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要: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受人口基数影响,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缺乏竞争力。在土地使用的核心区域,加强土地集约化,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动社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本文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对策总结,以深度挖掘存量用地的潜力。
关键词:土地集约;问题;对策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秩序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是社会探讨的重要问题。土地集约化利用能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能规避传统盲目开展土地资源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规避土地利用风险使资源管理更有效。
1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1.1发展空间不足
通过对管辖区域内土地的利用进行调查发现,建设用地的需求在提升的过程中也进入了饱和状态。现有的存量用地效率不高,分析集约用地评价发现,低度利用功能区占用地总功能的比例较大。集约用地在管理、规划、开发都存在诸多问题。土地资源发展空间不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在保障配套设施完善基础上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成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2用地效益较低
分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可知,土地税收现状与理想差距大,有部分企业存在圈地行为,导致土地闲置,影响用地效益。还有部分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主要目的是进行土地二次倒卖,获取更大利益,之后再进行土地的购入等,这种恶性循环影响土地的升值效益,使得土地利用不全面,进而导致用地效益低下。
1.3配置效益不高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依托市场配置才能实现集约化。但现实情况是大量经营性基础设施及事业用地在配置时依旧选择划拨手段,导致配置效益不高。另外,由于城市土地级差地租是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动力,但城市规划过程中更注重城市景观,并未将土地级差地租作为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律,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的单位占据核心地段。
2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2.1编制专项用地规划
首先,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职能,以实现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宏观管理。要将土地集约利用责任下放,目的是解决管的过多和过细的问题,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要加强土地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并依托监督实现国有土地空间管制及生态保护的整合。
其次,要科学定位专项规划,在构建土地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土地集约利用专项规划,目的是通过现在土地存量和开发量确定集约利用目标。要制定差异化土地集约利用标准,对不同用度地区、不同功能地区等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以使土地集约利用围绕核心任务实现与土地整理、产业规划、土地供应的衔接,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产业布局。
2.2加强相关专题研究
首先,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布局优化研究。土地集约布局优化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关键,借助先进技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支持,进而根据城市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土地资源利用。
其次,加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研究。对存量土地集约利用,先制定好规划,优化用地结构,挖掘存量土地的潜能,保证土地集约利用规划顺利推进。针对不同潜力的土地,要从城市发展需求和乡村发展需要人手,多角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再次,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在分析土地价格与集约使用价值的基础上,要利用杠杆调节土地集约利用的度,并将集约利用分析结果应用于集约利用规划中,以丰富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2.3优化规划管理体制
首先,完善政策体系。按照土地集约利用原则,依托市场进行利用门槛的界定,依托政策进行利用制度的探索,目的是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土地集约利用体系,以健全相关政策及法规。
其次,健全监管机制。对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的实施要进行监管,目的是通过多部门的联合监督和检查等,对利用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以总结规划的运行状态,以为后续的规划制定提供支持。要健全规划用地批后的监管机制,目的是及时发现闲置土地或效率低的土地,以处置违规土地使用行为。
再次,强化管理制度。对项目用地采用预审管理原则,通过多部门联合,使用地严格遵照土地使用用途运营。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的价格调控机制,通过价格杠杆规范土地集约出让价格。
在转型期间,城市发展经历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土地供需矛盾明显,土地资源紧缺严重,是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导致的。提高土地利用率需依托编制专项用地规划,加强相关专题研究,优化规划管理体制等强化土地集约,有效减少土地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