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
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对健康饮食需求日益增加,而绿色无公害蔬菜是目前最适合于广大消费者食用的农产品。我国农业领域正积极推动绿色无公害蔬菜专门种植技术。为了平衡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既确保农民经济收益,也防止农业活动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开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时,应充分注重土壤肥料管理,有助于更好发展我国的蔬菜产业,为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的份额及推动我国绿色无公害蔬菜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中的土肥管理技术要素
1.1土壤选择:土壤质量高低,营养成分含量都对蔬菜生产数量与产品质量产生诸多影响。进行蔬绿色无公害菜栽培,确保土壤所含养分符合预期种植蔬菜农作物的需求,在尽量提高土壤营养含量的前提下,应密切结合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原则,尽量在生产中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喷洒农药,而注重优先选择有机肥和农家肥。还需要确保蔬菜种植栽培区域环境不受污染,免受工业污染,种植环境应有良好灌溉条件及运输条件,满足蔬菜生长过程对水分需求及蔬菜运输需要。
1.2基地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对实施土肥管理基础作用明显,应注重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标准及土肥管理规范原则,执行蔬菜种植行业规范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也可结合实际需要选用专业设备,在蔬菜棚内安装自动化灌溉系统,设置温湿度调控器,以及时采集和掌握蔬菜生长环境数据,统筹调控。
1.3土肥管理:绿色无公害蔬菜对整个栽培过程具有更高要求,在进行蔬菜土肥管理时需坚持施肥均衡、施肥时间合理等原则,坚决制止大量施用化肥现象,始终遵循合理施用化肥原则,尽量选用肥沃透气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地,必要时可施用有机肥料,适当改良土壤和改善其营养结构。按绿色无公害蔬菜生长需要管理土肥,掌握好施肥数量与灌溉数量,严控化学物质残留与重金属残留量,确保绿色无公害蔬菜质量。
2施肥技术
2.1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适宜绿色无公害蔬菜生长需要,可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的生长需要综合使用。有机肥中的农药残留量较少,富含有益矿物质,长期施用不会破坏土壤自身土质及养分,也不致土壤板结,有助增强土壤活化性。施用有机肥料时要保证肥料完全腐熟,有机肥料腐熟水平不迭标,将影响绿色无公害蔬菜生长,出现烧根、腐烂等现象。可综合考虑蔬菜生长地区的土地面积选择有机肥或直接以有机肥和农家肥为基肥,并与蔬菜播种前的土壤翻耕配合使用,预先拌入土中。有机肥料可选自秸秆和家畜粪便。近年来,推动无害化污泥堆肥技术在保持土壤水分方面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达到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强其肥力的目的。不同种类的土壤环境及营养条件应注意科学合理调控有机肥的施用量,对肥力较好土壤可适当降低有机肥料用量,可适当加大底肥及基肥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2坚持科学施肥:不同种类蔬菜对养分的需要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养分需要量的配比,施肥时间也各有千秋,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遵循合理性和实施动态施肥管理。某类绿色无公害蔬菜生长周期长,肥料需求供给周期延长,肥量需求增加。若这种蔬菜早期生长比较迟缓,可直接施底肥作为有机肥,供给蔬菜生长早期对肥料的需要,切忌直接施氮肥。可在蔬菜根果的肥大期、收获期等时期施用,适应蔬菜中、后期挟速生长需要;相反应适当加大氮肥施入量,以保证蔬菜生长中、后期肥力平稳供应。
综合考虑蔬菜生长不同需要,科学合理遵循动态监测原则,可以运用目前国内各地普遍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方式,科学施肥管理,定好栽种蔬菜植株施肥量及位置,统筹底肥、基肥及后期追肥比例。对不同种类蔬菜合理配施肥料,早发型蔬菜早期生长速度快,需肥量较大,中、后期需肥较少,总体生长周期较短,早期生长阶段可适当加大有机肥施入量,同时要重视全生长周期追肥。
测土配方施肥法是针对不同地区土壤肥力条件进行专项检测,以达到精细化管理土肥的目的。在执行中需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与检测人员对有关地区的农田土壤数据进行综合的调查与分析,并对植物与蔬菜的生长状况进行适时的监控,构建了一个空间信息数据库,以全方位了解蔬菜生长覆盖区的土壤营养成分,明确土壤中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蔬菜种植区原有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因素决定了本区的施肥类型,特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基于此,应结合本地作物的需肥规律以及肥料利用率水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计划,实现化肥的合理搭配施用,以提高氮肥,磷肥及钾肥的利用率,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稳步发展。同时要科学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掌握土壤供肥能力及肥力情况,从而为科学施肥、减少因盲目施肥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奠定基础。
考虑到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预期的营养需求,通过测量土壤配方施肥方法中的土壤检测数据与校正系数的关系,最终确定了肥料的使用量。使用这种计算方式,我们可以精确地评估目标土地和蔬菜产量的土肥管理状况,从而真正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策略。如果施加的肥料量过少,不仅会妨碍蔬菜的正常生长,而且可能导致蔬菜异常生长。因此,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在土肥管理上的成本,减少肥料使用的费用,并实现绿色、无公害蔬菜土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优化和提升。
2.3提高灌溉水平:蔬菜不同种类和不同生长周期需水量亦不相同,绿色无公害蔬菜灌溉还与其生长地区水分条件密切相关。沙土种植区灌溉频率需要增加,土质比较粘重、排水性较差的地区则应事先挖深沟排水。如果蔬菜生长的地区是低洼地带,夏季期间应搞好专门的防涝、排水工作,灌溉中还应遵循小水勤灌的原则。晴天、热天灌溉量应适当加大,阴天、天气寒冷时灌溉量可适当降低。如果叶片午间日照较强,不发生打蔫和失水现象,则不需要多浇一次水,否则,则需要适当加大浇水量。
2.4病虫害防治方面:结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绿色无公害蔬菜土肥管理技术,既突出了病虫害防治期间用药的绿色环保及生态性,更加突出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养殖全过程无公害处理。所以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时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一方面优先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另一方面采用生态防治方法如,人工除草是蔬菜生长中充分保证绿色无公害蔬菜应有质量的重要手段,直接施用除草剂不但会导致农药残留、化学药剂用量过大,而且还会污染、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蔬菜播种后可通过周围设置防护网将害虫及时隔离,蔬菜种植周设置杀虫灯或者黑光灯达到及时灭杀害虫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利用害虫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工作,该技术同时也被社会认可为病虫害无公害处理技术。可根据区域内常见虫害类型介绍其天敌种类,如在菜青虫防治中,可介绍七星瓢虫、赤眼蜂等,这类害虫都属于益虫,有利于遏制菜青虫过度孳生,达到消灭虫害之目的。在此基础上,蔬菜园区可适当喷施生物诱剂或农用链霉素,农用链霉素利于蔬菜病害的控制,土霉素控制灰霉病效果较好。生物制剂低毒、对蔬菜破坏性小、疗效显著。若需施用化学药剂,应杜绝重复用药、过度用药等现象,必要时应咨询专业人员指导用药,确保绿色无公害蔬菜质量水平。
结论:本文就绿色无公害蔬菜土肥管理技术专题讨论分析,重点论述绿色无公害蔬菜实施土肥管理必要性及技术要素,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各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土肥管理技术水平。同时通过精准控制蔬菜用肥,避免化肥及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确保蔬菜产量及品质,使得蔬菜栽培更符合现代人群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优质安全食品追求意识加强,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也因为种种原因蔬菜病虫害严重发生,致使蔬菜质量下降甚至绝收。一定要加强蔬菜施肥,合理降低肥料用量,促进蔬菜植株健康成长,保证蔬菜产业能够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