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线菊引种及栽培技术

2024-07-09 15:02:32马少忠
吉林蔬菜 2024年2期
关键词:绣线菊引种栽培

马少忠

摘要:为丰富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野牛沟林场绿化树种,充分利用野生资源。本此试验采取高山绣线菊为主要引种对象,开展一系列的引种、栽培技术的探索与研究,以期能够为此类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绣线菊;引种;栽培

1引种地概况

本次引种地点选择在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野牛沟林场附近,海拔3120m,土壤质地沙壤土、为酸性土壤,pH值为6.8。引种试验地块保水保肥性强、疏松透气性好,排灌便利。

2引种栽培方式

高山绣线菊挖苗地为东峡林区鹰窝苗圃附近,海拔位置2850m,土壤质地为栗钙土,中性土壤,pH值7.2,保水保肥性好。

2.1采挖苗木:选挖3年生高山绣线菊苗木,选择优质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植株,坑挖大,避免损伤根系,同时保护好主根及侧根。挖出绣线菊苗术主根长度15~20cm、侧根长度25-40cm最佳,挖出土球完整,对上方枝条进行修剪,保留2/3枝条。随后使用湿草袋对苗木进行包装,避免运输途中土球破损、枝条失水等现象发生。

2.2移栽:在整地前对土壤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30cm,整地后土面平整。高山绣线菊移栽定植株行距为40cmx40cm,采取高垄栽培,垄高30cm,垄间距1m。

2.3移栽后管理:定植后及时浇灌水分,并确保土壤的湿润,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即可。移栽后覆盖遮阳网,覆盖遮阳网的遮阳率从最初的80%逐步调节为后续的20%。同时,在移栽后,高山绣线菊缓苗成功后,每间隔15天左右,叶面喷施尿素800倍液,以提升叶片长势。由于高山绣线菊从低温林区内移栽至野牛沟林场附近,由于气候环境及栽培区域的转换,易出现蚜虫危害。防治时可使用4.2%溴氰菊酯2500倍液叶片喷施防治,每间隔10-1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2.4引种后原产地及引种地生长对比:依据引种后各时间节点对原产地及引种地高山绣线菊的生长势对比制为表1。

对比表1数据可以发现,高山绣线菊在5月10日,原产地与引种地的树体长势并无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产地的高生长及地径对比引种地出现了降低,因此,说明此次引种技术应用效果较好,引种较为成功。

3种子繁殖

3.1种子采集与处理

选择绣线菊结果量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危害的母株进行采种。采种时间为10月下旬,将果序全部剪下,放置容器内进行种子揉搓,并将多余杂物去除,收集绣线菊种子。

播种前使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拌种消毒处理,

3.2育苗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圃地。采取旋耕机械对土壤进行翻耕细碎,翻耕深度为30cm,翻耕后土壤细碎、表面平整。

苗床采用高垄种植,垄高为30cm,垄面规格为2.5mx6m,每亩要施入充分腐熟的羊粪1000kg、磷肥15kg、磷酸二铵15kg,采取撒施方式。苗床整地结束后,及时灌水,待垄面土壤不粘连工具时即可进行播种。

3.3播种方式:高山绣线菊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使用条播模式,播种幅宽15cm、行宽10cm,沟深以1cm最佳。高山绣线菊种子较小,播种时与细沙土以1:3的比例充分混合。

播种时将种子撒播在沟内,播后不覆盖土壤,可以直接镇压,并使用遮阳网或植株秸秆进行覆盖。每亩播种量为75kg,含种皮。

3.4播种后管理:播种后及时浇水,确保育苗苗床含水量为60%左右,幼苗出土后,在阴天或傍晚无阳光时将覆盖物揭除。每间隔10~15天进行一次除草松土,减少苗床内的杂草数量,松土要逐步增加深度,不可损伤幼苗根系。

水肥管理中要结合幼苗长势及苗床含水量进行,当苗床表面土壤见干见湿时即可浇水;追肥可采取叶片喷施的方式,每间隔15天,喷施一次尿素800倍液。

对高山绣线菊育苗管理中,可当年完成出土。育苗密度为150-180株/m2,当年苗高可达到35cm、地径为0.15cm左右,出苗率高达55%,且未见病虫害的发生。

经过1年的培养,1年生高山绣线菊可出固用于造林或庭院绿化。同期温室播种管理模式下,高山绣线菊1年生幼苗苗高可达到55cm,地径粗度0.58cm。

4扦插

4.1苗床设置:扦插时温室内基质为消毒后河沙,露天为沙壤土。河沙扦插前使用0.3%高锰酸钾溶液充分消毒,消毒后用清水浇灌洗净,以待备用;露天扦插土壤用硫酸亚铁消毒,每亩使用12kg。消毒处理后待土壤不粘连农具后即可进行扦插处理,在扦插地块上方覆盖好遮阳网。

4.2扦插时间: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温室与露天扦插同步进行。修剪健壮1年生枝条,长度18cm、直径0.4-0.6cm为扦插条,收集时将扦插条修剪整齐、每100个分为一捆进行包装。扦插时先使用农具在苗床上划分一条扦插沟,沟深2cm。扦插顶芽高于基质2~3cm,扦插株距为5cm、行距10cm,扦插结束后浇灌水分。

4.3扦插生根液处理:当出现种子小年或种子量不足的情况下,在温室使用0.5mg/kg的ABT6号溶液或0.02mg/kg的NAA处理液进行扦插处理。在露天繁殖时使用0.02mg/kg的NAA处理液。

猜你喜欢
绣线菊引种栽培
金山绣线菊引种及繁殖技术研究
油麦菜栽培要点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4:46
15种绣线菊白粉病抗性鉴定
自然栽培的味道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8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7期)2017-01-09 18:15:29
夏季苦瓜栽培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3-18 23:30:47
疏毛绣线菊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