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雪”,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
毛茸茸的飞絮,没准将来会做成羽绒服呢
刚刚过去的浪漫春天,除了樱花飘扬以外,在北京地区,还有一样东西漫天飞舞,就是杨柳飞絮。
据发布的杨柳飞絮预警,北京第一个飞絮高发期在4月12日-18日,树种为毛白杨。第二个高发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树种为欧美杨、青杨、垂柳及旱柳。飞絮期会持续50天左右,每天的10点到16点为高发时段。
杨柳飞絮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城市环境,而且还会埋下安全隐患,存在火灾风险,为城市治理和防范增加大量成本。2020年,北京出动治理人员2.7万多人次,出动喷水、清扫车辆4000余台次,对35.7 万株杨柳雌株喷水湿化,整形修剪6.9万株,减轻了高峰时段飘絮情况。
北京的飞絮主要来自于杨柳,而杨柳属于雌雄异株,飞絮则来自杨树、柳树的雌株。一般来说,每年的飞絮季都是毛白杨打头,旱柳收尾。
每年春天,杨树和柳树的雌花在授粉后,会产生蒴果,里面包裹着白色絮状绒毛和种子。发育成熟的蒴果裂开后,绒毛就会带着种子随风飞舞,繁衍后代。
飞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一遇到气温升高、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小的天气就会漫天飞舞。
既然杨柳会带来飞絮困扰,那为什么还要种植这么多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8.9%。北京饱受沙尘暴的侵袭,每年春天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于是,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绿化顺势起步,全国上下掀起了植树运动。
在树种选拔中,杨柳因其适应能力极强,耐碱耐旱,成材快,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在一众“竞争树”中脱颖而出。杨树和柳树,成为北京绿化树种的首选,为挽救当年被沙尘暴狂虐的北京立下功劳。
现在,人们也找到了一些方法来防治和解决飞絮问题。
1.换树
能不能把这些树换成不产絮的树?或者是把雌树换成雄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引进适宜北京的无飞絮新品种,如“京雄1 号”等。目前,北京已繁育储备不飞絮优良杨柳树苗木(含不飞絮古毛白杨)20 万余株,在老弱病残飞絮杨柳雌株的更新改造中已应用5 万余株。
但是,更新树木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仅要考虑已有树木的数量,更换后的树木,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原有的绿化和遮荫效果。
2.“变性”或者“绝育”
例如给柳树做变性手术,把雌树的树冠砍掉,嫁接上幼嫩雄性枝条。不过,杨树的变性手术风险较高,为保证嫁接后成活,要持续喷水几十天,并且需要时常维护,成本较高。还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来“绝育”,药物分为“外敷”和“内服”。
柳树做“变性手术”
对于杨柳来说,“外敷”是通过喷施花序疏除剂,使雌花序在未飞絮前提早脱落。不过,这种疏除剂的疏除效果只有70%,而且喷洒过程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一些发芽早的阔叶植物,导致叶面受损变形。
“内服”则是注射飞絮抑制剂,抑制雌花的分化。在每年杨柳飞絮前45 天至飞絮后50 天之间,对其进行注射,可保第二年花芽变叶芽。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一针只管一年,年年都得打针。一旦杨柳太多,人力财力有限,不能保证全部治理。
打针后的杨柳第二年不会飞絮
3.开发新用途
柳絮轻盈蓬松,没准哪天市场上会出现柳絮抱枕呢
根据杨絮不同的特性,还可以开发新用途。
进军纺织业,从杨絮纤维图可以看出,杨絮纤维短,不能织布,但轻盈、蓬松、保温,又耐洗涤,可做抱枕和床垫的填充料。它还厌水,不吸湿,适合潮湿环境,可做户外用的睡袋和帐篷。此外,它可降解,所以环保。难点主要在于收集、除杂和成形。
进军石油业。杨絮纤维厌水,但是亲油,又有极大的中空结构,如实验画面显示,超过了所有天然吸油材料。若是做成吸油毡和吸油绳材,用到油水混合处,比如被石油污染的海面上,也许能发挥很大作用。
进军电子业。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储能装置,充放电快,寿命长,其核心在于电极。而做电极的碳材料很多都是生物质的,从树叶、花瓣,到鱼刺、瓜子皮、甘蔗渣,柳絮杨絮经过活化制成碳微米管,电容性能优良。
对柳树和柳树的飞絮还在研究和探索中
虽然“飘雪”的日子不好过,不过在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应对飞絮,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