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2024-07-11 00:13张爽张钊玮向云波
设计 2024年11期
关键词:虚实相生留白平面设计

张爽 张钊玮 向云波

摘要: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不能一味地追随西方潮流,设计师亟需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核心思想与内涵,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韵味的作品。分析靳埭强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思想,从书画形式、留白处理、水墨色彩3个方面探究其思想的具体应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师需要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民族风格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在世界上立足。靳埭强平面设计思想的研究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中国平面设计师的思想与设计方向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平面设计;靳埭强;“虚实相生”思想;留白;水墨;意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4)11-0152-0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phic design cannot blindly follow Western trends. Designers urgently need to deeply study and 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draw core ideas and connotations from it,and design works with Chinese spirit and charm. Analyze the concept of “virtual and real complementation” in Jin Daiqiangs graphic design works,and explor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his ideas from three aspects: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orm,white space treatment,and ink color.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designers need to design works with regional and ethnic styles in order to better establish themselves in the world. The study of Kan Tai keungs graphic design thought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graphic design in China,and provides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thought and design direction of Chinese graphic designer.

Keywords:Graphic design;Kan Daiqiang;The idea of “the coexistence of reality and emptiness”;Leave blank;Ink and wash;Artistic conception

引言

目前,我国平面设计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与表现较为表面,只是利用元素简单地堆叠在一起,一味追求传统形式而忽略了传统思想的内容本质。文化内涵的丢失,导致民族性特征只能流于平面设计的形式表面。究其原因,在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与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入,设计师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精神思想融合在平面设计的表达内容之中,才能够设计出真正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

靳埭强作为中国平面设计首屈一指的先驱者,其设计实践为我们做出了优秀示范。他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对其艺术风格进行创作,不断追求着开拓与创新。他在海报、标志设计等方面创作出了很多既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靳埭强将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思想的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以丰富画面的想象空间,为观者提供无限的遐想,营造出一种意境美。

一、“虚实相生”思想与靳埭强的平面设计

(一)“虚实相生”思想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与多个学科领域结合,加强了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虚实相生”思想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之一。“虚实相生”思想在文字、诗词、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在文字方面,许慎《说文》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以类象形”。说明中国文字最初是用图形概括的,图形符号本身就是对具体实物的简要概括,是实物的虚化;在诗词方面,屈原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夸张、象征、想象等浪漫主义手法,通过诗词的“实”抒发作者的爱国和悲愤之情的“虚”;在绘画方面,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两者相互依存,主张形神兼备。其中“形”代表“实”,“神”代表“虚”。“实”是对景、形、象、物的直接描写,“虚”是作者情、神、意、心的抒发表达,存在于感悟和想象之中;在音乐方面,“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不聋不聪,与神明通”。“有音之音”是大家基本可以听到的声音,是“实”,“无音之音”是在“有音之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直击观者的心灵,让观者深有感触,这也是“虚实相生”思想的体现。[1]所以,“虚实相生”思想在各个领域方面都有渗透,而在平面设计领域,靳埭强将“虚实相生”思想运用得很成功。

(二)靳埭强中西融合设计思想的形成

由于家庭氛围的熏陶,靳埭强非常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一直想成为一个画家。靳埭强到香港做了十年裁缝,由于香港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地区,因此,他在当时受到很多西方设计观念像包豪斯、构成主义、波普艺术等和部分日本设计风格的影响,尤其是字体设计影响最深,他曾经设计出一种纯西方风格的汉字编排,但是在当时并未得到很多的认可。因此,靳埭强开始反思自己的设计不能盲目追随西方、日本的设计风格,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要找到自己的根源在哪儿,设计应该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设计的作品要具有民族性。因此,在这段时间,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剪纸、木雕、刺绣等代表中国传统民间的物件、图案或色彩。例如,1975年他设计的《香港生肖系列邮票》,这个作品他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字与图形,一改之前纯西方的设计风格,在当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2]之后,在民族性探索的设计过程中,他引领了一股“民俗风格现代化”的潮流。在20世纪80年代,靳埭强从之前的“民俗风格现代化”的潮流中思考怎样将传统文化以及思想融入现代设计中,反思自己的设计只是对传统图案纹样的肤浅运用,他开始探求更深层次的内涵,希望走出一条“东方思想的现代化”之路,力求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其生活态度结合起来,而不只是将两者简单相加。[3]因此,他的作品中出现书法、笔墨、传统的代表物件以及一些自然的元素,他把这些极具传统精神内涵的物件运用到其设计作品之中并与西方设计结合,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二、“虚实相生”思想中在靳埭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艺术中也经常提及“虚实相生”思想。它与意境、气韵、留白有着紧密的联系。靳埭强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在表现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抒发情感上,无不都体现着“东方韵味”。他的作品形式简洁,内涵丰富,蕴涵了东方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融合发挥到极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和文化的传达,使画面具有灵动感和生命力,具有极高的审美境界。

(一)书画形式

文字在平面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传达方式。我国最有特色的文字形式就是书法。提到书法无疑会想到东方文化,书法是东方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身份的象征,也是与西方设计最大的不同点。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就有一种结构美、图形美、韵律美。所谓字如其人,就是指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可以从他的字中反映出来,是一个人精气神的体现。靳埭强在画面中使用行草书法较多,他的线条苍劲有力,在达到画面整体和谐外呈现一种谦逊雅致的精神风貌。由于靳埭强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在设计时善于从中国山水画中汲取灵感,结合书法字体本身的图形美感,画面整体呈现一种韵律感、灵动感,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其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靳埭强在1995年参加台湾印象海报展设计的文化招贴作品《山》《水》《风》《云》汉字系列(图1),作品中水墨与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相结合,四张海报设计整体和谐统一,以笔墨纸砚的“实”与笔墨线条的“虚”相结合,伟岸的“山”,灵动的“水”,飘逸的“风”,生动的“云”,使画面沉稳中不缺乏生动,灵动中又有宁静,动静结合,使得整幅画面极具生命力,展现出云雾缭绕、行云流水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含蓄之美,表现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每一幅像是在字中含了一幅画,书法与山水画的结合,极富形式美感,体现了作者对书法图形美学和山水画意境的深刻理解与运用。它是作者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结果,是景与情的统一,以有限的书画形式给人更无限的想象空间,表明艺术作品来源并依附于自然,使得整幅作品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以有限的生命融合在自然之中,超越了生命的局限,将整幅作品提高到了“表现”层面,表现极高的审美境界,体现了我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二)留白处理

“留白”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创作技法,其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源于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观。留白,是为了使画面整体、章法更加协调而有意识地空出来或者充当背景,实质上是一种减法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只“留”下最核心的部分,而空出的“白”是可省略的部分,“留”下来的实表现画面内在的丰盈,“白”出来的虚,表现画面意境的深邃,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是一种独特的简化形式。我国古代绘画里就很注重留白—“计白当黑”,是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一定审美意境而运用的一种技法,例如,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就通常只画一个角落,其余都是留白,空白的可能是代表天空,也可能是海,大量留白不会感到画面很空,反而是更衬托画面的韵味和意境。[4]其审美价值在于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调动观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观者的想象力,从而实现艺术作品的再创造。

靳埭强在其设计中也经常进行留白处理,他的画面除了有大量的“留白”外,1993年的《靳埭强在台北的讲座》(图2)的海报,“石”字上部有一条笔画表现“虚”,下部是用一块椭圆的黑石头来表现“实”,整体像“台”,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左上角的宣纸为海峡,海峡与石头“一虚一实”,宣纸与白纸,是民族性与时代感的融合的结果。背景大量的留白,是作为“石”的互补元素而存在的,将标题或文字缩小,更加拓展了画面的想象空间,增加画面的延展性,给人无穷的遐想。他不刻意追求描摹物象,而是通过刚劲有力的线条直接抒发情感,使得画面具有灵动感和韵律感,犹如古代诗人写诗词抒情,一切尽在不言中,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石头与水墨也体现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使得画面充满了无尽的神秘魅力,意境巧妙,表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水平。体现了东方人独特的智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设计的典范。

(三)水墨色彩

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意思是五彩斑斓的色彩,容易让人感到眼花,让人分不清重点;多种音乐混杂,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在画面中使用过多的颜色的不一定都是好的,采用简洁大方的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具吸引力、更凸显主题。靳埭强的部分作品主要以无彩色的水墨色为主,这种色彩观的建立实际上是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抽象“概括”,是追求一种情感、精神和生命力的表达。靳埭强对墨的选用十分严谨,根据画面不同,墨色浓度也不同,例如淡墨晕染的水墨线条能给人宁静、沉思、祥和的感觉,达到本心清净、物我两忘的境界,干枯的墨色线条则打破宁静的视觉效果,加强画面的层次和厚度,呈现出“象外之象”宏大的意象感。不同的墨色效果可以调节画面中的深浅变化,营造空间层次关系,使画面更加整体统一,充满细节。他将水墨色彩合理地应用于当代平面设计中,体现平淡素雅、简洁的色彩特征,通过简洁的色彩更凸显主题,使画面更加简单明确,让人快速解译图形。

《九九归一》这幅作品(图3),运用佛家思想整体画面简洁,水墨风体现出十足的东方韵味。色彩上他运用了水墨的灰色和莲花的红色,水墨有深浅的变化,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后用红色以点缀。画面上下排列“九九归一、澳门回归”,整体形成一个“1”,寓意统一。画面中用毛笔写了两个“9”,其组合起来就是“回”字,中间的莲花是澳门的市花,点名这个主体。“回”又像莲花掉落水中泛起的涟漪,又像澳门回归时人们心中的欢喜、跳动感,给画面增加了一些灵动感。表现这是一种落叶归根、花开花落自然现象,寓意着澳门必定回归祖国的决心,祖国必将统一。画面中的墨与色的对比、动与静结合等,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生命力,引人参悟,呈现出包容万象的气度。整体图形很简洁但是其中所传达的精神、情感却很丰富,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意境以及艺术品位的体现。

(四)对称构图

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之道,即待人接物要保持中正平和,将此道应用于美学中,便是对称。对称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在设计中使用对称构图可以让画面整体呈现出均衡、稳定的视觉效果。有一种平衡的沉稳感,给人以大气、和谐之美,较符合中国人内心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体系,成为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学。靳埭强常以画面的中间为界限,构图为左右对称,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并且力求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是“中和为美”辩证思维的体现。

1989年设计的《名古屋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图4),画面中砚台和笔墨组成一个“中”字,代表中国,下方一个毛笔,中间一个红点,整体是对称的,体现均衡美。背景大面积留白与前面的物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简约又不单调,体现出画面空间和通透感,营造画面的空灵美,并且凸显中间物件的文化韵味。画面中红点是他设计中的一个符号化象征、精神元素,不仅可以平衡画面,而且当它与其他元素进行结合时会蕴含着深刻含义,产生神秘感,红点在其作品中可能象征着母亲的乳房、大自然的伤痕,在此幅作品中它是日本旭日的象征。整体采用居中式构图,右边的标题与左边的文字相均衡,表达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整体使用中国传统的代表元素—毛笔、砚台,而排版较简约、理性、严谨,表现中西方融合的设计理念,表现出典雅的文化氛围,把适中精神完美表现出来,画面大量留白以及水墨的结合使得画面提高到一个质的层次,将思想情感从这些有限的物件中升华出来,引发观者的想象和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和谐观,体现和而不同的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虚实相生”思想对当代平面设计的价值

(一)“虚实相生”思想强调形式与内容统一性

靳埭强的平面设计并非将传统图形或符号生搬硬套,仅仅存在表层形式的方面,丢失了文化内涵,反而,他的作品更加注重表现“虚实相生”思想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生命气韵以及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和美学观念等这些本质的理念,他的作品营造出来的意境美、韵律美才是其作品走向世界背后的文化支撑。我们借用传统图形的目的是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所以,提高设计的本土化、民族化特征,需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涵,不能只是单纯使用传统技法或者图形,这样只会使得作品空洞无神,缺乏情绪感染力,并且还要注重当代平面设计的理念、形式、技巧,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

(二)“虚实相生”思想表达设计的审美意境

靳埭强经常使用毛笔、水墨、砚台、太极八卦图、莲花等代表中国古典元素去进行再创造和设计,充分结合书法艺术、水墨的特性,体现东方艺术的审美意境。其个人鲜明的设计艺术风格是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平面设计中主要是强调“虚”去抒发作者的情感,以形写神,展现画面整体的灵动感和气韵性,营造一种意境美。[5]靳埭强的作品给观者展现出朦胧美、超越美和自然美的审美意境,表现了他对于设计与审美关系的至高理解。靳埭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吸收,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运用虚实相生、水墨意蕴的手法,用现代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诠释,开创了他独有的风格,体现了他极高的审美境界,并且创新了平面设计的风格主题,极具东方韵味,给我们做民族化的设计作品提供了极佳的参考意义。

(三)“虚实相生”思想丰富设计的表现内涵

靳埭强的多层设计思想形成了具有多元化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思想是作品所体现出的多层思想中的一个典型。他的作品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天”“心”三者的和谐共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高度的心灵修养的艺术境界,且海报设计中都体现了他大成、大辩、大巧的设计智慧,以抽象的形式提取传统物件的骨骼,不刻意追求外形的摹写,而是通过简单的传统物件和笔墨直接表达,赋予其生命性和律动感。从作品构图、图形的应用等设计特征中,还能够感受到靳埭强对“中和为美”辩证思维的体现。他对“中”“和”的哲学观不是简单表面的理解,而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设计思维和对哲学思想及生活的感悟结合起来,尝试创新视觉表现形式去探索发现东方文化的美,设计出具有东方思想文化内涵的作品。

结论

“虚实相生”思想产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其蕴涵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将其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和创新,有利于拓宽设计者的设计思维,促进当代平面设计的创新,有利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设计师应立足于传统文化优势,合理借鉴“虚实相生”思想的书画形式、留白处理、水墨色彩、对称构图等方法,体现东方独特的民族风格、文化韵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作品的传播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做好独有的民族性设计,使平面设计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以崭新的姿态,彰显出新的时代风貌,展示独特的中国精神、中国韵味,才能更好地在世界上立足。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58-362.

[2]孙鹏. 靳埭强研究[D].汕头大学,2007:08-17.

[3]王淑慧. 靳埭强设计思想与风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1-26/

[4]王萍,王冬梅.空灵意境的营造与动态结构的平衡——中西诗学话语中的空白观对比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02):113-117.

[5]吴华堂.平面设计中“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的应用[J].四川戏剧,2015,(12):67-69.

[6]韦懿芳.基于“风格派”理念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J].设计,2023,36(12):106-108.

猜你喜欢
虚实相生留白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中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的应用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论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平面设计中数码摄影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
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浅论戏曲中舞美的创新
戏曲美学范畴之虚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