岁的时候。记得那是1969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我扛着行李从插队劳动的江苏省丹阳县来到了句容县江苏省五七干校附属医院。在这里,我与父亲形影不离地度过了五个年头。也正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父亲终于有时间教我学医。

父亲对我的学习非常上心,要求严格。那时,来医院看病的人很多,我跟随父亲临诊抄方。他言传身教,常说:“医药治病,非同寻常细事;人命关天,应慎而又慎。”我每次抄完处方,他总要亲自过目,才放心交给患者。诊后还要向患者详细交代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他经常告诫我:“行医切忌浅尝辄止,流于平庸。”每次侍诊,我都能直观地受到父亲的医德教育。

在每天要看八九十号病人的繁忙日子里,父亲面对病人,总是那么认真耐心。有一位中年男子情绪不畅,不思饮食,嗳气频频,咽喉受阻,夜不能眠。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父亲给他开了“半夏厚朴汤”和“旋覆花代赭石汤”,七剂而愈。还有一位15岁的小姑娘因罹患输尿管结石,吃了父亲给她开的药方,五天后结石被顺利排出。父亲使用中医方剂为患者治疗的奇妙功效使我惊叹不已。

父亲在诊疗时以中药为主,必要时也结合西医诊断。有一次,一位大便带血已有一个多月的中年女子来就诊,父亲给她开了五天的止血养血中药,服后出血未止,调整处方后又让她服了七剂,血仍未止住。父亲皱着眉头说,这不像是一般痔疮或肠炎等引起的出血,他关照我去请西医外科来会诊,经外科医师的肛门指检及病理检查才知这位女子患了直肠癌,数日后的手术中未发现转移,癌组织被干净地切除了。事后,父亲对我说,如果那位直肠癌患者一直服用中药那就耽误时间了,一旦癌细胞顺着淋巴管转移到了肝脏,后果将不堪设想。父亲中西医贯通救治患者这件事我印象深刻,后来也融汇在我的工作生涯中。

当时,有很多当地的农民和附近驻军官兵来到我家里找父亲看病。父亲总是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地义务给他们号脉、开药。这是他半个多世纪行医中始终如一的原则:认病不认人。无论是老干部,老学者,还是乡村老农,他都一视同仁。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父亲的看病技术,也被他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德所感动。

父亲每月拿到工资后都叫我去山下小邮局买邮票,因为他经常收到天南海北寄来的信,多数是问病问药。他几乎每信必复,有求必应,或开处方,或指点治疗要旨,或提出注意事项。多年后,我当上医生时,一直牢记着父亲的教诲,无论何时都要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父亲常年订阅十几种医学杂志,见到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就立即摘录在笔记本上,直到辞世前都保持着这种习惯。即使在睡觉时,若灵感突至,有所醒悟,他立即翻身而起取笔记本。我现在经常在想,父亲一生中能写出40多本著作,500多篇文章,这与他勤勉好学和平时日积月累的临床经验是分不开的。

时光飞逝,当年我这个跟着父亲学医的小青年,现在也成了老中医。至今父亲的话仍常在我耳边响起:一切为患者着想,人不能与草木同腐,要用小跑步走完人生。这些谆谆教诲的字句将激励着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前行。

叶加南: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药学博士,原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医师。

编辑"乔可可"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处方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58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6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让爱继续”优秀临床经验征集项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