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璐阳
加热灯下,凝固的白砂糖浆渐渐变得黏稠软糯。“这就是日常中最普通的糖,”年轻的糖艺师崔久祥介绍道,“但当它遇热融化,就可以做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透明的糖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丝绸般的光泽,他戴上手套,揪下掌心大小的一块,飞快地用手指揉捏起来。
揉、捏、拉、扯……这些动作在他的手里已经重复过无数次。越来越多的人从社交媒体与线下展览中认识了这位90后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做有生命的糖”是他社交账号的个性签名,也是他的初衷与坚持。
非遗传承
糖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非遗技艺。人们对糖塑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街头吹糖人的手上,焦黄色的糖浆在细长的竹签上盘旋出各种形状。
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文化里,糖在民间更多只是扮演“调味”的角色。不过到了今天,糖艺在新的表现形式下,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与全新的生命力。
崔久祥在大学学的是食品艺术专业,毕业后才接触到糖塑,之后便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糖的特质吸引了我,人们常常忽略它纯净的本质。”在崔久祥看来,细弱微小的糖柔软却不脆弱,经历一次次的再造重生,终能呈现出如玻璃般纯净的作品。
在他的社交媒体上,最先出圈的就是一幅“水墨虾”作品。虾身蓄力般的蜷缩着,好像下一秒就能跃出水面。淡淡的墨色在晶莹的虾身中晕染开,既有着琉璃工艺品般的精致细腻,又如立体的水墨画,张弛有度且栩栩如生。
指尖生花
在方寸间揉捏塑造,崔久祥的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实则并不轻松。糖塑的材料特性决定了手艺人制作前要深思熟虑。“面塑可以反复揉搓,但如果糖被反复折叠,那它晶莹剔透的特质就消失了。”崔久祥拿起一块软化的糖拉扯起来,原本近乎透明的糖体里立马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气泡与拉丝的痕迹。“对手速与精准度要求很高。”
此外,承受长时间的高温炙烤,也是糖塑师必须面对的考验。“基本上是在一个临界值上去感受糖体给你的手掌传来的温度。”制作时间最长的一次,他总共花费了近40个小时。有时他过于沉浸在制作里,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手指上已烫起了几个水泡。
焕然新生
“但最难的还是构思、创作的过程。”崔久祥有些腼腆地表示。仔细观察他的作品,不难发现大多都是将糖塑艺术与“国风潮流”相结合。无论是烂漫的繁花、挺拔的墨竹,还是翩跹的蝴蝶,每一件作品都流露出崔久祥独具中式风韵的审美与创意。糖艺在他手中成为连接古今的一根线,一头在传承,另一头在创新。
网络上见到的很多糖塑作品,往往都充满西方的抽象派风格。但崔久祥见多了,便觉得有些不服气。渐渐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他萌生了将国风与糖塑结合的念头。
他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他最满意的一幅作品——一对碧色的鸳鸯。“一说到爱情,西方文化中的玫瑰、天鹅形象深入人心,希望我的作品能让人们不要忽视中国也有自己的爱情象征。”
近日,崔久祥的首次作品展“溯·明澈”在青岛举行。这是他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了解糖塑这门传统技艺。”焕发出全新姿态的传统技艺,引起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自豪。“这正是我想要做的事,”崔久祥有点不好意思,“人们肯定我的作品,让我有了一种使命感,所以我更加想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烈焰之下,所有杂质不复存在,只剩纯净的砂糖经过不断地熔化与塑造,与传统技艺一起获得了新生。崔久祥认为手中的糖是有生命的,不仅是作品表现得栩栩如生,更是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传统文化在焕发出新的光彩。“未来我希望能用糖塑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崔久祥告诉记者,正如他个性签名那般诉说,“我相信,糖塑的生命力远不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