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糍粿是江西省上饶民间和福建武夷山民间的一种特色小吃,在民间也被称为麻子果。麻糍粿,就是将蒸熟蒸烂的糯米,放在特制的石臼里,再用木质的锤子捣烂后,在外面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甜食。在上饶还有将其与油条混在一起吃的另一种特色美食——麻子果夹油条。
麻糍粿因香糯黏滑,且甜而不腻、糯而不黏的特性颇受欢迎。结婚办喜事之类的喜庆日子里,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邀请亲朋好友上门做客,桌上必定会有一盘麻糍粿。
农家打麻糍粿很有讲究。新糯谷收割回家后,先剔净瘪壳和杂质,加工成上等的糯米后,用清水洗净,浸上一天半天,等糯米吸足水分变得更加饱满后,捞出放进木桶里用大火蒸熟。
打麻糍粿一般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木杵锤砸,另一人则要不时地把上面的饭团往下面拨,每捣砸2—3次,都要喂一次凉开水。打的人要掌握好力度,把水全部吃到麻糍里面,还不能让麻糍粘住木杵,双手要不时地往粉团和木杵上抹水,这样打出来的麻糍才会有韧性且绵软。一直持续地打,直到将糯米粉团捣舂得没有饭粒的形状,麻糍打得越烂才会越“糍”。
因为对这一美味的情有独钟,小时候上饶人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后打不少于两次的麻糍。记忆里,在木杵砸下钟臼的一瞬间,外公总会大叫一声,似乎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然后向那团白花花的糯米团子砸下去。他的伙伴则在一旁,利用他举起木杵砸下去的间隙洒水,并揉搓滚烫的糯米团。他们有条不紊地配合着,等钟臼里的糯米团完全捣烂,两位打麻糍的人往往都已经是大汗淋漓。小孩子们就围在钟臼边焦急地等待着热腾腾的麻糍。
充分捣烂的麻糍从钟臼中被取出,这时的糯米团已是一个洁白如雪、柔软如棉的大胖小子了。将麻糍拿在左手中,在食指与拇指间的“虎口”挤出,揉搓成一个个小圆团,往上面裹满芝麻和糖(也有的人家会用黄豆粉和糖代替芝麻,与“驴打滚”的做法很相似),一个个麻糍粿就新鲜出炉了。
(来源:食品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