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演唱技巧与特色分析

2024-07-10 12:36武致远
参花(上) 2024年7期
关键词:唱法演唱者气息

一、引言

中国民族声乐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日益得到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民族唱法的起源,进而对民族唱法鲜明的地域特色、艺术性的歌唱语言、高亢明亮的音色追求等进行分析,最后从咬字、气息、情感表达等技巧出发,对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选段《黄河里划桨船对船》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民族唱法的起源

中国民族唱法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先秦时期的《弹歌》为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描绘了古代人们狩猎时的场景,将整个过程通过歌曲或唱段的形式记录下来。《淮南子》中记载的“劳动号子”亦是中国古代劳动号子的雏形,其歌唱内容主要源于人类最原始、日常的行为——劳作。又如传统民歌《船工号子》,前半段几乎没有唱词,是以人们劳作时喊的号子作为歌词,加上振奋人心的曲调和节奏,体现了辛勤的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民族唱法的特点

民族唱法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化的风格、独特的演唱技巧、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鲜明的地域特色等特点。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

民族唱法多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为基调,加以多样化的演唱形式。中国不仅地域辽阔,而且历史悠久,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致使各民族形成的音乐文化也有所不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在演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歌曲时要注意歌曲的地域性色彩和文化内涵。例如,我国民间的一些劳动号子,创作的初衷就是帮助劳动人民在劳作时调动积极性和统一发力,在音乐风格上更贴近现代声乐进行曲,声音铿锵有力,节奏简短而明快,速度变化不大。

(二)艺术性的歌唱语言

语言的复杂性也使民族音乐更具音乐表现力。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由此造就了民族声乐语言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民族声乐中的“四声”和“十三辙”,同时追求其与“字正腔圆”的完美结合,强调发声与咬字的协调。近代我国民族声乐也借鉴了美声唱法中五个元音的歌唱方式,将“十三辙”与“a”“e”“i”“o”“u”5个母音有机联系、配合运用,使民族声乐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三)高亢明亮的音色追求

民族唱法追求音色高亢且明亮,使演唱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演唱者能够轻松地转换音调和节奏,为听众带来丰富的音乐体验。例如彝族音乐中,大多数彝族音乐创作于人民的劳动生产中,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教授,有山歌、婚礼歌、节日歌等类型。其中广为流行的哭嫁歌一般不使用乐器伴奏,强调声乐中音色的明亮和穿透力,通过歌词的反复变化和重复来表达演唱者的情感,大大提升了彝族民歌的音乐表现力。

四、民族唱法的技巧

民族唱法在演唱时需要清晰的吐字、合理的气息运用和准确的情感表达,才能使歌曲情感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一)咬字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有自己的民歌,若想唱出民歌的“韵”,则需要以当地的方言作为依托,并结合民族声乐中的“四声”和“十三辙”,咬清字头、唱好韵母,最后将字“归韵”,这样才算是完整地演唱一个字。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方言适当调整字的发音。例如,在演唱山西民歌时,山西方言中的“手”读成“sou”,白读成“bei”,还有许多虚词和衬字,所以我们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更好地演唱歌曲。

(二)气息

呼吸是演唱的基础,气息是演唱的动力。气息太深,容易使声音低沉而无力,失去气息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气息太浅,则使声音虚浮无力,导致声嘶力竭。民族唱法中,合理利用“气口”,可以更好地控制演唱时的气息。气口是指演唱过程中换气的位置,是分句的连接部位。合理运用两个句子中间的气口,可以使气息更饱满,以支撑下一句的演唱。换气时要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点,避免在乐句的开头或结尾进行换气,同时还要注意换气位置不变,若随意变动换气位置,会造成乐句不连贯,进而影响下一句的演唱效果。

(三)情感表达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的传达依赖于演唱者对作品的深入分析,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融入,以此全面展现作品的情感内涵。演唱者通常要有一定的生活观察和体验,通过丰富的生活阅历来增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表达。除了对歌词进行解读,还要考虑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索词曲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观等。通过洞察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好地利用声音的多种表现方式,如刚柔、强弱以及收放等,来精准地传达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艺术风格。

五、民族唱法在《黄河里划桨船对船》中的运用

2008年,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首次表演,该剧由中国舞台剧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著名作家阿莹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任音乐总监。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该剧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以及全部六个单项奖,并获第二十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等奖项。该剧灵感源于陕北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米脂婆姨绥德汉”,它是对男女优秀品质的极高赞誉。全剧以陕北地区独特的民歌为纽带,以欢快向上的创作手法,巧妙地将陕北方言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融入其中,讲述了一段关于米脂女子青青与绥德青年虎子、石娃、牛娃之间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陕北这片土地上黄土文化、沙漠文化和草原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更深刻地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青青的坚定执着、虎子的舍己为人、石娃的勤劳智慧,都体现了西北人民宝贵的精神品质。

(一)咬字

首先,民族唱法中多讲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即发音准确,发声腔体与声调保持较高的贴合度。例如,歌词第一句“黄河里划桨忽悠的那个闪”中,“黄”这个字处于第一句的第一个字,相当关键,“黄”字经过“a”母音后最终归韵到“ang”,这就要求演唱者演唱时上腭尽量抬起,舌头放松并轻轻抵住下牙,不上抬、不僵硬,最终归韵一定要快,尽量使声音向前传递,不要让声音进入鼻腔,确保声音的穿透力。唱到“划”字时,因为其中的韵是开口音“a”,所以要保持下巴放松,缓缓送气,不要试图一次性将音量唱到最大,而是逐渐加大音量。这样既可以保证声音位置的稳定,也可以把字咬得很清晰,之后相似的乐句也是以同样的歌唱方式来完成。“有心爱妹妹家中寒,只有一副好身板”这一句换韵比较多,特别是“有心爱妹妹”,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运用甩腔唱法唱出陕北民歌的独特韵味。除此之外,本段还有几个演唱难点。第一,唱到“好身板”处,虽然歌词如是写,但为了体现陕北民歌的特点以及当地语言习惯,一般均将歌词进行特殊处理,唱词中会加入语气词“呀”,故唱词变为“好呀身板”,同时要注意口腔不要打开得太大,以免开口音作为高音时声音过于靠后。其次,乐句反复时,唱词“白格生生那个脸蛋蛋,苗格条条的腰”中,“脸”处于高音位置,可以使用“以字行腔”的咬字方法,发“lian”音时,可以将母音“i”作为高音支撑,后归韵到“an”上,这样的方法较为科学且省力,更能解决唱高音时声音过于靠后的问题。结束句部分“酒盅盅量米也不嫌你穷”,注意速度减慢,虽然音高降低,但发声位置依旧保持高位置,使声音更具穿透力和一致性。

(二)气息

气息作为歌唱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声乐艺术中,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是决定歌唱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强调气息在歌唱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形成了独特的呼吸方法和技巧。例如,某民族唱法歌唱家在歌唱时非常注重气息的运用。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形成了独特的呼吸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歌声充满了力量和情感,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使横膈膜下沉带动周围肌肉全面扩张,最大限度地获得既结实又有弹性的气息支持,这样可以使气息更加饱满,为歌唱提供了稳定的气息支持。他还非常注重气息的控制和调节,精确地控制气息的流量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需求。这种气息控制能力使他的歌声在高低音区之间自由转换,保证了声音的稳定性。同样,在演唱《黄河里划桨船对船》时应当注意以下几处问题。第一乐句“黄河里划桨忽悠的那个闪,毛眼眼那个瞭哥哥,瞭得哥哥心里乱”中,需要保持气息连贯而深沉,通过横膈膜附近的肌肉群来控制气息。特别是“毛眼眼那个瞭哥哥”这一句,要想声音保持在与上一句同样高的位置,就要使气息冲破闭合的声带,保持音色的统一性。这一乐句的难点就在于,唱到第二句时因为音高的不断降低,歌唱者的发声位置也要随之调整变化,发声位置不统一导致音色的不一致,导致下一句更难唱。越是低的音,越要保持气息稳定,这样音色才能统一,才能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三)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声乐艺术表演中,只依靠音乐的旋律美以及演唱者的优美嗓音等无法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只有当演唱者合理运用演唱技巧来准确表达出歌曲的内在情感时,才能呈现出更好的表演效果。因此,演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作品感知能力,激发自己对歌曲的再创作热情,充分抒发歌曲的内在情感,这样才能让听众被表演所打动。在歌曲《黄河里划桨船对船》中,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身在陕北江中,撑起竹篙缓缓前行,途中遇见了美丽的青青,由于陕北人豪爽的性格使自己在船上放声高歌,这样才能唱出具有陕北风格的民歌,才能更好地演绎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声乐作品。

情感表达还有助于传达声乐作品的内涵。声乐作品的创作基础是对生活经历的感受,演唱者要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演唱者还要快速融入歌曲情境,代入角色情感,感受乐曲的情感内涵,将歌曲的情感抒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乐曲中的深层含义全面展现出来。在《黄河里划桨船对船》中,石娃角色的心理介于对青青的“爱恋”与“羞涩”之间,既想大胆地表达对青青的爱意,又羞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导致自己不敢面对这段感情。综上所述,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演唱者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歌曲的内在情感,才能够真正地打动听众,引发情感共鸣。

六、结语

《米脂婆姨绥德汉》是一部有着陕西地域文化底蕴的秧歌剧作品,其中青青与石娃的对唱《黄河里划桨船对船》情感朴素、旋律悠扬,塑造出鲜活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在艺术性上,《黄河里划桨船对船》有着丰富的情感变化及多样化的演唱风格,在演唱时要注意控制气息,合理运用艺术语言及共鸣腔体并保证音色统一。同时,要将自己置身于音乐情境中,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正确处理演唱时的情感,同时重视演唱与伴奏的配合,方能呈现出更好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雪松.“呔”韵“行”腔,秀“外”慧“中”——新时代冀东民歌的审美重建与传承[J].音乐创作,2021(02):113-121.

[2]杨丹.中国民族声乐审美探讨[J].参花(上),2017(11):136.

[3]赵哲宇.声乐民族唱法中情感元素的融入技巧分析[J].参花(上),2023(08):46-48.

[4]黄力.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演唱处理和艺术特征分析研究[J].戏剧之家,2023(20):23-25.

[5]陈蕾蕾.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探讨[J].戏剧之家,2023(14):187-189.

[6]王明旭.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中《黄河里划桨船对船》的演唱准备[D].吉林艺术学院,2019.

[7]董杨.从音乐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谈中国民族音乐剧的创作[J].戏剧之家,2022(03):37-38.

[8]扎西多杰.从音乐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剧的创作[J].科技展望,2014(06):158.

[9]张月月.民族唱法中的技巧运用与情感表达策略[J].大观(论坛),2023(02):48-50.

(作者简介:武致远,男,硕士研究生,聊城大学,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

(责任编辑 肖亮宇)

猜你喜欢
唱法演唱者气息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自然的气息
“春的气息”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