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嘉宾: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俞春晓
浙江省“俞教寓乐”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
陈仙红(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
高 虹(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高 磊(杭州市凤栖幼儿园)
何春凤(淳安县文昌镇中心幼儿园)
章小燕(嵊州市五爱幼教集团)
幼儿家长 陈 敏 盛贝贝
孩子们喜欢过怎样的儿童节?
一凡(大班):儿童节是最快乐的节日,爸爸妈妈会给我买礼物,幼儿园会发礼物盲盒,我很开心。
语辰(中班):儿童节那一天,爸爸妈妈会带我去游乐园玩,那里有旋转木马、摩天轮,可好玩儿了。
乐天(大班):我喜欢过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儿童节。
当宝(中班):我害怕在儿童节表演节目,因为演错了很丢脸。
吴盛可(小学二年级):幼儿园里的儿童节可好玩了,能玩水枪,吃糖葫芦,看动画片。但我不喜欢上台表演,因为要排练很久,很累。
吴雨璇(初中三年级):我好想乘坐时光机回到幼儿园过儿童节,因为我喜欢表演节目,享受观众的掌声。
印象
俞春晓:身为教师/家长,儿童节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陈 敏:儿童节,是孩子心中最期盼的节日。每到5月下旬,儿子就开始期待儿童节,他渴望收到心仪的礼物,也期待幼儿园里的庆祝活动。
盛贝贝:我女儿也是如此。儿童节那天,她一大早就起床,迫不及待地穿上漂亮裙子去幼儿园,与小伙伴们一同玩耍,品尝美食。
章小燕:年过半百的我们,也曾拥有快乐的儿童节。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一天穿着母亲缝制的白衬衣,参加学校的联欢活动,虽然只是击鼓传花式的即兴表演,依然带给我无尽的快乐。
高 虹: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儿童节。那一天,我穿着漂亮衣服,化着美美的妆,兴高采烈地参加学校的庆祝活动。有时,爸爸妈妈还会带我去儿童乐园玩。我觉得儿童节像五彩斑斓的气球,满载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陈仙红:在为孩子们举办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幸福与快乐,身心得到了滋养。
俞春晓:儿童节是全球性的节日。自二战以后,为提倡保护儿童权利、反对虐待儿童的行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旨在确保全世界儿童享有生存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自此,每年的这一天,各地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彰显关爱儿童、维护儿童权益的重要性。
声音
俞春晓:大家对儿童节的感受普遍是美好的。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一些儿童节庆祝活动出现了质疑声。比如,在这个本属于儿童的节日里,儿童表演成了主旋律。为了追求所谓的仪式感,孩子、家长、教师都感到疲惫不堪。这是否背离了儿童节的初衷?
高 虹:确实,近年来,有些幼儿园过于追求形式主义,将儿童节庆祝活动办得过于华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2023年,江西南昌某地举办迎“六一”文艺彩排时,现场电子屏倒塌,造成9名幼儿受伤,这引发了更多人对儿童节表演的担忧与质疑。为了准备节目,孩子和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原本的游戏活动被压缩。加之如果只是少数孩子上台表演,部分家长会质疑幼儿园的教育公平性。
陈仙红:很多幼儿园排演节目是为了向家长展示,孩子们在庆祝活动中逐渐失去主体地位,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被剥夺了。
何春凤:是的,一些幼儿园举办的儿童节活动过于商业化,希望通过节目吸引家长关注,有明显的功利性,违背了儿童节的初衷。此外,高强度的排练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肌肉拉伤、疲劳等,过高要求也可能让孩子感到焦虑和挫败。
高 磊: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儿时的一次节目准备过程中,老师要求我们制作道具,如果不符合标准,就会被批评。走队列、喊口号、动作不到位也会被严厉指正,当时我非常紧张,完全没有感受到表演的乐趣。演出结束后,我如释重负,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陈 敏:作为家长,我认为儿童节的庆祝方式可以更多元,不一定非要排练节目。我希望孩子在儿童节这一天能做真正的自己,享受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
反思
俞春晓: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发现,质疑声主要源于庆祝活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那么,你们认为儿童节应该如何过呢?
何春凤:孩子们需要一个能够真正感受到快乐的节日。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户外运动,有的喜欢游戏,还有的喜欢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
陈仙红:确实,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儿童节的主人,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策划活动。通过讨论、调查、采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
高 虹:家长的担忧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表演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一些合作表演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还能让他们意识到努力和付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外,展演活动还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克服困难。当然,前提是组织的活动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章小燕:凡事都有两面性。看似单调、重复的训练,其实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品质。我曾采访过一些成人,他们回忆起老师带领他们排练节目的经历会感到自豪,不少人因此对音乐类活动产生兴趣。因此,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找到平衡点很关键,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又能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盛贝贝: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男孩和女孩在兴趣上的差异。我女儿喜欢音乐、表演和装扮类游戏,非常享受舞台上的高光时刻;我儿子则喜欢汽车和建构类游戏,他并不热衷于登台表演。我们在为孩子安排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陈 敏:我喜欢和孩子讨论如何庆祝儿童节,他的想法和意见非常重要。我希望幼儿园组织的儿童节活动也能够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其中,那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做法
俞春晓: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关键问题。首先,不同个性的孩子需求不同,如果庆祝活动形式单一,就难以满足所有孩子的期待;其次,部分幼儿园在筹备文艺表演的过程中,可能忽略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导致孩子们过于疲惫、无法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儿童节庆祝活动是否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他们是在主动享受快乐还是被动完成任务?这是我们在设计儿童节活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策划和组织儿童节活动呢?
何春凤:我园力求多元化和个性化。如,开展各种主题派对,孩子们围绕主题准备游戏、服装和道具等,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也会组织户外探险活动,如野餐、徒步、露营、参观动物园等,让孩子们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此外,我们还会设计游戏嘉年华和美食节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当然,最重要的是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陈仙红:我园在设计儿童节活动时,注重把握三个“点”。首先是触发“情感点”,例如大班幼儿将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们会举办展览会,带领他们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同伴的友情及成长的快乐,为幼小衔接提供情感支持。第二是发挥“价值点”,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我们会与孩子共同讨论“你想怎样过六一”,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形成表演组、宣传组、摄影组、美食组等筹备小组,让孩子们成为节日的主人。第三是享受“中心点”,让每个孩子都有“C位”的感觉。通过举办盛装出席、签到留念、走红毯等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仪式感带来的自信。
高 虹:我园会开展“我的节日我做主”征集和投票活动。如,2023年,孩子们投票最多的是玩泡泡游戏,我们为孩子们策划了一场精彩的泡泡秀;2022年,孩子们希望开展一场义卖活动,我们便策划了师幼爱心募捐;2021年,孩子们选择了游园会,我们组织了宋韵特色的游园活动……我们始终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得到成长,感受到被重视的喜悦。同时,我们每年都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向他们解释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邀请他们参与其中。我们希望通过亲子互动,支持孩子们的成长,与他们一同度过快乐、有意义的儿童节。
章小燕:除了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我园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如“电影放映进幼儿园”,组织“教师西洋乐队”和“教师童话剧团”,为孩子们献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我们希望在儿童节这一天,孩子们尽情欢笑,尽情享受。
陈 敏:在家庭中,我们也会为孩子庆祝儿童节,不过形式比较简单,大多是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礼物等,以让孩子快乐为出发点。听完老师们的分享,我深感儿童节的意义远不止于吃和玩,我们可以探寻儿童节的起源和意义,参与关爱儿童的公益活动,鼓励孩子自己设计活动,使儿童节变得丰富多彩。
盛贝贝:每一次儿童节活动的背后,都凝聚了老师们的心血和付出。我感动于老师们能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他们参与、设计、组织活动,度过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作为家长,我非常乐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无论是一起表演,还是担任志愿者,我都能深切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品尝美食,参与游戏,我感到无比幸福。
俞春晓:回归儿童视角,以儿童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大家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支持孩子成为节日的主人,感受节日的欢乐,为节日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过程中习得合作、坚持、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等品质,这样才能让儿童节真正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