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凡
泰康美术馆“是一是二:镜象与幻化”展览大型海报
在清代《是一是二图》轴中,一位坐在床榻上的男子与他的肖像形成镜像,旁边的童子表现出服侍的姿态,奇珍异宝围绕着他们。而出演主角的则是乾隆帝本人,难怪有人将这幅绘画称为他的“清代cosplay”。乾隆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
前不久,这幅《是一是二图》轴巧妙串联起来自国内外15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共同在位于京城的泰康美术馆呈现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当代艺术展。这也是泰康美术馆举办的首个不以泰康收藏为主的群展——“是一是二:镜象与幻化”。
参展艺术家中,除了视野穿梭于中外的中国艺术家,印度尼西亚、越南、丹麦等国外艺术家也参与了本次展览。诸多作品及艺术家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参展。参展作品不仅表现了1 5位中外艺术家对于自我形象与认同的不懈探求,更以中国本土哲学思想拓展人们认知世界的维度。
策展人杨紫认为,“是一是二,不即不离”象征着艺术对自身的递归式追问,“儒可墨可”指向不同文明包容共生的主张。画着乾隆帝的画里又挂着一张乾隆帝肖像,君王形象似乎因此得到了存在证明,又被视作虚幻的图像再现——假如自我只是个幻觉,对它又“何虑何思”呢?
纵观整个展览,参展作品包含架上绘画、影像、摄影、雕塑、装置、书法等媒介。唐菡的录像作品《无限容器》试图将厚重的石头转译成轻盈的物质,她将石头装箱的收藏过程编辑成无缝的回环场景,并把石头的图像抽空,使之成为一个承载底图的负形边框。
此番展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前来“打卡”。
唐菡录像作品《无限容器》
Jesper Just、I GA K Mur n iasih、Mai Ta、詹蕤以种种方式传达意识中自我的肖像,即便有的时候它们幻化得难以辨认。在鲁大东和张联的作品中,镜子直接出场,将递归的“原点”之间的相似性象征地隐喻出来。
李子勋的《爱情殿堂》和佩恩恩的《衍生宴》同样蕴含超现实主义的原素,暗指命运终极的悲剧性。而在石青的《白糖记》中,这种悲剧性被对现代性的思考取代。个人价值和个人意义被强调,人们通过新的镜象认识自己。
唐永祥撷取日常的图景——公园中练剑的市民、水果、放学接孩子的家长,在一瞬间的图像拍摄后,他进入了与图像和绘画的漫长“拉锯战”。他的工作源于一种“感应”,即现象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邂逅与共振,他将瞬间的邂逅拽入饱满的时间区块内,来追认印象和形象的契合。事实上,展览中作品的选择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从而对应《是一是二图》。例如,唐菡作品中的手势和绘画中青年侍者的手势对应;当代艺术家所使用的镜子和自画像与《是一是二图》中肖像和“画中画”对应;余友涵和周滔的风景与古画中的山水屏风对应。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
唐永祥作品《五双脚 上面有一块绿色长方形》
GAK Murniasih作品
展览参展作品包含架上绘画、影像、摄影、雕塑、装置、书法等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