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彤彤 赵祺
说起恐龙,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凶猛残暴的霸王龙、憨厚壮实的三角龙、背上长有骨板的剑龙、身上布满甲片且多有棒状尾锤的甲龙……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侏罗纪中晚期陆地上的“霸主”——董氏中华猛龙。
世界唯一的董氏中华猛龙骨架化石标本,现藏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1987年发现于中国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将军庙地区(准噶尔盆地东南缘)。
董氏中华猛龙生活在距今约1.66亿~1.57亿年的侏罗纪中晚期,是一种大型食肉性恐龙。它的体态与北美的异特龙非常相似,是当时陆地上体形最大的捕食者之一。
董氏中华猛龙是一种异特龙类恐龙(大型食肉性恐龙之一),董氏中华猛龙骨架化石标本为人们了解异特龙类在亚洲的起源与分布提供了化石证据。
董氏中华猛龙的齿列与异特龙的齿列非常相似,它刀片状的牙齿会给剑龙等中型恐龙造成致命伤,从而捕食它们。
1993年,董氏中华猛龙被我国古生物学家赵喜进和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柯瑞(Philip J. Currie)共同描述并命名,学名为Sinraptor dongi。属名“Sinraptor”中的“Sinae”指中国,“raptor”有猛禽之意,即中华猛龙属;种名“dongi”取自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董枝明先生的姓氏,以致敬其在董氏中华猛龙正模标本(新种发表时,由作者指定作为载名模式的一个标本)的发现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其对和平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hepingensis,一种与中华猛龙非常相似的恐龙)研究的贡献。
董氏中华猛龙复原图(绘图/Cheung Chung Tat 供图/荆彤彤 赵祺)
董氏中华猛龙骨架化石标本长约7.6米,高度近3米,除部分前肢和尾椎缺失外,其余部分均完好保存,是一具几近完整的骨架化石。这样高完整度、高关联性的大型兽脚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罕见。
科学家发现,这只董氏中华猛龙骨缝接触处紧密但未融合,这表明它死亡时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身体仍处于生长阶段。
与董氏中华猛龙长相相似的北美异特龙
董氏中华猛龙是中华猛龙的模式种(建立新属时,所依据的种),也是唯一种。发现于四川省自贡市的和平永川龙,曾被归为中华猛龙的第二个种,但是最新的研究显示,和平永川龙与上游永川龙的亲缘关系更近,不建议归入中华猛龙属,所以中华猛龙属内目前只有一个种,即模式种董氏中华猛龙。
说起董氏中华猛龙,不得不聊一下它的发现背景。1986~1990年,中国和加拿大进行了一次为期5年的超大型恐龙联合考察,来自两国顶尖的恐龙研究者及技术人员,在加拿大的红鹿河谷恐龙化石产地,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内蒙古的二连浩特等地进行了考察,成果颇丰,共记述了13种恐龙。其中,在新疆准噶尔盆地除了发现董氏中华猛龙化石之外,还发现了江氏单嵴龙化石(Monolophosaurus jiangji)和巨型的中加马门溪龙化石(Mamenchisaurus sinocanadorum)。这3种恐龙化石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均有展示。
许氏禄丰龙骨架化石标本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成功的陆生脊椎动物之一,它们的化石记录了大量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和生物演化的历程。让我们一起期待古生物学家更多新的发现吧!
中国是恐龙化石的“富矿”,在中国古生物学家的不断努力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1929年,盘足龙(Euhelopus)和谭氏龙(Tanius)两属恐龙的命名,标志着中国恐龙研究的开始。
1938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团队发现了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这是第一个从发掘、修复、研究到装架,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恐龙骨架化石标本,它标志着中国恐龙研究在世界站稳脚跟。
1987年,中国和加拿大恐龙科考队,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这标志着中国恐龙研究快速发展。
21世纪,辽西热河生物群带羽毛恐龙的发现推进了对鸟类起源演化的研究,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恐龙大国。
根据中国古动物馆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已经研究并命名了343种恐龙,居世界首位。
(责任编辑 / 高林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