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空间观念,培养数学想象力

2024-07-06 12:05:03李小晶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3期
关键词:七巧板圆形长方形

李小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摸、说等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在操作中感受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3.感知各种平面图形与生活的关联性。

二、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三、教学难点

准确说出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四、教材分析

“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引入数学概念的桥梁,教师应借助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认识图形”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章节,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平面图形的起点。教材以一幅有趣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形,接着继续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希望借助实践操作环节加深他们对各种图形的认识、理解。该板块的学习难度为中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学习各种平面图。

五、学情分析

在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历程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过各种平面图,因此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平面图形,并且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形的特征。学生虽然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限,在语言描述时又显得不够准确全面。另外,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行动不够迅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让他们在训练中变得动作灵敏,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努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春天到了,你们想不想跟着牧童一起到郊外看看呢?

生答:想。

教师打开PPT: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牧童骑着黄牛缓缓走在草地上。

生1:视频中的牧童、黄牛和我在动画片中看的不一样。

师追问: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生2:里面的图案都有自己的形状。

生3:比如图片里面的树有三种形状,有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生4:图片中的小鸟由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组成。

生5:图片中的黄牛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组成。

生6:图片中的牧童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组成的。

师:你们说得很对,看来上课之前大家都有认真预习,所以能快速识别每一种图形。

师:刚才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黄牛和牧童是由七巧板拼凑而成的,现在我再给你们一些塑料的图形,然后你们也试着用七巧板拼一拼,看看能不能还原视频中的图案。

学生利用自带的七巧板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自主完成拼图。

教师巡视全班,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到好处的课前导入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格外重要。视频导入新课的方式能让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也能顺利引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

(二)合作探究,分析特点

师:接下来你们要和周围的同学合作学习,互相分享观点,这样能让你们掌握更多知识。

教师借助PPT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学生观察后与同桌、前后桌展开讨论,共同分析每一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生1:正方形的四边一样长,我觉得这是它最大的特点。

生2:长方形各组对边一样长。

生3:圆形图案比较特殊,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生4: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边的长度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生5: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边一样长,左右两边一样长,它看起来像一个歪掉的长方形。

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教师聆听之后对大家的发言进行点评。

师:刚才我认真听了,你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也对每种图形进行了总结。圆形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边长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

学生跟着教师大声朗读每一种图形的特点,在朗读中加深记忆。

(三)自主操作,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面前的立体物品,一边摸一边想:自己摸到的是物体的哪一面?如何将立体物品一个面的形状画在白纸上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做法,谁来呢?

生1:可以印在纸张上,然后拿出笔来画。

随即生1在教师的指引下来到投影仪旁边,对着设备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将立体物品的一个面扣在纸张上,然后用铅笔沿着边缘画线,一会儿工夫,完整的平面图形就留在了白纸上。

师:这个方法真是又简单又快捷,这位同学可真聪明呀,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一瞬间,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师:刚才,这位同学将长方体扣在纸上,然后画出了长方形。那么,其他的图形也能这样画吗?快来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与同桌相互合作,双方一起完成接下来的图形绘制。

(四)动手摆图,发现新知

教师借助PPT展示七巧板,并分享由七巧板组成的趣图。

师:七巧板是一种能锻炼智力的玩具。现在就把你们手中的七巧板拿出来拼一拼,或许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呢。

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将两副七巧板放在一起,尝试将各个图形组合起来,在拼图中获得新的发现。

生1发现:将两块正方形的七巧板拼凑在一起,能得到一个长方形。

生2发现:将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相对,能得到一个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生3发现:将两块一样大小的小平行四边形拼凑在一起,能得到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认真拼图的同时教师巡视全班,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之前的操作心得,学生在讲台前借助投影设备再次还原了自己的拼图经过,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总结:看来只要动手试一试,我们就能获得很多新鲜有趣的知识,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深深刻进脑海中。

(设计意图:将两副七巧板放在一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起拼图,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更多知识,这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五)我说你猜,培养观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游戏,由我来说出这个物品的特征,你们根据我所说的猜一猜是什么,并且要说出这种物体的形状特点。

听到接下来要参与游戏活动,学生都很兴奋。教师说明游戏要求后,学生有序参与进来。

师:用手拨动每一个小格,能将一个面变成一种颜色。

生1:我知道,你说的应该是魔方,对吧?

师:你可真聪明,猜对了!

师:那你能说一说魔方的特点吗?

生2:魔方有6个表面,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一个面有很多小格,每个小格的面也是正方形。

师:这种物体有6个面,其中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生3:这种特征的物体有很多,比如牙膏盒子、奥利奥饼干包装盒。

师点评:同学们都好厉害呀,只要说出这种物品的特征,你们就能知道它是什么,而且能快速猜到物品的表面是什么形状。

师:你们还能模仿我的样子说出其他物品让同学来猜吗?

生:可以。

学生自主构思谜面,表述完毕后由同学揭晓谜底。

(设计意图:热衷于游戏是所有儿童的天性。“我说你猜”的趣味游戏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任务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在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过程中,他们又能形成空间观念,这对平面图形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六)回归生活,我会认图

师:同学们,你们能快速认出今天课堂上见过的形状吗?

生:可以。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接下来我将出示一组图片,请你们在认真观察后抢答。

教师借助PPT出示图片,学生先认真观察,然后举手示意抢答。

生1:第一张图片我在马路上看到过,红色的圆形中间画个叉,妈妈说这是禁停标志。

师:看来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

生2:第二张图片是伸缩晾衣架,晾衣架中间部分形成的空格是平行四边形。

生3:第三张图片展示的是一盒圆形的饼干,很多糕点都会做成圆形的。

生4:第四张图片是正方形的吐司面包,我们家经常用吐司面包当早餐。

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其他物品。

师总结:从刚才的抢答情况不难看出,你们都能做到留心观察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希望你们继续保持。

(设计意图:“抢答”比较符合低年级小学生乐于竞争的心理特点,抢答过程既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又能有效集中注意力,教师可借助抢答环节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数学课。)

七、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为了让学生认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每一种平面图形的特点,我积极组织大家参与合作探究,在动手操作中深刻认识平面图形。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同伴、教师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整体来看,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但在认真反思后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如课程设计中忽略了学困生,因此无法促进全员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七巧板圆形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炫彩七巧板
长方形的困惑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