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采访对象
海蓝博士,“海蓝幸福家”创始人,情绪转化和关系梳理专家,《不完美,才美》系列作者、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美国范德堡大学心理学硕士。曾担任“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专家导师,作为《天下女人》《天呐女人》《杨澜访谈录》《心理访谈》等节目的嘉宾,传播幸福力。
主要观点
拥有保持相信的能力,父母才能放下焦虑和恐惧,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迎接挑战。
在多年的心理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很多父母非常爱孩子,却又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
为了孩子,大部分父母可以倾其所有,甘愿牺牲事业、家庭和健康。一位妈妈甚至对我说:“只要能让我的孩子有个好前途,把我的命拿走都行!”同时,他们无论工作有多累,晚上回家都要盯着孩子写作业,因为不相信孩子自己会乖乖写;一边唠叨孩子“懒”,一边帮他收拾书桌、书包,因为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没收孩子的手机,断掉网络,因为不相信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偷看孩子的日记,因为不相信孩子可以处理好各种难题……
一位妈妈给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报了无数个辅导班,既不让他玩耍,也不让他休息。她坚信,只要严格执行自己的培养计划,孩子将来一定能够考上名校,成为社会精英。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高考,孩子就被诊断出绝症,匆匆离开了人世。这位妈妈彻底崩溃了,除了哀伤以外,更折磨她的是内疚和自责。因为孩子一直过得不快乐,什么都没有享受到。她总会梦见孩子对自己说“妈妈,我好累啊”,然后哭着从梦中惊醒。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也源自不相信,她不相信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把儿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来对待。
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太贪玩儿,我怎么相信他能自觉学习?”有一段时间,我女儿很喜欢玩儿电子游戏,我也很着急。平复情绪之后,我心平气和地与女儿沟通。女儿告诉我,游戏可以让她放松。而且,在同龄人中,游戏已经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了。我了解后,相信她有自己的安排和节奏。在小学阶段,我和女儿商量后,制定了一个奖惩规则:女儿做了好事,比如帮助老师和同学、主动打扫房间等,就可以挣到游戏时间;不做的话,扣游戏时间,让她接受不遵循规则的自然结果。后来在电子产品方面,女儿从没有失控过。父母要相信孩子,接纳世界的改变和发展,给孩子空间去探索,这样孩子才能做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还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没有一样拿得出手,你叫我怎么相信他未来能过得好?”我们常常会有一个认知误区—看见孩子表现得好,值得相信,才能相信他。但真相却是,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倘若没有看见,没有被证实,我们依然愿意去相信,这就是真正的信。
父母的信任就像一个培养基,孩子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慢慢成长为自信、自尊、有安全感、内核稳定、积极向上的人。无论未来世界如何变化,孩子都更容易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从容面对。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会通过父母的反馈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果连父母都不相信他,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不值得被信任的;甚至可能会向内攻击,陷入深深的绝望和无力。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信任,那么,任何教育和引导都不会产生好效果,父母也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做到8个相信,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既然相信这么重要,父母具体要相信孩子什么呢?
多年来,我通过与成千上万的孩子、家长互动,总结了8个相信。如果亲子关系满分是10分,那么,只要父母做到这8个相信,和孩子的关系能在8分以上。我在新作《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一书中写道: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本身的人生轨迹,有属于他的生活;相信孩子是上苍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相信孩子是天才,有他独特的天分;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相信孩子有向上的想法;相信孩子比父母更清晰自己的未来;相信孩子有驾驭跌宕起伏的世界的能力;相信孩子的未来会很好。
孩子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和上天的约定。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女儿同学的故事。我女儿3岁时,在美国一所幼儿园上学,班上有一个中国男孩浩浩(化名)。入园那天,浩浩妈妈在班级门口看见一个脑瘫小孩,当即找到园长,不高兴地说:“我们浩浩可不要跟这些有缺陷的孩子在一起!”我当时就在旁边,看到园长特别愤怒地反驳道:“我们这里没有‘有缺陷的孩子,只有‘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
过了三年,我意外地在一位儿科医生朋友的办公室里,看到浩浩的照片。浩浩妈妈为了让儿子更好地适应美国生活,在家里只讲英文,不允许儿子说中文,而且态度比较严厉。浩浩在6岁时出现了自闭的症状,对外界反应淡漠,有社交障碍。我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一个不肯接受别人家“有缺陷”的孩子的妈妈,自己却制造出来一个“有缺陷”的孩子。
另一个是我老师的故事。我在美国读博时,有一位老师的女儿患有唐氏综合征。她那年30多岁,但智商只有四五岁的水平。她很容易满足,爸爸下班带了一包糖果回来,她都会特别高兴。她会和无家可归的人聊天,还会帮助很多人。
我问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自己女儿的?”老师回答说:“她是上苍送给我的礼物,我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我可以一直享受女儿的纯真和可爱,宠她到现在,比其他父亲更幸运。”
在全世界,有很多家庭会收养脑瘫、视障、唐氏综合征等残障儿童,并对这些孩子视如己出。他们之所以能够接纳孩子的特殊,就是因为相信这些孩子同样是上苍赐予的礼物。
我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上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汶川地震后,我驻川三年进行心理援助。在一所学校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考了零分,一个考了负分,老师希望我能和两个孩子聊聊。我问他们:“对于未来,你们有什么想法?”一个孩子说:“我想上清华。”另一个孩子说:“我想上北大。”有人可能会觉得好笑,考了零分和负分还想上清华、北大?但我当时很感动,因为两个孩子的眼神都很真诚,上清华、北大是他们真实的梦想。
一提起天才,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远超常人的才是天才,比如爱因斯坦。而我认为,在某方面有天赋的人就是天才。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不以成绩和外界评价作为衡量标准。著名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人的智能有听觉、视觉、语言、体验、逻辑、社交等很多方面。所以,孩子的天赋不只是学校教授和考核的“数理化语英地历生”。作为父母,我们要尽可能相信和支持孩子,找到其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并给他机会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如果孩子是条鱼,那就让他在水里游,别逼他在岸上跑。
如果我们做到这8个相信,不仅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父母也能够与孩子建立一种真实、真挚、真诚,鼓励孩子向前走的亲密关系。在亲子之间建立这种亲密温暖的关系,正是我写这本书的核心。
不是不想相信,而是缺少保持相信的能力
相信是一种选择,当孩子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时,我们依然选择去相信他,给予爱和支持;保持相信更是一种能力,需要父母自己内心感到安全,无所畏惧。大部分时候,父母不相信孩子,是源于不相信自己。
有一个男孩性格调皮,经常闯祸。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爸爸都会把他狠狠修理一顿。后来,孩子拒绝上学。前来咨询时,他对我说:“最让我难过的不是挨打,而是爸爸都不问一声我为什么会闯祸。老师说我有错,我就有错。我是他的亲生儿子,但他完全不相信我!”如果进一步探索就会发现,爸爸其实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这些困难,所以才会选择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但是,父母想要赢得孩子的信任,恰恰需要与孩子共渡难关。有一次,我女儿回家时哭得一塌糊涂,因为她有一科考了70多分。我和颜悦色地问道:“为什么考了70多分会让你这么难过呢?”她回答说:“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同学,这科成绩都比我好!”我又问:“你准备这次考试,投入了100%的时间和精力吗?”女儿想了想,回答说:“没有,大概30%~50%。”我就笑了:“你只投入30%~50%,却能得到70多分,你还赚到了呢!”女儿也笑了,后来她学习更加努力了。
当然,有时候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这也很正常。孩子有他本身的人生轨迹,有属于他的生活。我们要先倾听孩子的心声,弄清楚他的需求和目标。孩子能满足父母20%的期待和要求就已经很好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父母缺乏保持相信的能力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自己没被父母信任过。有一位妈妈,女儿刷完牙,她还必须检查一遍,看看刷得干不干净。这让女儿极度怀疑自己,导致每次考试都不确定自己答得对不对。经过内心梳理,这位妈妈回忆起,从小到大,她的爸爸从来没有相信和肯定过她。发生误会时,无论她如何解释,爸爸就是不相信她,有时甚至逼得她发毒誓才肯罢休。虽然她很清楚不被爸爸相信的滋味有多受伤,但做了妈妈后,却不自觉地重复了这种亲子互动模式。
更深层的原因是自己有心理创伤,甚至是代际传承的创伤。玲玲(化名)是一位焦虑妈妈,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孩子学习时分神,她抬手就打;孩子背不下来书,她把他关在门外,任其哭号。她从不相信任何人,经常对孩子说:“你必须得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因为没有人能够帮到你!”孩子感觉窒息和压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了轻生的念头。
其实,玲玲内心有代际传承的创伤。因为母亲是女孩,又体弱多病,从小被姥姥嫌弃。母亲也嫌弃玲玲是女孩,从来不关心她。玲玲从五六岁大就开始干农活。小时候,她特别想要一双粉色的凉鞋,但妈妈给她买了一双特别丑的黑色凉鞋,她因此更加确信妈妈不爱自己。代际传承的创伤让她对世界充满不安,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也不相信环境,认定自己只有出人头地,生存才能有保障。焦虑的背后是恐惧,而这一切就是玲玲恐惧的源头。
父母想要培养保持相信的能力,首先要探索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相信孩子?我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如果内心有创伤,可以找正规的心理机构疗愈创伤。
在咨询中,我引导玲玲拥抱自己的脆弱,和内在小孩对话。看到自己的不易后,她就有能量看到妈妈的不易。她看到在爸爸去世后,妈妈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过活,非常艰难。妈妈是因为没有钱,才给玲玲买了那双丑凉鞋,这已经是她当时能作出的最好选择。如果妈妈不爱她,在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玲玲可能早死了。确认妈妈的爱之后,玲玲内心的安全感变得更强了。其次,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小练习。比如每天找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做得好的地方,及时为自己点个赞,多肯定自己。最后,可以读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本书,按照书上的方法反复练习,持续践行。
需要注意的是,培养保持相信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认为,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可能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打个比方,如果你从小习惯用右手写字,突然改用左手,肯定需要练习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父母的自我成长同样如此。父母可以经常对自己说:“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帮助自己坚持下去。
保持相信的能力,贵在“保持”。如果我们尝试相信别人,却受骗上当了,也不要气馁。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可以从受骗上当的体验中获得什么?如何避免再次上当受骗?保持相信的勇气不是凭空而来的,恰恰是在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过程中产生的,每一次挫折和磨难都是促使我们成长的宝贵体验。
拥有保持相信的能力,父母才能放下焦虑和恐惧,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