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国
摘要:村镇是乡村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脱贫攻坚战略让村镇建设得到不错的成就,特色村镇层出不穷,带领着特色产业不断崛起。为保证村镇可长久发展,建立村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也推动村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规划与建议
引言:村镇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建设对象,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及带动作用,同样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阵地。村镇规划与建设主要是为达到农业发展、环境改善以及经济提高的目的。然而,村镇建设不科学使得村镇化转瞬即逝的情况层出不穷。
1村镇规划与建设现状
1.1土地规划缺乏合理性
村镇规划与建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乱象,缺少清晰定位,没有基于具体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不断模仿出名的村镇模式。通常来说,模仿村镇规划说明村镇规划并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而且对本地的资源也没有充分挖掘,从而使村镇规划与建设没有自身特色,缺少科学性。
二是,只重视效益,没有重视长远发展。村镇规划往往重视短时间内高回报效益及商业效益,把街区商铺规划与建设当做主要内容,缩减大众生活娱乐空间,村镇布局变得杂乱无章,使得村镇规划并不合理,同时会由于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出现严重浪费,时间一长,村镇化规划与建设就会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1.2规划和具体情况相背离
对于村镇建设来说,规划属于必需的条件,规划质量高低决定着村镇建设与未来发展情况。村镇规划需要基于具体状况,有目的性的展开规划设计,才可以确保村镇实现繁荣发展,然而在规划的时候由于太过急功近利而发生规划和具体相背离的现象,亦或是规划设计方案被领导干扰,导致方案逐渐和目标不相符,忽略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
1.3缺少建设融资
影响村镇建设的首要因素就是资金是否有保障。村镇规划与建设大多数是以易地搬迁、灾后重建或者棚户区改造等国家项目的形式实施的,这样规划与建设的目的是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和搬迁农户的困难。村镇建设面对的农户较多,可谓是“僧多粥少”,精准扶贫户和受灾农户由于国家在购房上给予全力补助而争相购买导致房源不足,其他农户在房屋购买过程中享受国家财政补贴较少,房屋价格超出农户承受能力,地方政府无力补贴,致使房屋积压代售的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村镇的持续建设。
2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优化方法
2.1全面增强村镇规划水平
在当前的新形势背景下,要想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质量及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展开村镇一系列专项规划工作,通过科学的设计思想以及精准编制进行相关工作。在实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时候,政府和部门一定要解决规划顶层设计不科学、标志性建筑设计把关不严和村镇片区控制性详规缺失化等一系列问题,抓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推广运行社会发展规划、乡村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一张蓝图”村镇建设模式。同时,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中,要用“绿色、经济、美观、适用”四大总体建设理念及建筑方针,对于规划编制、实施以及管理等细节工作加强评估和监督。
2.2科学布局精心策划
在进行村镇建设的时候,要把规划当做出发点,最重要的是做好村镇体系规划工作,基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给村镇分布带来良好的保障,使空间地域上的有机整体形成,给村镇的健康发展带来引导作用。其次,制定村镇规划方案,该过程要和村镇规划区土地及空间资源利用、建设活动等内容相结合,保证统筹兼顾,给生产创造有利条件,而且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保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环保。在项目重建的时候,同样要重视乡镇企业在村镇集中发展,保证把乡镇企业在村镇规划中统一纳入,项目建设中对于条件允许的区域,可以规划为依据,建设工业小区,保证形成规模效应。
2.3科学规划村镇发展
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改革村镇青年户籍制度建设工作,基于不同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合理制定户籍补贴政策,确保村镇青年居民可以享受到平等待遇,避免其自身个人利益被严重损害,增强他们的村镇社会吸引力。
为实施村镇住房建设工作的程序合理性,在正式动工展开村镇住房改建前,首先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展示具体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设计方案,当上级部门审核方案通过,给予批准后,建设单位才能正式施工。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对新型村镇化发展任务制定区域性总体规划,使其能同时完成任务改建和别的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村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样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村镇规划与建设要基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围绕着人文以及自然资源的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凸显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主要价值,不然村镇规划与建设便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