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茵
【摘 要】“正方形拼摆问题”是探讨“周长与面积”关系的基础。以“正方形拼摆问题”为研究对象,设计相关测评工具,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评估量表,划分学生数学建模力的水平层次,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经历情境数学化”“感悟建模一般化”的相关教学改进对策。
【关键词】数学建模力;正方形拼摆问题;周长与面积
作为探讨“周长与面积”关系的基础,“正方形拼摆问题”被安排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中。教材以纯数学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尝试用16个小正方形进行拼组,结合计算、对比和说理等活动,得出“4×4”拼出的图形周长最短,并初步归纳出“所拼图形最接近正方形(长与宽最接近)时周长最短”的模型。这一学习过程为学生后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联结、关系联结奠定了基础。在学生掌握面积概念、学习圆之后,再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拼组周长最短”的模型,进而转向“面积与周长关系”的相关模型,如“等面积图形,形状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等周长围成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面积越大”等,甚至可以拓展到“面积与体积关系”的模型。
可见,“正方形拼摆问题”是后续模型学习的基础,对于模型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体现为数学建模力的表现。那么,三年级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表现出的建模力水平究竟如何呢?笔者以“正方形拼摆问题”为研究背景,进行了相应的测评分析与教学思考。
一、测评工具设计
本研究从“识别、简化、求解、应用”四个维度出发来设计“正方形拼摆问题”的测评工具,以实现对学生数学建模力的准确测评。
(一)问题情境
从下列绘画作品中选出12幅,制作成一个“绘画园地”,并在其四周贴上花边。怎样设计“绘画园地”,才能使贴的花边最短?
(1)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你打算怎样选择作品?如何设计?(画一画、算一算、写一写)
(3)如果12幅作品都换成圆形作品,你又会怎样设计?(画一画、写一写)
(4)木材加工厂接到一批订单,要订制一种由5张相片(尺寸:10厘米×15厘米)组合的木制相框,设计师给出了两个设计方案(如图1)。如果你是木材加工厂的老板,你会选择哪个设计方案?(想一想、写一写)
图1
(二)模型分析
要解决“用12幅作品设计‘绘画园地,并在其四周贴上花边,如何设计才能使贴的花边最短”这一实际问题,学生需识别与关联“作品形状”和“作品组合”两个关键要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如何拼组周长最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以下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模型1:仅能将12幅正方形作品拼成1×12或2×6的非周长最短的组合,只意识到图形组合后周长会缩短,但并不清楚“如何拼组周长最短”。
模型2:能将12幅正方形作品拼成包含周长最短情况在内的多种组合,并通过计算比较,得出3×4的组合周长最短。
模型3:能将12幅正方形作品直接拼成3×4的组合,或包含3×4在内的多种组合,并基于经验直接得出3×4的组合周长最短,具有初步的“所拼图形最接近正方形时周长最短”的模型意识。
模型4:能将12幅长方形作品拼成周长最短(2×6)的组合,并根据“12个正方形组合为3×4时周长最短”的结论,从图形替换的角度对“12个长方形如何拼组周长最短”进行解释说明,如用2个长方形纵向拼摆代替2个正方形横向拼摆等。
模型5:能将12幅长方形作品拼成周长最短(2×6)的组合,并能应用“所拼图形最接近正方形时周长最短”进行解释,具备初步的模型迁移应用意识。
模型6:能将模型迁移应用到圆形拼组的情境中,如将12幅圆形作品铺成周长最短(3×4)的组合,并能应用“所拼图形最接近正方形时周长最短”进行解释;同时,能将模型迁移应用到复杂情境中,如将包含长方形和正方形的12幅作品混合在一起,拼出周长最短的组合,并发现只要拼组后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即为周长最短的情况。
从模型1至模型6,代表在解决“正方形拼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数学建模力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上升。
二、评估量表及分析
(一)量表制订及总体数据统计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制订了相应的评估量表,从杭州市富阳区的三所小学中各选取一个三年级班级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建模力测评。本次测评共有119名学生参与,具体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
综合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将实际问题识别和简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但在更高阶的“解释应用”层次中表现不佳。
(二)水平层次分析
为了使对建模力的评估更为精准,本研究对各水平层次进行了细化,并通过赋分对学生的建模力进行量化,具体分析如下。
1.识别能力整体水平较高,花边问题简化基础好
从统计数据可知,119名参加测评的学生在“识别理解”层次中的整体表现较好,赋分均值达到了2.29分。其中,能准确识别“作品形状”和“作品组合”两个关键要素,并基于此提出有关“周长最短”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19%。这说明在面对周长问题这一现实情境时,绝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2.同类问题简化水平较高,相近问题表征联结弱
“表征联结”层次的均值为1.46分,其中近54%的学生能基于“正方形”对问题进行简化,仅有30.25%的学生能基于不同形状简化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难以提出不同形状组合“如何拼组周长最短”的数学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对同类问题的简化水平较高,但对相近问题的表征联结较弱,高水平简化能力明显不足,这也将限制学生水平层级的提升。
3.求解能力峰值层级后移,最短周长模型类比难
“解答反思”层次的整体水平明显下降,均值降至1.12分。该数据再次凸显上一个水平层次所反映出的问题:高水平能力不足。结合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更多的学生只能基于教材中的“正方形拼组”进行求解,能将求解方法类比迁移到新形状的仅占总人数的10.08%。这说明学生较难将周长最短模型进行类比迁移,也很难为后续的高阶迁移应用提供动力。
4.应用能力高阶迁移无力,模型本质结构认识浅
“解释应用”层次的整体水平较低,均值仅为0.70分。其中,学生占比最高(30.25%)的能力水平,也只能实现对其他单一图形同类情境的简单迁移。当面临更高水平的迁移应用时,学生无法把握模型中“拼成形状”与“周长长短”之间的基本关系,难以在其他同类情境中进行正确的迁移应用。这表明学生对模型结构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支持更高水平的迁移应用。此外,在应用模型解决现实问题“选择相框设计方案”时,大部分学生无法将“周长最短”与“木材最省”“成本最低”建立关联,说明学生的应用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启示
“正方形拼摆问题”建模力测评结果表明,学生对相关模型的识别能力、简化能力较强,但较高水平的迁移应用能力明显较弱,这为后续将该模型迁移应用到“图形周长与面积关系”的模型埋下了隐患。那么,如何提高数学建模力呢?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强调理解,经历情境数学化
在解决“正方形拼摆问题”的过程中,模型的构建最初是通过发现“边的重合”与“周长”的关系得到的。要让学生的认知从“一般拼组”进阶到“尽量拼组成正方形”,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计算对比、说理反思和归纳总结的过程(如图2),从而关注模型的本质。
此外,人教版教材采用纯数学问题作为教学引入,而数学建模则更侧重从现实世界中识别数学要素和问题,通过解答进行说理,最终实现解释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从“现实情境”到“数学情境”的数学化过程。测评分析中所使用的“如何设计花边最短”情境便是适宜的载体。这一情境源于教材的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该情境简化为“如何拼组周长最短”,进而得出“所拼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然后回归现实情境,讨论“为什么要研究花边最短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花边长短(即周长长短)”与“材料用量”“成本花销”等之间的关联。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应用,如“你觉得正方形拼组问题还能用来解决哪些问题?找找身边的例子”等。
像这样放大并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化过程,有助于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悟“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同时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为什么学”和“学以致用”的过程,为提升学生建模力奠定基础。
(二)多维呈现,感悟建模一般化
测评结果显示,学生在面对与教材教学背景相似的题目时,大多能较好地完成初步模型的构建,但在处理其他同类情境的迁移应用时,则有较大困难。这可能是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素材呈现方式过于单一造成的。选用的组合图形无论是形状还是数量,基本都是固定的,这导致学生仅停留在“机械套用结论”的层面,无法实现“迁移应用模型”的目标。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多维表征的呈现。
例如,在学生通过正方形拼组得到初步结论后,教师需进一步提问:“如果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然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验证、尝试说理,最终完善建模过程(可参考模型4至模型6的进阶过程)。这是一个“先立再破而后立”的循环过程。唯有如此,解决问题的一般化模型才算真正构建起来,而在此之前所得到的仅属于阶段性数学结论。此外,练习中也应呈现多维度的其他同类情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以感悟一般化模型的应用。
具备较高数学建模水平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搭建“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向通道,构建两者之间的可逆关联。加强小学数学建模力的培养,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三会”核心素养。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哪些“纯数学问题”更适合转化为“数学建模问题”?何种情境更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模型的普适性”?这些问题仍需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章勤琼,陈肖颖.小学数学模型意识的内涵、表现与教学:兼论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24,44(1):106-113.
[2]蔡金法,刘启蒙.读懂每一个学生:课堂评估的目的、设计、分析和使用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
[3]葛素儿.数学联结力:内涵、价值与测评例举[J].小学数学教师,2023(5):5-9.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受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