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兵
奔腾不息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但凡是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提起长江,内心都会产生自豪的情感。中国图书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环境文学奖、第四届冰心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得主徐刚的《长江传》(岳麓书社出版),以纵横捭阖的文笔,叙说着这条大江的前世今生,努力探寻着蕴涵其间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勾勒出一幅文明之江的灿烂图景。
作者结合相关史料,追溯了长江漫长的生成史和演进史。距今7亿多年前的元古代,长江的大部分区域还处于一片汪洋沼泽之中。直到距今300万年前,才在一片混沌之中横空出世,从此开启了它的壮阔之旅。由于长江九曲连环纵横交错,关于它的源头之说也几经更改。从最初的楚玛尔河到最终的沱沱河,一路裹挟着文明的基因,涤荡着历史的尘埃,于激昂的交响中,长江的傲然雄姿才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沿江藏族、蒙古族牧民心中,长江是“红色的河”“宽阔的河”,既养育了他们,又赋予了他们坚强的品格,使他们与沿岸的其他子民一起,世世代代守护着这条江,赓续和传承古老而悠久的长江文明。至于普天之下的华人,更爱用“东方巨龙”来称谓长江。他们不但以诗词咏诵的方式,热切赞誉长江的雄阔历史,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角度,深入探究长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不夸张地说,长江的美好印迹,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它凛然不屈的气质,越挫越勇的品格,都随着岁月推移,越发清晰地“烙印”在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叫长江……”天地轮回,岁月更替,人们始终用优美的歌声赞颂长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日暮晨昏,时光如流,人们同样用华丽的辞章称赞长江的浩渺无边。书中,作者以一个文化旅行者的身份,乘着一叶扁舟,循着历史的长河,一路顺江而下,欣赏长江岸边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盛景。他不仅写到长江的源头之争,描绘了支流河系金沙江、岷江、洞庭湖、鄱阳湖的摇曳多姿;还以流光溢彩的笔墨,描摹了乐山大佛、赤壁怀古、庐山飞瀑等文化景观。发人深省的是,作者没有一味沉湎于历史荣光,而是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慢慢地了解长江水系,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长江绿色生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最难能可贵的是,随着绿色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以及国家保护长江水资源相关政策制度的实施,以往人们在开发和利用长江水资源上,表现出来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有效遏制。特别是长江沿岸的人们,不仅把这条江视为他们心目中最熠熠生辉的“珍宝”,还爱屋及乌地把周围的山川、河流,虔诚地称为“圣山”“圣水”,在不遗余力保护长江的同时,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整个长江水系的综合治理中。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今长江沿线一带的羌塘高原、玉树草原、可可西里等地,已从昔日的苍茫之地蜕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袤绿洲。在静寂的时光里,山、湖、水、草深情地共拥一脉奔腾的长江,雪豹、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悠然生活在这片爱的阳光与雨露里,撒欢儿似的在这里追逐奔跑,在种群数量持续攀升的过程中,共同演绎着生命的传奇。与此同时,随着“十年禁渔”政策的落地实施,长江的渔业资源,特别是白鳍豚等濒危物种,在人类的精心呵护下必将得到有效保护,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长环境,正在这片神州大地上鲜活呈现。
一曲雄江向东流,奔腾到海不复回。长江,你从远古走来,携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基因,浩浩荡荡向着东海、向着东方,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岁月,没有人不留恋你的容颜 ,没有人不仰慕你的风采。掩上书卷,拥抱长江,就让我们依偎在宽广胸怀,品味思想甘霖,畅饮雨露,去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