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黔敏
儿童节,无疑是孩子心中最期待的节日。随着时代进步,幼儿园和家庭对儿童节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为了给孩子带来节日欢乐,父母与教师总是费尽心思,精心准备礼物,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现实中过于烦琐和形式化的庆祝活动不仅给教师和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也妨碍孩子体验到真正的欢乐。因此,如何让儿童节回归其本质,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层面的思考
每到儿童节,幼儿园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断创新。然而,在这些庆祝活动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是否导致“负载过重”
在筹备儿童节活动时,许多教师感到压力重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策划和组织活动。同时,家长需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任务,也感觉耗时耗力。这些压力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仪式感”带来的压力,体现为活动之前需要大力宣传、精心布置场地,甚至要在班级环境创设上花费大量心思,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二是“推陈出新”的压力,每到六一前夕,幼儿园就要筹备庆祝活动,推陈出新仿佛已成为一种秘而不宣的规则,去年做过的活动今年不能再做,各个班级的活动最好不要重复,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三是“家园联动”的压力,许多活动在筹划、组织、执行、宣传各个环节中,需要亲子共同参与,增加了家庭的参与度,也给家长带来了相应的压力。四是大型活动的动态压力,在儿童节当天开展大型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庆祝方式,但这类活动准备烦琐,且多在户外进行,教师需做好安全防护,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这对教师而言构成了挑战和压力。
由此不难看出,许多儿童节活动在前期准备、仪式维持、活动开展中大量的细节性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这给他们增加了负担。
是否导向“展示竞争”
开展展示性活动是许多幼儿园常见的儿童节庆祝方式,除了常见的节目展演之外,还有儿童剧表演、服装表演、手工活动展示等。这类活动的总体特点是幼儿(有时还有家长)被推至“台前”,呈现经过认真准备和排练的演出,而教师往往隐藏在“台后”,做大量的指导和现场安排工作。活动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示,虽然活动本身不具有竞赛性,但由于需要全园展示,无形中可能带来班级间的“参照效应”,形成或隐或明的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态势不仅给教师带来压力,也可能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过早地体验到竞争压力和焦虑情绪。
关于举办这类活动,我们不妨思考几个问题:为谁展示?展示什么?是否存在竞争?如果是为了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进而认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那么活动实则偏向于一种工具性的手段,幼儿成为达成这种手段的工具载体。这样的活动致使幼儿的主体身份被忽视,在节日庆典中成为“演员”,言行有着明确的脚本限制,自由发挥空间受限。而家长成为“观众”或“记录者”,对教师的编排和组织能力作出评价。这样的“展示”或“竞争”,教师、幼儿、家长,都可能成为工具手段,各自的主体性消失不见。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展示性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儿童节活动应更注重儿童的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避免将他们置于过度的竞争压力之下。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教师和家长在儿童节活动中的角色和定位。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应该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活动,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承担任务和责任。
家庭层面的思考
在儿童节这一天,家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以各种形式为孩子庆祝节日,以期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惊喜。在庆祝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是否只是“玩乐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日常消费在家庭中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节日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加之商业时代背景下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线上线下商家趁着节日着力营造力促儿童消费的氛围。儿童节这天,电影院挤满了孩子和家长,综合体广场里的餐厅生意火爆,游乐园人满为患……儿童节的玩乐取向日趋明显。
从社会学意义层面看,玩乐不仅是满足生活所需的行为,还是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从需求的角度看,儿童节的玩乐行为基本指向生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很容易具有同质化特征,但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往往具有即时性和阈值提升的特点。如果孩子的快乐仅仅来自外在的刺激,那么这份快乐往往短暂而易逝,它与发自内心的持久幸福感满足有一定的区别。
是否只是“礼物节”
在儿童节这天给孩子准备礼物成为过节的常规操作。礼物包含的种类众多,可能是衣服、玩具等孩子的日常消费品,也可能是一次短途的亲子游、一顿丰盛的大餐。无论何种形式的礼物,都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儿童节礼物更多体现为物质形式,礼物越来越贵、越来越高端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反映出商品化社会对家庭这个微观组织的影响。
联系时代背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在视觉表达和技术赋能的交叉作用下,各种以儿童为受众的礼品促销活动层出不穷。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都很容易被各种物质商品包围甚至裹挟。如果叠加家庭之间的参照效应、幼儿之间的对比效应,那么礼物越买越多、越买越贵也就不难理解了。儿童节礼物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否存在炫耀性消费,是否藏着父母的补偿心态,值得我们反思。
让儿童节回归本质
从心理学角度看,主体参与度越高、自我意识和想法融入越多的活动,越容易促使个体产生意义感,激发出个体的“心流体验”;从起源上看,儿童节是一个为了儿童而设立的节日,儿童成为节日的主人是应有之义。因此,在如何过儿童节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提升儿童的主体参与性,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要避免让儿童节演变为“消费幼儿”或“幼儿消费”的节日,应给予他们时间、空间、形式、内容上的自由,以及更多选择的机会与权利。活动不能以展示为目的,热闹为导向,而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自主性的环境,使其真正在活动中获益。
在幼儿园层面,赋权意味着让幼儿对如何过节有更多话语权,更加深度地参与其中。如,在策划阶段,让幼儿团讨“儿童节想怎么过”,对庆祝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思考。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提出的方案可能五花八门,活动的操作性也不强,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投票、辩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思考,达成“重叠共识”,形成最终方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如果是展示性活动,可以让幼儿参与各个环节,如设计海报、自制邀请卡、参与环境布置等,而教师和家长转换为指导者和旁观者角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权,而是在引导和赋权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如在活动的主要导向、安全性保障、环境设施准备方面,幼儿园承担主要责任;在活动的具体形式、参与操作方面,突出幼儿视角。
在家庭层面,在儿童节陪伴孩子玩耍和消费无可厚非,但如何玩、如何消费,家长可以更多赋权,一方面满足孩子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孩子关注节日本身,对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体会到更多的参与感与意义感。在消费方面,可以结合家庭情况设定儿童节消费额度,引导孩子进行“消费规划”,如安排活动项目,进行大致的预算等,这样不仅让孩子对金钱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还能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形式的消费有初步的感知。在游玩方面,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一方面尊重他们的兴趣,满足其玩乐需求,另一方面转换角色,由“爸爸妈妈带着我玩”变为“我带爸爸妈妈去玩”。如,父母引导和帮助孩子做“一日游玩攻略”,查询线路、关注餐食、景点打卡,还可以将如何购票、如何预约、如何安排时间等环节包含其中。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仅是“享受者”“消费者”,也成为了“策划者”“参与者”,他们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及社会运转有进一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主性、决策能力和规划能力。
除了幼儿园和家庭,社会层面也需要在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府、社区、媒体等各方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节日氛围。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保障儿童节的正常庆祝活动,并加强对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社区可以组织公益活动和文化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媒体则可以通过宣传报道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儿童节庆祝活动,避免过度消费和形式化倾向。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节庆祝活动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渗透使得儿童节逐渐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节日观念和文化意识,让儿童节真正回归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