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三晋腹地,物华天宝。这里不仅有平遥古城、晋商大院等文物古迹,也有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题展示场馆。
工匠精神代代传,晋中非遗勇争先。近年来,晋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取得崭新成效。接下来,我宣介3项特色非遗技艺。
1.首先是仿清中期宫廷识纹描金系列家具作品。它是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作之一,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雷天勇,用时4年精心制作而成。该作品经过了木工制胎、裱布刮灰、大漆髹漆、画工彩绘、手掌推光等66道工序制作完成,图案使用纯天然大漆和珍贵的矿物质颜料朱砂,调成色漆,画出花纹,再用赤金上金。这套精美的推光漆器用4个字来形容,就是“繁工珍材”。作为非遗平遥推光漆器的重要展示地,平遥唐都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始终坚守“弘扬传统文化、托起瑰宝未来”的崇高使命,以“山西精品”促发展,保护传承为核心,创新发展为动力,打造了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的唐都品牌,使之成为熠熠生辉的中华老字号。立足国漆国艺,打造国礼国宝,推动平遥推光漆器产业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我要夸夸介休的珍贵非遗琉璃。介休被称为“中国琉璃之乡”。明清时期是琉璃烧造的鼎盛时期,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红墙黄瓦的古建筑,更是成了刻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中国文化符号”。2023年,介休工匠等比复刻了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龙”明代龙纹琉璃,用非遗技艺让文物“归国”。从选料到塑形、再到两次烧制,20多道工序严格把关方能成品,力求品质、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刻在一代代介休琉璃非遗传承人心中,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介休非遗人秉承“业以人兴、艺靠人传、把根留住、枝繁叶茂”的传承理念,与山西各大高校对接,开展非遗游学,与介休市职业中学、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洪山书院等学校合作,讲解历史,传授技艺,为非遗传承培养更多青年力量,让非遗技艺活在当代青少年学生心中,代代相传。
3.我要介绍一下“榆社古建工匠”。榆社古建技艺历史悠久,素有“古建之乡”的美称。匠人们口耳相传、心手相递,让这项手艺得以薪火延续。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中的元大都大明殿,就是由我们榆社古建工匠主导设计承建的。将山西彩绘技艺融入历史文化,图案主要由夔纹、菊花图案构成,设色以青绿为主,空子多做堆金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底做金地博纹,总体格局金碧辉煌、富丽高贵。2022年,榆社县组建成立了山西省榆社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继参与或承揽太谷古城修缮等10余个项目,把汉纹锦彩画等古建技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2023年10月18日,“榆社古建工匠”作为山西省唯一一个“2023年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在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进行推介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璀璨星辰,熠熠生辉。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薪火相传,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相信从时光深处走来的非遗定能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作者系中共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