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宣传与政治社会化

2024-07-06 12:09刘开华李奕霏
科学导报 2024年43期
关键词:宣传员读报识字

刘开华 李奕霏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以后,我国的宣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政治体制不再像延安时期一样由党自上而下地管理一切事务,宣传的范围也不限于党组织内的宣传。新中国成立以后,宣传范围由地区扩展到了全国,形势更加复杂化。此时的传播形式变成了以匿名的大多数为对象的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控制更加困难。面对更为复杂和困难的宣传环境,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环境,对延安时期保留下来的宣传体制进行调整,建立了许多有利于当时政权的宣传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建国初期的宣传网、读报组和扫盲运动与文字改革,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有效地将政治宣传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社会化。

  一、建立宣传网:“使国家变成一所伟大的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最大任务是巩固政权。让广大群众对新政权及其意识形态、政策产生认同感,是巩固政权的基础。当时全国的共产党员只有448万,各地宣传干部更是捉襟见肘。据官方文件,1951年各地中央干部较多的地方是20余人,西南局宣传部只有10余人,新疆分局宣传部除一个部长外而无其他工作人员,地委宣传部往往只有部长而无其他工作人员,西南及其中南有些地委根本没有宣传部部长。县一级的宣传部更弱。

面对解放的广大地区,必须在组织建设之外采取非常措施,建立有效的宣传组织。经过前一年在东北厂矿、北京和上海市区的试点,1951年1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按照该决定,每个党支部都应该挑选党员、青年团员和“支部周围的人民群众中自愿在党的领导下担任宣传工作的劳动模范和其他革命积极分子”担任宣传员。宣传员要用简单通俗的形式向周围的人民群众进行有关国内外时事、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进行宣传解释,批判谣言及错误思想。

除了基层宣传员以外,宣传网中还设立了报关员。报告员一般由各级党员的书记或者委员担任,是一种“高级宣传员”,并且是宣传员的领导者。顾名思义,每个报告员必须每两个月向城乡群众集会和代表会做至少一次政治报告。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传网的宣传员、报告员制度模仿了苏联的鼓动员和宣传员的模式,背后的观念一直可以追溯到普列汉诺夫对宣传与鼓动的区分,将日常人际宣传与固定的正式的宣传结合在一起。

1951年5月7日~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宣传网建设成为“把党的群众工作经常化”的重要措施。胡乔木提出:“在一切群众活动场所,例如工作产所、娱乐产所、游览产所、交易产所等,进行适合群众的经常性的宣传,使我们的国家整个变成一所伟大的学校。”

在中共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宣传网建设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各地宣传网的建设情况和正反经验,督促各级党委建设宣传网。直到1952年底为止,全国宣传员总数已经达到400万。宣传员并没有与党员完全重合,但是均在党的领导下工作,这就大大增强了党在基层的影响力。

宣传网建立之后,在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生产节约、爱国卫生等运动中发挥了极大的动员作用。宣传网通过挑选在群众中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进行传播,激活了日常人际网络与共产党组织的连接点,使国家权力渗透到日常人际生活中。通过建立宣传网,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显薄弱的党组织对基层的渗透力与控制力大大增强。这些宣传员的角色中既有工作模范的角色,同时又有贯彻党的宣传意志的宣传员角色。现在看来宣传员宣传了什么政策或者取得了什么效果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代表国家权力和意志的宣传员与群众的日常接触中被自然化与合法化。

由身边熟悉和信任的宣传员发起或者主导的谈话、演说、传递新闻、读报、广播、墙报、会议、光荣榜、文娱活动等宣传形式把国家政权具体化、并通过日常人际影响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左右,使得中国社会成为一个被宣传体制过度渗透的社会,实现了“把国家整个地变成一所伟大的学校”的目标。

  二、读报组的推广:将社会纳入政治系统之中

除了宣传网以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群众的政治社会化,其中与思想政治工作最相关的是读报组的推广。

早在延安时期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就在农村和部队建立了读报组。进入大城市之后,这一做法被推广到城市居民之中。以上海《解放日报》为例,在1949年刚发行时,发行量一直在10万份以下,相比被停刊的《申报》《新闻报》等不下30万份的销量来说,影响非常有限。再加之同期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通民众订阅缺乏积极性。为了打消市民的顾虑,提高影响,《解放日报》集中力量进行了通讯员网络和读报组建设。

具体来说,《解放日报》在沪东、沪西通讯站设立专门管理读报组的接待站,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组织时事讲座。报纸选拔1156名读报组积极分子参加通讯员学习班,将业务“通讯员”改为“通讯与读报”,后来又将其改成单独编印“读报员参考”,印数增至10000份。1952年9月开始在《解放日报》专门在第四版中间每天刊登“读报员参考”。将每天的重要消息改成比较通俗的文字,使读报员能够抓住当天报纸的重要内容。每天有2~4条,每条450~600字,对“读什么”“怎么读”进行指导。

1951年中央号召建立宣传网以后,已经建立的读报组和通讯员网络又成为宣传网的重要节点。尽管目前看的材料大都取自官方文件或者参与者角度的回忆,读报组的实际传播效果还有待挖掘,但从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背后有着明显的将社会纳入政治系统的动机。

  三、扫盲运动和文字改革:将群众变为“处在政治之内的人”

在早期的宣传活动中,无论是梁启超还是孙中山,都痛感中国缺乏合格的宣传对象,能够识字并且接受外来思想鼓动的,只有精英阶层。广大中下层民众则对政治参与比较冷漠,很少参与政治进程。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宣传动员机制,前提条件便是要使群众能够识字,培育出理想的受众,才能够真正地“唤醒民众”。读报组和扫盲运动在建国初期所起到的最大的历史作用便是把群众纳入到中央的宣传体制之中,使群众变为“处在政治之内的人”。

虽然读报组对扩大党报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党报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让大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民众有条件接受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列宁曾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他认为,只要存在文盲,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总人口的5.5亿人中,有80%以上是文盲,农村文盲率高达95%,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有鉴于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把扫盲列入教育工作的重点。1949年12月23日~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识字运动。”1950年6月1日政务院发出了《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的指示》,12月14日政务院批准并转发了《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

在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扫盲运动开展得最集中,也是最有成效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三个高峰均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们分别是1953年、1956年和1958年。第一个高峰是由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在全国的推广,第二个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扫盲运动协会”的成立,第三个是由于扫盲运动的“大跃进”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布。

扫盲运动除了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外,也是对接受者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的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时机。首先是扫盲运动聚集起来的人群为政治课提供了机会。扫盲学校一般同时也开设有政治课程,并且有的还有专门的政治教材。

更为自然的是在扫盲的学习材料中渗透进了政治教育的内容。1952年,《人民教育》围绕编写《农村文化课本》展开争论,对于脱离政治、经济和学员生活实际的单纯识字观点提出了批语,提出只有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扫盲识字运动才是有意义的。识字是手段,不是目的,扫盲的真正意义是让广大工农群众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与责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当时国内外政治斗争的趋势和特色,为巩固政权服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扫盲识字运动便兼有政治教育的工作性质。如1955年教育部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本年10月出版的《农民识字课本》(第一册)“大口小口,一月三斗”一句与目前的粮食统购工作有抵触,下发通知要求改为“大口小口,十升一斗”。另外在《农村识字课本》(三册)中这样介绍国旗:“美丽的旗、庄严的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四颗金星,朝着一颗一颗大星,万众一心,朝向人民的革命。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我们守护着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着它,它引我们前进。革命的旗,团结的旗,旗到哪里,哪里就胜利。”

和扫盲运动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文字改革。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容易学习汉语,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对汉字进行了简化。其次,还将文字的排版方式由竖排改为横排,再次公布了《汉字拼音方案》,将拼音作为学习汉字的辅助手段。事实证明,拼音的引入为学习汉字提供了新的活力。

在文字改革的过程中,不少人把它与秦始皇的“书同文”相提并论。文字改革不仅是书写方式的便利化,它本身是政治权力的宣传。“新”文字象征着“新”的国家权力,使用新的文字和排版方式,就是对现有政权的认可,对“旧”文化及其制度的否定。文字作为国家权力的载体,进入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客观上增强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民的政治认同。

通过扫盲运动使得大量的基层干部群众成为列宁所说的“处在政治之内的人”,读报组和扫盲运动不仅增加普通群众参与政治的兴趣,增强了其政治意识。而且也让他们摆脱了传统的地域和身份观念的束缚,成为一个无根的、标准化、原子化的政治行动者。通过建国初期广播、报纸等一系列的大众传媒技术和群体传播系统将个体联系在了一起,使他们成为大众中的标准一员,建立起了无产阶级文化共同体的想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化的措施,对新中国的信息传播环境进行了整顿,初步实现了在思想上统一战线的目标。这些被政治化了的大众成为宣传的理想受众,政治宣传与政治社会化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建国初期良性的政治宣传环境。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教育使得个人的思想与当时的主流社会意识保持高度的统一。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从清末开始的“唤醒民众”的工作到此才真正实现。

基金项目:2024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云南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案例融入思政课研究”(项目编号:2024J1377);2022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背景下云南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2xjq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宣传员读报识字
读报
读报
读报
加强医院宣传员队伍管理 提高医院智慧服务能力
争做“宣传员” 当好“践行者” 福建各级妇联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读报一得》
共青团大学生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探析
识字
识字儿歌
当好秀山丽水“宣传员”开创党报全媒体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