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耘皓
我的故乡——龙港的小巷,虽然没有北京胡同的历史那么悠久,却也有一番自己独特的韵味。
龙港的巷子错综复杂,绵延曲折。小巷的两旁都是一些青砖石瓦的老屋,地面则是一块一块的青石,因历史久远,表面都是坑坑洼洼的。我之所以对小巷如此熟悉,是因为小时候上学放学我都要在这些小巷中穿梭。
那个时候,每天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我抓起书包冲出教室。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我们走出学校。同学们互相道别后,各自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很多时候,我会紧紧地攥着早上妈妈给我的零花钱,去巷子深处的小卖店买些东西,有时是文具,有时是零食。去小卖店需要穿过几条小巷才能到达,这一路上,我会看到好多人:下了班的工人们坐在三轮车上打牌,环卫工阿姨正清扫着古树飘下的落叶,行色匆匆的路人骑着自行车往家飞奔,小巷两旁的老人倚在自家门口聊着家常……
一切都显得和谐而温馨。但是,小巷并不总是这样。有一次放学,我被老师留了下来,而爸妈正好都出差,我只能独自回家。天已经晚了,我在小巷里摸黑走着,什么也看不见。正当我感到无助时,身后突然亮起了光,紧接着是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我一下子回想起平时在广播里听的那些新闻,心中一惊:我该不会是遇到坏人了吧?我越想越害怕,索性靠在墙边,将身体蜷缩成一团。这时,一道亮光划破黑暗。原来身后那个人打开了手电筒,并且他有意无意地,将手电照向我的脚下。借着他的手电光亮,我跑出了小巷。
后来,那些小巷拆迁了,我们一家也搬到了杭州居住。虽然我已经离开故乡很久了,但那些小巷里的人、发生的事,以及那些美丽的风景,始终印在我的心中,从未遗忘。
教师点评
故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温馨的记忆,是一种对过往的怀念,有时也是一种惆怅的慰藉。作者通过回忆与小巷相关的往事,表达出对儿时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的怀念。文章语言优美,写作手法娴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指导教师:陈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