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俭
王先生患糖尿病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他的疾病管理做得并不理想,血糖水平时常波动。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右脚脚底出现一个小溃疡。他并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皮肤破损。然而,溃疡不仅没有愈合,还迅速扩大,溃疡周围的皮肤也跟着变黑,并伴有疼痛、红肿和脓性渗出。直到出现高热等症状,王先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到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王先生被确诊为糖尿病足伴下肢动脉病变,但因就诊太晚,治疗过程必定费时、费力、费钱。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超过了其他并发症的总和。约15% 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8 ~ 24 倍。
糖尿病足患者的初期症状较为隐匿。因为足部位置低、长期被覆盖,较少被患者关注,所以相较于上肢,下肢的血管病变更为高发,且更易被忽视。
该病的初期症状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脚凉麻痹、疼痛、皮肤瘙痒、干裂、感觉异常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等严重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源于糖尿病导致的周围性神经病变和周围性血管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丧失,进而增加溃疡和坏疽的发生风险。同时,血管病变使得足部血液循环受损,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足。
一旦患者感觉下肢不灵敏,足部发生伤口而未能觉察,加上足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伤口长期不愈合,足部伤口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患者的血糖能够长期保持稳定,足部出现伤口能及时采取措施,那么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就能降低很多。事实上,85% 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可以通过早期检查和及时就诊来避免截肢。就是说,患者完全可以对糖尿病足进行预防和治疗。
皮肤破溃、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脚形改变、足底高压力、年龄增加、视力障碍和独居,都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由于大部分危险因素无法轻易改变,所以患者和家属一定要加强足部护理。当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病变后,患者就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足部,比如定期去除足底的硬茧,关注鞋是否合脚等。以下是给糖尿病患者的一些具体的护足建议。
严格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神经性病变进展的根本。下肢的神经性病变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相关,常表现为足部的感觉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足的发病与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和患者年龄增长正相关。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水平稳定。
定期检查足部 一些患者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丧失了足部的感觉,所以定期做足部检查十分必要,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神经性病变,防止因感觉丧失导致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自己的双脚,包括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有破损,有无感染等。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
注意护理双脚 保持双脚皮肤的清洁和干爽,防止双脚皮肤受伤、感染。洗脚前,一定要用手试试水温。洗脚后擦干皮肤,特别要擦干脚趾缝里的水,然后给双脚涂抹润肤剂,防止皮肤干燥、皲裂。修剪脚指甲前先洗脚,不要剪得太短,剪完后要用甲锉将边缘磨光滑。及时去除足部的硬茧,以降低足底局部压力,改善血运。溃疡有时可能藏于茧下,去掉硬茧后才会被发现。如果没有及时将硬茧去除,感染和脓肿就会更容易形成。
日常生活多留心 不要在火炉边暖脚,不要使用电热毯、热水暖脚器,防止皮肤在不经意间被烫伤。穿鞋时一定要穿袜子,袜子可以适当厚一些,起到减压作用。袜子应平整,颜色要浅,以便及时发现足部的异常分泌物和血迹。要穿合脚的鞋,每天穿鞋前检查鞋里有无破损及异物。穿新鞋时要加倍小心,第一次穿超过半小时,就要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导致的皮肤破损。
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足,那一定要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轻度症状:有足部麻木、疼痛等轻度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就医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中度症状:患者如出现足部溃疡、感染等症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降糖药等。同时,患者要加强足部护理,促进溃疡愈合。
重度症状: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出现坏疽、严重感染等情况,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此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膝下血管,及时用药可以改善早期症状,即使病情加重,及时手术治疗也能明显改善症状。
在控制血糖方面,患者需要就诊于医院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如出现足部溃疡、感染等症状,也可就诊于皮肤科或血管外科。如在检查中发现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就要到血管外科就诊。
虽然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较高,但如果患者提高认识,注意防范,就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让我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糖尿病足的挑战,关爱自己的双足,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