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

2024-07-10 10:39:06赵文娟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1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

赵文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需充分落实自身的职责与义务,以推动财政管理体系改革,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内部预决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推动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可有效满足其具体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的财政预决算概念,研究了财政预决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41214

事业单位开展财政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财政预决算是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业务进行客观估算的一种方式,也是财务工作前后的客观估算及合理总结。为最大化地发挥事业单位的价值,使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完善预决算管理工作。但需注意,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资金下拨及自主收入,财政预决算工作的难度较大。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事业单位预决算工作出现问题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一、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概述

(一)预算

预算是预先的估算方法,事业单位在进行各项经营活动前要进行客观估算,主要是为对各项活动发生的支出及由此带来的效益进行客观预测,以此实现人、财、物等支出的合理分配。事业单位为完善预算工作,需就自身的实际状况,明确未来发展趋势的导向作用,细致、科学、合理地评估各个经营活动周期可能产生的费用,在合理分配内部各项财政资金的前提下,促使财政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决算

决算是事业单位在年末基于各部门的规定,合理收集财务数据、制作财务报表,并将年度内收支资金管理等情况直观反映出来的财务管理工作,其目的是精确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合理的改善对策。

二、事业单位完善财政预决算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可极大提升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将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有效迎合单位的发展需求。

首先,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预算工作可合理量化与模拟各个项目的各种费用,使专业指标、经验与实际相结合,对各项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客观推演,继而获得最佳方案,充分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

其次,提升运营效率。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可增强职能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促使财务目标有效实现。事业单位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及监督中,合理分析与总结所有财务工作,在实现工作流程及财务指标优化的前提下,使财务工作愈发完善、健全,保证整体运营效率。

再次,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科学的预决算工作,对实现风险防范非常有益。预决算的有效落实,可在严格监督各部门资金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有效预防与避免挤占项目资金、挪用资金、谎报报销金额等情况。

最后,合理规划财政资金。在财政决算中,需充分明确资金来源、用途、数量等,实现资金的科学配置。应规划未来会计期间的资金投入、产出,完善绩效目标的合理设置,为资金的合理使用给予良好评价指标。

三、事业单位在财政预决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较为缺乏

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在实际的预算管理中,极易出现各类问题。不仅如此,在对预算管理重视不足的情形下,无法完善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也不能获得制度的支撑。

管理意识与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且无法保证工作规范性,还有可能出现直接套用往年预算费用的情况,无法迎合社会与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第二,预算编制工作较为随意,预算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预算调整,导致内部资金无法合理发挥效用。同时,在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的情况下,极易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

(二)对法律法规理解不足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无法保证执行工作的深入与彻底。《预算法》经过多次修订,是对我国预算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仅如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全面管理意识不足的情况,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不足,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不足,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受到严重制约。

(三)决算总结缺乏深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财务决算作为总结性环节,科学及有深度的决算工作,可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但研究可知,在一些管理人员的决算总结缺乏深度,对财务预决算真实性、稳定性等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工作在开展中缺乏依据,严重时还会令事业单位的决策方向产生偏差。

(四)尚未使用全部门信息监督技术

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预决算与多个部门都有密切联系,必须要引入全部门信息监控技术方能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但实际上,部分单位尚未全面应用信息监控技术,即便单位已经落实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但因为监管落实不到位,各部门之间仍存在信息传达不及时、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导致信息监控工作无法达到预期,预决算管理工作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四、完善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与全面化特征,因此,开展时涉及各个部门。为提高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满足单位的实际财务需求,需促进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发展,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宣传财务预算工作的方式,促使人员增强对预算工作的了解、重视程度,并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中,组织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使员工在形成对预算管理内涵及概念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提升宣传价值。

第二,基于具体的预算工作需求,完善岗位划分工作,在严格遵循岗位分离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保证预算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这也是对廉政建设的有效迎合。

第三,针对已经出现的预算问题,有效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规范各预算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第四,合理完善审批制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合理调整预算,继而使预算执行工作更具真实性,有效发挥内部资金的作用。

第五,严禁出现先使用后审批的情况,要严格基于预算规范,提升内部预算管理水平。

(二)完善法治预算建设

为有效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的法制化建设,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严格依法进行预算编制。尽可能就财政收支的实际安排,使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等得到充分保证。为保证财务的透明化,需及时对外公布各项数据,并发挥大众监督作用,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有效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和社会保险基金间的有效统筹。在事业单位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具有重要作用,其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拨款、非税收入,具有显著的保障与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国家机构发展的作用。而在编制政府性基金时,需严格遵循“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原则,在开展政府性基金管理工作时,要对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及时清理与停止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基金项目,将预算管理外与特定要求相契合的项目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工作。

以往,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并未被单独列入预算,也未实现管理分类,在与经营性预算收支混合的情况下,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政资分开的形势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愈发突出。因此,可通过制定《新预算法》的方式,将政府收入、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令政府对经济的掌控与参与上升到新的高度,可实现统一的核算及管理。在此情形下,要重视管理工作的强化,充分实现收支预算科目的细化,使各项预算的收支结构及方向通过预算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为预算编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实现经费的严格控制。进行预算编制主要是为合理配置资源,预算需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各单位需因地制宜地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客观反映资金的实际需求量,从更高层面完善取舍工作,优化资金配置。存量资金、沉淀资金极易导致较严重的资金浪费,令资金效能难以保证。因此,领导层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清点、整理无法开展的项目,合理盘活沉淀的资金,保证物尽其用,避免出现浪费、漏投、错投等情况。

(三)提高预决算管理执行能力

为有效激发预决算管理的功能作用,需促使财务预决算管理执行充分落实到位,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令预决算职责体系执行至实处,细化财务决算标准。基于各部门职责,科学分配实际任务指标,保证岗位职责落实。二是合理建设预决算管理体系。完善预决算执行的客观监督,促使各项费用支出都可依据预算要求执行,以有效提高资金效益。三是合理健全关键环节和项目的相关监管制度,仔细记录资金收支状况,合理设置台账。为使资金充分落到实处,需在项目立项、资金规划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监督力度,以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四)建立完善的预决算制度

完善的预决算制度是高效推行财政预决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指标、定额标准等,为预决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标准。事业单位需基于发展的实际水平、项目现状等,制定预算指标,令其与财政单位的管理要求、经济发展需求等相契合,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是逐步强化预算管理工作,严格遵循预算编制指标。在预决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推动预决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可从灵活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入手,增强所有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三是强化预算执行工作,令预算执行和编制保持一致,对资金的金额、时间、范围等进行合理控制,避免随意更改支出。同时,需基于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遇到更改项目时及时申报,经审批后才可调整,以此避免预算与实际脱节。

(五)引入全部门信息监控技术

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信息等现代化技术,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及部门设置,将全部门信息监控技术应用于预决算管理工作中,以此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其中的功能模块进行调整,确保整个预算执行过程能够得到多个层面人员的全面监督。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个人的账号随时登录信息系统,查阅各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规律,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在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人为失误或失职的情况,必须及时追责,在找到负责人后,按照事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严厉惩罚,以此提高预决算工作的规范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进行财政预决算管理工作时,需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逐步创建系统、完善的财政预决算管理体系,有序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静.事业单位如何活用财政预决算利器避免资金浪费[J].中国商界,2023(1):189-191.

[2]姜雯雯.浅析如何做好事业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J].中国市场,2021(34):178-179.

[3]于振芹.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决算差异成因及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1(5):189-190.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0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