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钢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龙人,翻开王进勤先生的摄影集《故乡那座老屋》,便有许多鲜活的情感和记忆扑面而来,给我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感动。
对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生活场景的保存和打捞,是这本摄影集给我的第一重感动。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很多亲友,都是在这样的老屋里生活、劳作直至安息的。看着这些老屋的影像,脑海里就不时浮现出亲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身影:我的爷爷曾在这样的院子里编过筐,我的奶奶曾在这样的石碾子上拉过磨,我的姥姥曾在这样的灶堂里做过饭,我的姥爷曾经亲手垒砌过这样的院墙,老屋到底是和人连在一起的。我要感谢王进勤先生拍摄了这些珍贵的图片,让那些已经故去的亲人仿佛在这些影像里又复活了过来。
但这本摄影集绝不是简单的随手拍式的记录,作为摄影艺术,其中的每一张图片都体现着创作者的情感与哲思。从前期的选景、采光、构图,到后期的选片、调色、加工,每个步骤都凝结着创作者艺术加工的心血。恰如王进勤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所言:“摄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是一种思想、精神和态度。”艺术,虽然源自现实,但毕竟又不同于现实,它为我们提供的是重新审视现实的另一种视角。我的第二重感动,便源自这本摄影集对故乡老屋的艺术性升华。
这本摄影集是黑白的,比之彩色的斑驳更显其感情的纯真、深厚。在王进勤先生将彩色过滤为黑、白、灰的过程中,无疑早已融进了他的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呈现老屋的神韵,怎样才能给读者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个经过精心调配的黑白世界,因其单纯而愈显郑重,正符合人们回望历史的心绪,但却并不让人觉得黯然无味。白色因为有了黑色的陪衬而愈显其白,营造出了一种光明疏朗的氛围,让影集中的每一幅古朴的民居照,都仿佛沉浸在神圣的光辉中。就像在暮色里听见远方吹响了小号,既让人怅惘又让人充满希望,最终,由艺术的新发现带来的光明和喜悦还是会驱散那些令人心碎的阴影。
第三重感动,源自这本摄影集对青龙民居进行考察和呈现时的严谨周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青龙古民居建筑摄影作品集”,除了感人的艺术性,它还体现了扎实的学术性,展现出了青龙古民居最典型的样貌,极具文献保存价值。整本摄影集分为“概述”、“老屋掠影”和“经典案例”三大部分,在宏观布局上就充分考虑了整体与部分的搭配关系,错落有致又和谐统一。
“概述”部分详述青龙古民居的起源、结构、工序等基础知识,有着学者般的严谨详实,没有在这样古旧的小瓦房里居住过的年轻人,也能通过这本书详细了解这段独具特色的民居史。“老屋掠影”部分,从村庄和院落的全景图,到单体建筑内的灶堂、月台、烟囱、水井,再到细节处的山墙、屋脊、窗棂,与远山、白云、庄稼、梨花、桃树互相映衬,完成了对老屋的全景扫描,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而“经典案例”部分则更为难得,恩科进士大院、温小东家一进院、曾家大院、郝家老宅,呈现出了青龙小瓦房建筑“最讲究”的样子。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青龙人,也未必知道这些建筑的存在,近距离观赏这些建筑的机会就更少了,而现在,它们终于获得了一次平等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机会。摄影集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三岔口古戏楼。当年那些看戏的人早已不在了,而这栋建筑仍在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人生如戏,这些古民居建筑亦如戏。让这些建筑的影像自己说话,想必也是王进勤先生这本摄影集的目标之一吧。
第四重也是最深切的感动,源自这本摄影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那真诚、热情、执著的摄影家人格。王进勤先生自2013年退居二线后开始拍摄乡土建筑,并连续出版了三本摄影集,这一摄影题材的选择,无疑饱含着他的情感与牵挂。他曾在2020年出版的《守望——中国古民居建筑摄影作品集》中自述说:“如何使承载我国历史文脉的古民居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得以合理保护,并使其文化精髓薪火相传?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拿起相机,怀着对古民居建筑无比敬畏的心情,开始了专题拍摄。”是的,表面上是在拍摄民居建筑,倾心的其实是蕴含其中的文化与精神。正是这一自觉的使命担当,驱动着他在本该下棋喝茶、颐养天年的年纪一次次踏上征途。每一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图片背后,都隐藏着他不辞辛苦地调研走访、不断奔波着的身影。这部摄影集,既是真实的记录,也是他作为一个青龙人的“乡愁”情怀的抒发,还是他的文化使命感的表达,更是他作为一个摄影家的人格的最充分体现。因为有这样的摄影家人格在,每一张图片便仿佛都向我们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感动源于触动,触动可以分为很多种,能触及灵魂的终究属于少数。阅读这本摄影集,带给我触及灵魂深处的四重感动,因为它和铭心刻骨的故乡记忆联系在一起,和经过艺术升华后的强烈色彩冲击联系在一起,和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联系在一起,更和一种执著的精神联系在一起。我要把这本摄影集永远摆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当想念老家的时候,就翻开它,从中汲取情感的甘泉;每当感到疲惫的时候,也要翻开它,从中汲取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