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
伟业千秋扶故土,殊勋万古照旌旗。剥开时光的叶瓣,回望新四军历史,与井冈山密不可分。
风展红旗如画,星星之火燎原。井冈山,藏罗霄山脉,是革命的摇篮,是座革命的山,是座培育红色人才之山,更是诞生游击战术之山!
红军当年五百里井冈摆战场,大显游击战术之神威,尽管“敌军围困万千重”,最终“我自岿然不动”,打败的敌军多次“围剿”,创建了我党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华夏起狼烟,国破山河在。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坚守在南方作战的红军游击队奉命走下罗霄山,走出大大小小的山岭,成立新四军。
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纵横华中敌后,灵活机动地运用游击战术,打日寇,斗顽敌,开辟一个又一个的根据地,为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铸就了永远的丰碑。
沐浴着初夏的暖阳,记者从六朝古都南京来到井冈山。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邻泰和县,北接永新县,南临遂川县,西接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巍巍井冈,群峦叠翠,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自然风光同样迷人。正如郭沫若所赞咏的那样:“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
穿行街市,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街道整洁,毛泽东旧居、红军指挥部、大小五井、茨坪、黄洋界等成了热门红色景点。要是主席现在重回故地看看,想必一定会感慨万端,文思泉涌,写下新的壮丽诗篇。
时光倒回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余部1000多人上了井冈山。其时的井冈山,山高路陡,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是个贫瘠的山区。
部队驻扎山上,缺粮少药,生存困难,敌军还反复“围剿”。教书出身的毛泽东没上过一天军校,是如何统领这支部队,走出困境的呢?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袁海晓告诉我,毛泽东不但天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善于学习,向“山大王”借鉴打仗经验。
井冈山地处江西与湖南交界,自古地僻人稀,是流寇草莽啸聚之地。毛泽东之所以能顺利率部进驻井冈山,主要得益于绿林好汉袁文才和王佐相助。其实在袁王二人之前,井冈山还有一个“山大王”,堪称袁王的师父,此人名叫朱孔阳。
朱孔阳是广东流民,早年参加军阀部队,混上了连长,因受不了上司的盘剥,来到井冈山占山为王。他的耳朵因被枪炮声震聋,绰号“朱聋子”。
朱聋子闯荡江湖多年,头脑精明,一旦有军阀的部队上山“围剿”,他知道自己的实力太小,不能硬拼,就带着喽啰们在山里到处乱蹿,军阀部队被拖得疲惫不堪,最后只好打道回府。
朱聋子这招挺管用,且屡试不爽,甚至把它总结成了“独家秘诀”,即“不需会打仗,只需会打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钻,钻不赢就化(化装成老百姓)”。因此,朱聋子在赣南一带颇有些名气,引来许多好汉前来投奔,井冈山因此名声大噪。
毛泽东得知朱聋子的“独门秘诀”,深受启发,非常认同他的这套游击战战术,但毛泽东没有囫囵吞枣,机械照搬,而是对朱聋子的“独门秘诀”进行了改进,提出“不但要会打圈,更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保存实力,让敌人陷入疲惫被动,露出破绽,自己再伺机消灭敌人。
毛泽东通过在山上一次次战斗实践,在1928年初步形成了游击战原则,比如“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少我攻”等。
后来,毛泽东意识到,军队人数的多少并不一定与强弱画等号,“敌少我攻”还是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于是改为“敌疲我攻”,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完全不同。
让敌人疲惫恐慌,不仅是战术措施,也是战略目的,因此更具“胜算”,更具指导意义,从此,“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横空出世,成为指导我军游击战争的至高纲领。
毛泽东不仅是“十六字诀”的创造者,更是实践者。井冈山时期,红军乘虚攻取茶陵、攻克遂川、深夜急袭新城等战斗,都是运用“十六字诀”和“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成功战例。
这个看似简单的战术,不仅可以用来对付实力一般的地方军阀对井冈山的“围剿”,在后来面对蒋介石几十万重兵对苏区一、二、三、四次大“围剿”时,同样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
红军上井冈山学到了游击战术,下井冈山将游击战术广泛运用到实践中,夺取新的胜利,开拓更大更广的根据地。
中央机关长征前夕,在苏区成立了中央分局,项英任书记,陈毅任中华苏维埃政府办事处主任。
项英、陈毅等领导的南方8省三年游击战争,可说是惊心动魄,艰苦卓绝。
项英回忆那段岁月时曾说:“两年我都没脱过衣服睡觉,衣服被树枝刮得破破烂烂的,全是补丁。”
游击战争最危险的时候,陈老总也曾写下著名的《梅岭三章》以明心迹,至死不改革命信仰。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重要的转折点,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红军重新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和国民党几十万追兵转圈,最终甩掉追兵,在延安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当即给留守苏区的项英、陈毅发去“万万火急”的电报。在电报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他们进行游击战,要求立即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使之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结合。
国共第二次合作,南方8省境内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刚刚组建的新四军面临许多现实困难,主要还是作战地域的变化,过去擅长的是山地游击战,如今地域狭小不说,地形几乎全是平原水网地区,对新四军来说,无疑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山地作战的高手放到平原水网,就像虎落平阳,龙游浅水,指战员思维模式跟不上,本事再大也难以发挥出来。
新四军在抗日前线该如何立足,如何行动?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早已成竹在胸:“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是完全有希望的。”
根据指示,新四军依托根据地迅速开展游击战争。这是我军的看家本领,发家本领,更是传家之宝。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与国民党军和民团打了3年的游击战,早已成了游击战的专家,红军之所以能在大山里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发动群众,在山里打圈。项英采取“敌人进山,我们出山”战术,连续挫败了敌军五次“清剿”。不仅巩固了原有的游击区,还发展了新的“三南”游击根据地。项英总结并及时推广了大量的游击战术原则。比如“赚钱的就打,赔本的不来;不打硬仗,不攻坚;打不赢就走,走不赢就躲”“有利的时候就集中来打,否则就分散;利用对方的弱点和空隙的地方去进攻;有路不走,没路就走”等。甚至项英还会把一些游击原则变成歌谣让战士们传唱。
面对作战地域的改变,项英将过去熟练的游击战术与现在作战地域进行综合论证,然后进行大胆改革创新。
一、以小部的动作,开展最广泛的游击战,主要是破坏交通,截击运输;二、在优良的条件下,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后,即迅速分散;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避免硬打强攻或与相等的强敌决战;四、创造很多基点,构成游击网,进行突击的动作;五、争取更多群众的拥护和参与;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解决战斗,避免持久作战;七、时时处在主动地位,在敌侧翼活动,避免正面冲突。
这7条战术原则,看似简单,却几乎涵盖了如何运动、如何接敌、如何作战、如何撤离、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游击网等方方面面,被新四军奉为瑰宝,使新四军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不动如山,动如雷霆,迅速在新的地域扎下了根,打开了新的局面。
历史重要节点,不该遗忘,也不会遗忘,永远镌刻在丰碑上激励后人。
立夏时节,稻穗拔节。陈毅、粟裕、张鼎丞等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第二支队由皖南向苏南敌后挺进,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
新四军何处落脚?延安宝塔山下窑洞里,毛泽东点燃一支烟,犀利的目光在作战地图上反复找寻,最后锁定镇江的茅山,作为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
陈毅和粟裕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一起上了井冈山。粟裕在井冈山学习游击战术,得到了真传,善于运用“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法打击来犯之敌,在龙源口战斗中一战成名。
张鼎丞、邓子恢和谭震林当年被称为“闽西三杰”,精通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创立的游击战法。红军长征后,张鼎丞带着队伍在丛林中孤军奋战,保留了革命火种。他的游击队后来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
游击战专家肩负新的使命,在新的战场再显神威。
后来,为更好地统一行动,一二支队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一个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陈粟大军雏形初现。
韦岗地处镇江与句容交界处,是一片丘陵和小山地,这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平原是不多见的。一条狭长的公路正好夹在两侧百米高的连绵山岗之间,形成了一条能够遮蔽视线的弯道。公路上每天有五六十辆日军运输队汽车通过。陈毅和粟裕决定在韦岗打个伏击战。
韦岗伏击战是新四军挺进江南的第一仗,也是在苏南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军的首战。
继首战获胜之后,新四军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起了10多块游击基地,拥有人口近40万,为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从井冈山到茅山,从茅山到黄花塘,从黄花塘到苏北平原,游击战术的星星之火,在华中广袤的土地上燎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和顽军的嚣张气焰,让国人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责任编辑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