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晖
黄蓓佳的长篇儿童小说《童眸》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和社会万象。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儿童成长、社会现象和人性善恶的机会。
《童眸》中有《灰兔》《大丫和二丫》《芝麻糖》《高门楼儿》四篇相对独立的故事,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在苏中小镇的一群年幼的孩子的成长故事。以朵儿的纯真之眼,再现了在古朴沉静的“仁字巷”中白毛、大丫头、二丫头、卫南、闻庆来等人的童年生活,故事中的人物和生活环境都可以说是作者现实生活的缩影。
《童眸》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宣扬真、善、美不同,它带着深刻的社会性和复杂性,透过朵儿双眼所看到的,并非都是无忧无虑、诗意和单纯的儿童生活。黄蓓佳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他们的性格、经历和命运各不相同,却都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感受着周围的世界。
身体有缺陷的白毛原本是个胆怯、自卑的小孩,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此前被压抑的“人性之恶”一下子爆发出来。二丫对姐姐大丫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恨得咬牙切齿,还曾狠下心来将大丫推入河中,最后却为了救失足落河的大丫被溺死。从乡下过继过来闻老爹家的闻庆来,在融入城镇生活的过程中屡遭挫折……这些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观察和理解儿童成长的机会,也让人反思社会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
黄蓓佳无意将笔下的孩童形象写得过于纯真与美好,她认为儿童心里的隐秘世界与成年人同样复杂。她在《后记》中说道:“所有成年人的善良、勇敢、勤劳、厚道、热心热肠,他们身上都有。而那些成年人该有的自私、懦弱、冷血、刁钻刻薄、蛮不讲理、猥琐退缩,他们身上也有。”
在《大丫和二丫》中,这些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认真地做出了复杂的抉择,将人性的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大丫智力不正常,还患有羊角风,犯病时“那股子拼命挣扎的劲儿,如同一尾抛上河岸蹦跳喘息的鱼。”二丫是个聪明且心灵手巧的女生,会编花、钩线、织网,而大丫却拖慢了她前进的步伐,因此二丫对于这个麻烦的姐姐很是厌恶,竟然想把大丫推下河淹死,但最终又很快把大丫救了起来……
后来,为了缓和两姐妹的矛盾,赵家妈妈将大丫嫁给了城北藕花池的一个瘫子。可婚后的生活并不美好,大丫在婆家受尽折磨,二丫知道后,还是割舍不下心底的亲情。她“当着朵儿的面发了誓:无论如何,豁上这一辈子,她也要把大丫头接回来,大不了她养着,她有一口饭,就给大丫头吃半口。”她苦苦凑足100块彩礼,带上居委会杨主任,一起到藕花池瘫子家里带人,却被瘫子姐姐打了一个大嘴巴子。不久后,二丫带着大丫成功逃了出来。可命运弄人,大丫去捞串场河上船家掉落的萝卜时二丫为救她而坠河。伴随着烧成黑灰的黄表纸,二丫的灵魂飘散在袅袅青烟中。
作者借朵儿的童眸,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桀骜不驯、顾念亲情,又有点自私刻薄的复杂的二丫形象。孩子们的视角往往纯真而直接,他们还没有被成人的复杂情感和偏见所影响,因此能够看到世界中一些被忽视或遗忘的真实面貌。朵儿经历了和二丫之间的纯真无邪的友谊,也正是在朵儿眼中,我们得以窥见潜藏在二丫心底那份仁厚与宽爱,一点点被她的率真、固执真诚所打动。
《童眸》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呈现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同时,也展现了孩子们对于家庭、友情和社会的独特看法。孩童也面临着选择与困境,有着自己的情感纠葛和人生起伏。这种描绘方式使得儿童之间的关系更加真实,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孩童世界的机会。
当然,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童眸》在展示复杂人性的同时,也秉持着仁爱、温暖的底色。在小说中,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仁字巷”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在艳阳下尽情滚着铁圈的男孩子、傍晚时分飘散在巷子中饭菜的香味、夜色下好婆的故事会、过年时细妹巧手造的酥脆喷香的芝麻糖等。
虽然住在仁字巷的家家户户各有各的生活烦恼和困难,但他们之间却有着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好婆、陈家老太、赵家妈妈等邻里间的互帮互助,还有孩童之间的相互体谅扶持。这种烟火气和人情味,是一地鸡毛的生活中的一抹明亮色彩。
在那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孩子们的心灵经历了辽阔壮丽的生活洗礼,竭尽所能地把自己的日子过出了动静。在最后的《高门楼儿》故事结尾中,闻喜来一句“我喜欢,盼着呢……”不仅表达了她内心的喜悦和期待,还包含着她对未来生活的热爱和希望。犹如一条洁白的绷带将此前生活的苦痛一一包扎收拾,并将生活的希望交还给孩子。
作为一部儿童小说,《童眸》中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体验,逐渐成长和改变,学会了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学会了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成年人提供了重新审视生活和价值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