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图案寓意与审美特征

2024-07-11 12:01:53郑春霞
百花 2024年4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郑春霞

摘 要: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孕育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独特而深厚的民间手工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的传统图案,并对这些图案的寓意进行解读,总结其体现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图案寓意;审美特征

陕北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为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陕北人民通过在纸张上剪刻出各种形状的图案,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理解。陕北民间剪纸中的传统图案十分丰富,常见的图案包括花鸟、人物、神话传说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图案往往寓意深厚,全面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民俗、农耕文化、宗教信仰。

一、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概述

(一)艺术发展历程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在农民生活中,人们开始运用剪纸来简单装饰生活用品,如灯笼、窗户等,以美化生活和祈求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陕北地区形成了以简单的线条和明快的图案为特征的剪纸风格,剪纸逐渐形成体系,并成为一门手艺。

在当代,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展出,还吸引了国际关注。一些艺术家致力于将传统剪纸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二)技术特点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在制作工艺方面拥有极多的考究。

在材料方面,陕北民间剪纸通常使用比较厚实、质地坚韧的红色或黑色纸张,这有助于剪纸时保持纸张的稳定性。在设计图案方面,陕北民间剪纸通常以当地的动植物、农村生活、神话传说等为题材,以此表现浓厚的地方风情和传统文化。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拥有丰富的剪纸技法,作为一种剪刻、镂空的艺术,它能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美感和艺术享受。陕北剪纸技法主要有剪影式造型法、平切法、曲线切割法和空心剪纸法。其中,空心剪纸法是指在纸张中心剪出空洞,形成空心剪纸作品,这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最具特色的技法之一。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还采用多层次的剪纸技法,将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纸张叠加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层次感。层次的设计不仅是在平面上,还包括纸张的折叠和叠加,以此增强作品的立体感。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还善于运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叠加,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有时还会使用一些传统的涂色技法,如在剪纸表面加入颜料或水墨,以此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传统图案的分类及寓意

凭借灵活的技法、丰富的形式,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几乎可塑造出任何一种独具剪纸风格的图案,同一题材也因艺术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图案。陕北剪纸艺术给民间巧手提供了一个天马行空的舞台,其图案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动植物图案

动植物图案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常见的图案,被频繁运用在窗花、挂帘花、枕花、鞋花、围肚花等剪纸形式中,它是陕北人民对自然和生活凝练的理解和概括,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动物图案主要如下:鸟类图案,如喜鹊,象征吉祥,常被用于婚庆剪纸,寓意婚姻美满和幸福;生肖动物图案,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虫类图案,如蝴蝶,象征着幸福和美好,常见于庆祝活动。

植物图案主要如下:花卉图案,如梅花,象征坚强和纯洁,常用于表达对节日和寒冷季节的祝福;果实图案,如柿子,常用于婚庆剪纸,因为它的发音“柿”与“事”同音,所以常用于表达祝福,事业成功、事事如意;树木图案,如松树,象征长寿和坚韧,常用于表达对长寿和健康的祝愿;农田图案,如谷物和稻穗,象征农田丰收,常用于表达对农业丰收和家庭富足的祝愿。

这些动植物图案不仅在陕北的剪纸中常见,还是其他地区剪纸的重要元素。这些图案既有美丽的形式,又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几何图案

在陕北剪纸艺术中,几何图案是一种常见的设计元素,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手段,更是一种表达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方式。

几何图案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巧妙组合,使得陕北剪纸在视觉上更引人入胜,同时也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格子图案,在陕北剪纸中常见于边框、底纹和分隔线等位置,象征着丰收的农田、和谐的村庄,这也反映了陕北地区崇尚农耕的文化特色。

在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最常见的是对称性图案。对称性也是所有剪纸艺术最基本的观念,它能使作品更加协调有序。运用对称的方式剪纸还能让整个剪纸过程事半功倍,是制作复杂作品的有效途径。对称性图案反映了陕北人平衡与和谐的文化观念,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其他图案还包括菱形和六边形图案、螺旋和螺线图案、复杂的层次感图案等。多样的几何图案体系,衍生出了富于变化且有秩序感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如今它已被吸收进现代设计中,是塑造陕北风格的重要元素。

(三)民间生活图案

民间生活图案最能反映出陕北地区独特的历史、风俗和生活方式,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最地道的表现形式。民间生活图案中众多人物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陕北人民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它们通常承担记录、弘扬等作用,如描绘农民、工匠、商贩等生活中的各色人物,记录生活或工作场景;以历史英雄、当代英雄为题材,弘扬英勇、正义、忠诚等精神。其中,近年来涌现出的剪纸艺人乔桂莲是运用剪纸表现生活场景的代表人物,她创作的《耕牛图》《回娘家》等一批作品,将家庭场景、婚庆节庆、季节景观、传统手工艺等民间生活刻画得细致入微。另外,许多留存下来的剪纸文物,因为题材来源于生活,其图案内容可作为研究陕北历史民俗的佐证材料。

民间生活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记录与反映;它们生动地呈现各色人物,传递出对生活、劳动、英雄等方面的思考,使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在文化传承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四)神话传说及文学戏曲图案

神话传说图案在剪纸中的应用,展现了陕北人对神秘、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人们常说:“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陕北古时位偏地贫,以从前的生产力难以开发,中原、江南的文化对这里影响较弱。因山川的阻隔以及多民族的交融,陕北孕育出了独特、雄厚的地域文化。

在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比较常见的是神兽图案,如龙、凤凰、麒麟、狮子等,这些神兽又演化出了舞龙、舞狮等民俗,它们一起被吸收进剪纸中,象征吉祥、神圣,用于祈福。剪纸图案中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场景,如《白蛇传》《嫦娥奔月》等,还有仙人图案、山海经图案等。

这些神话传说图案既是一种视觉艺术的表达,又展现了陕北人对传统文化和神秘传说的传承和弘扬。

(五)信仰图案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的信仰图案通常包含宗教符号和民间信仰元素,如儒释道图案,土地神、水神、祖先神图案,福禄寿图案等,反映了人们对神灵以及各种宗教信仰的崇敬。

在陕北,信仰图案与传统节庆产生了融合,在一些表现传统节庆的剪纸作品中,会加入与信仰相关的元素,如春节“福”的设计、元宵灯笼的贴花等。

三、传统图案体现的审美特征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的传统图案被陕北人民赋予了丰富的寓意,剪纸作品中的一砖一瓦、一枝一叶似乎都具深意。除了这些具体图案的具体寓意,陕北民间剪纸所反映的审美特征或在陕北地区具有统一性,或在全国地区具有统一性,因此剪纸是在一个个有范围的“审美场”中,不断传承和演变的。这一特征,既让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保留了地方特色,又让其不会与其他剪纸格格不入。

(一)率性的粗拙美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率性和粗拙由来已久,从当地的文物中就可寻到相似的基因。如剪纸保留了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古老朴拙,汉代画像石的豪放深沉,宋代石窟造像的自然质朴等特点。剪纸的图案形象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蛇、鸟、蛙以及一些原始图腾,都在现在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反复出现。

另外,在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里,陕北因为地处边陲,受中原和江南先进文化的影响小,相对保留了原始古老的艺术样式,相比其他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更具野性之美。这一点也体现在陕北人自身上,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民族的融合,造就了陕北人豁达、坚韧的性格。逐渐地,粗拙、率性也延伸到了剪纸上。

在创作剪纸时,陕北民间剪纸艺人习惯先剪出整个图案的外框,再进行简单的“内秀”,这使剪纸整体给人一种朴素、粗拙的气质。如安塞民间剪纸艺人王占兰的《猎手》,先剪出图案整体外形轮廓,将作品内容固定在轮廓之内,其中人物的表情、着装虽只做简单镂刻,但从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上仍能看出猎人动作的敏捷、肌肉的坚实,甚至能感受到锄头挥到地面时的大地颤动。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的率性和粗拙是多因素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原始的祖先的气息。

(二)多样的抽象美

写意从来都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中国的先民“观物取象”,创作出了许多抽象但内涵丰富的造型。如八卦,就是一组由实线虚线组成的图案,虽简却能算尽世事。

陕北民间剪纸艺人几乎没有受过系统性的美术教育,他们创作时更加没有束缚,习惯以随性的表意进行创作。比如在剪双面虎时,老虎的整个轮廓表现的姿势是朝前的,而为了体现双面的意味,艺人往往将虎脸剪得朝向观众,这就制造了错位、夸张的效果。另外,虎身的其他部位被刻意简化了,这就使得虎的脸部极度突出并成为图案的中心,整体给人一种简约且抽象的美感。

陕北民间剪纸艺人刘兰英被称为“东方的毕加索”,她的剪纸作品层次丰富,想象奇绝,习惯对整体或局部进行无数次对称折叠,将内部阴阳形体都折成边沿形后,再直接剪出。这种方法从细微处着手,丰富了造型图案的表现力。她的作品多以宗教活动和人类繁衍生息为主题,也增加了可抽象的空间。以刘兰英的《鱼》为例,造型是一条鱼,双鳍和尾鳍用散开的植物代替;头部放大了鱼眼和鱼鳃,鱼鳃好像鱼的耳朵,使鱼头整体形似三星堆面具;鱼背运用反复折叠的方式剪出背鳍和两侧的腹部图案,既突出了背鳍形象,又给人一种燃烧感。

四、结 语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运用传统图案,传递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宗教和伦理观念,不但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在形式上呈现了文化的传统和智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这些图案作为文化符号,承载了陕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感受和传承这一地区文化的重要窗口。

(甘泉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刘路遥.陕北剪纸:黄土大地上的独特艺术[J].环球人文地理,2023(24):63-65.

[2] 周鸣勇,杜亚琪.陕北地区剪纸纹样寓意浅析[J].对联,2022,28(14):5-7.

[3] 任小峰.榆阳区民间信仰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2.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电影文学(2016年22期)2016-12-20 14:57:00
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对比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30:26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04:33
自然与建筑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 10:21:20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 10:19:37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00:50
论宫廷院体画的审美特征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54:04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