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甲辰龙年,适逢九紫离火开运之初,全国各行各业面临百年不遇的大挑战,房地产、汽车、钢铁行业等传统产业形势异常严峻。作为冶金黑色压延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合理有效延伸钢铁主业产业链,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和高科技产业,以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开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早在2019年,以生产优质热轧型钢为主业的津西集团入主在钢结构建筑设计小有名气的赛博思,并与中冶建研总院形成战略合作,围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研发,联合成立了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标准化建筑研究院,成功参与了“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分子课题《新型框架结构体系建筑产业化技术与示范》(课题编号2017YFCC703802)、《钢结构建筑轻质环保围护体系技术与产品》(课题编号2017YFC0703807)两个子课题,为津西集团延长钢铁产业链进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打下了课题研发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津西绿建旗下的北京置业按照集团延链战略,成功在江苏、广西、河北三地示范落地近五万平米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并于2023 年12 月通过中金协专家组科技成果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津西JST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体系横空出世。
作为1998 年入职津西的一名老员工,不仅经历了有铁到钢的历史,而且见证了升级板带型钢的巨大变革。亲历了产业链延伸进军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发展进程。二十五年的亲历亲为,因钢结缘有幸而遇我钢铁生涯之中的三位人生导师,他们不仅改变了我的工作,而且丰富了生活,提升了认知,养成了我持续精进的习惯。以此,改写了我的思维模式,促我一路前行,让我从昔日的一名办公室文员已华丽转身成钢铁行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者,被河北省住宅与房地产协会智能建造分会聘为专家,被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优秀委员。
2023年,被世界汉语作家协会批准吸收为会员,荣获2023“当代作家”年度十佳作家。在平凡的工作中,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津西这个温暖大家庭里,得到人生导师的启蒙、引领与支持,不仅仅是身体,自己的心灵也得呵护,给生命提供了舒展的空间,修的一颗向善向好之心。相信冥冥之中必有定数。人可以不相信命运,但必须相信因果。“凡是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语)”。珍惜福报,日益精进,问心无愧,持续感受人生的温柔以待。
命运之神让我走进津西,巧遇钢铁人生导师
缘发
位于“诗意山水、画境栗乡”滦水之滨的津西,始建于1986 年,建厂之初,厂长王松年委派梁香普多次前往唐钢石人沟铁矿盛邀我父亲赵成立(之前曾与贠福,董照亮,陆振增,陈廷海在唐山市松汀铁厂原料车间工作)加盟津西。当时承诺可以带入一名子女到工厂就业。我正在工厂对面的职业高中(现津西制氧厂区)读高中二年级。我们这届学生,是县政府承诺安排到乡镇工作的。为此,我拒绝了因我就业而让老爸从市属企业回到县办工业的不情愿之举。一年后,我被县农委招聘至高家店乡林业技术推广站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月工资65 元远高于津西工人收入,所在乡镇经济发达,有600-800 元年终奖励。说句心里话,当时还在心里盘算着:没有到津西上班完全是正确的。
缘由
随着迁西铁矿开发以黑色银行反哺绿色银行(板栗围山转开发)号角吹响,“围山转”工程历经近10 年的开发,全县34 个乡镇,从1987 年到1990 年仅四年时间,迁西“围山转”工程经过开挖所形成的坡田总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圈半,种植了以板栗为主的树木3000 多万株。在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中,有幸参与了声势浩大的一部革命老区人民可歌可泣的“绿化史”,丹心绘就一部艰苦创业的“致富史”。以黑养绿的强县富民之路,促成了迁西全域旅游的栗乡画廊,以“甘栗万垄,渔夫千竿”的美誉,晋升为中国国家深呼吸小城百佳。
记得正值全国造林先进县经验在林业部向全国推广经验的1993 年。由于全县荒山治理已无死角。已生态形成“山顶松树带帽,山中板栗缠腰,山下瓜果梨桃,山根紫穗护脚”的立体生态栽培。1994 年全县结构调整,推行撤乡并镇机构改革,当年4 月7 日起,我被迁西三屯营镇派到本镇南关村任党支部书记。南关村是津西公司厂区占地村之一,农家住宅与厂房隔路相连。由于日常的厂村互动环节较多,就此与津西形成了帮扶村办企业的业务交往。由此也改写了能让我重新认知了津西。通过与时任总经理的李明东了解到,早已不是设计年产生铁不足14 万t 的小作坊,1996 年就改制集团公司了。1997 年“实现了一年内再造一个津西的目标”,当年生铁产量高达27 万t,年创利税5844 万元。企业为了长足发展,正在一鼓作气上发电、炼钢项目......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令人震撼,竟然让我产生加盟津西的念头。1998 年8 月,我以一名占地户指标工的身份入职津西(迁西县钢厂),在炼钢厂工作三个月后被调到大办公室(津西股份)从事秘书工作。以围绕服务公司领导的会务、技改工程与信息报道为工作重点。在办公室工作后,与我同龄又是校友的李明东总经理和时任迁西县政府副县长韩敬远董事长,天然偶成“三羊”开泰的上下级大吉之工作命局。
缘起
津西舵手韩敬远始终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在1999 年初,津西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当年实现年创利税首次破了亿元大关。由我起草的简报寄发县委政府两办时的心情异常兴奋!2000 年将企业改制为“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责权分明、管理科学”的股份公司,1800 名职工成为企业股东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2001 年,企业改制成民营资本控股的股份公司,当年上缴税金超亿元。2002 年,董事长以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接受港资公司2.5 亿元人民币入股津西集团,将企业改制为合资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3 月,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HK00581)。津西成为河北唯一的私营企业、全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私营钢企,掀开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序幕。
在津西工作已经26 个年头的我,有幸遇见人生钢铁生涯的工作导师(是我内心自己认为的)。他那独具慧眼的战略眼光,胸襟宽阔的博大格局,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我。让我主动以董事长为榜样,正如时任津西股份总经理朱军所讲(在2006 年宣布中层干部任职后,专门与张玉海我们二人交流指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销售工作中始终坚持站在公司角度,我和董事长都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绝不会为了一己私利向你们批条子、打招呼,绝不会干预你们的正常业务开展!你们现在的营销班子,是董事长亲自批准,公司对你们寄予了深切厚望!”
韩董事长的人格魅力让我成为他的忠实粉丝。记得在公司当文员,随时陪同董事长在周六节假日,亲临技改工地、参加工程调度会议。甚至在技改现场关键节点时机,就在公司招待所简单晚餐后,一同与负责技改工程总助霍洪祥于深夜踏访技改工地。曾记得在中宽带试车时,深夜十一时的子夜,精神抖擞的董事长仍在炉台前与时任县委书记安树彦谈笑风生。站在身后拎着摄像器材年轻的我,都不好意思张大瓦口表示倦意.....记得津西在面临淘汰落后产能的严峻挑战下,时任副县长的董事长,毅然独自担起新建380 ㎡项目责任,给班子成员吃下定心丸,他那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气概,终究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勃勃生机;记得与港资股权争夺大战险象环生,董事长为了家乡35 万父老,为留住家乡的企业,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与之奋争。上有父母下有妻小的血肉之躯,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排除黑社会恐吓打压险境求生,在如此艰难的背景下,资本大战我们赢了!
人,从生到死是个必然。然而如何探求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之路,活出有所不同。人的生活意义,可能会更不枉此一生。自从加盟入职津西,通过近身接触董事长为其做好日常行政服务,深深感知到他从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前途”的“四为”价值观,以及“极限思维、数据分析、看板推进、持续改善”的管理方针。自此衍生出了津西富有感召力的“向困难找出路,向问题要效益”“人讲职称、事争一流”“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文化信条。我虽是营销经理,但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历时三年时间,利用营销活动间隙,完成本应公司财务负责与沈阳、包头、呼市、兰州四地“银承”七千万元诉讼案件,与此关联客户与企业自身没有发生一笔损失;在品牌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津西”文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得政府资助奖励100 万元;参与全国钢标委归口和地方标准起草90 项,自2015 年起被聘为SAC/TC183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委员。津西参编的GB/T34199-2017《电气铁路接触网支柱用热轧H 型钢》获二0 二0 年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优秀奖;Q/HBJX04-2020《热轧钢板桩》荣获企业标准“领跑者”。津西被评为河北省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企业。
通过参与行业产品标准的编制与审定工作,不仅提升行业影响力,提升了企业话语权,而且也为企业实打实地增创了经济效益。在制订GB/T11263-2017《热轧H 型钢和剖分T 型钢》国家标准产品交货理计数值,由于我司的一票主张,全行业钢厂为此增收热轧H 型钢2%的产量效益。仅统计2017 年至2023 年7 月津西内贸结算量2126.8 万t,按均价4000 元/t 折算收益,仅此标准创效18.28 亿元。截止到去年底,实际可为企业增创经济效益远远超过20 亿元。
缘聚
在我人生乡镇林果技术员生涯中,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而在我入职津西转型钢铁公司员工的过程中,是钢铁这座大熔炉再造了我的人生,重组了我的二次生命序构。在公司提出“培训就是员工最大的福利”感召下,首先是改变了我对人生的认知。在津西提供的人生大舞台,公司为每位肯求上进的员工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员工自学,注重员工技能培养素质提升。从1999年至2002年间完成了中共河北省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律专业专本科学习,2006年-2008 年顺利完成了东亚国际管理学院EMBA 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业。因为读书,让我抓住了改命的机会。期间,为了打开韩国型钢市场,于2011年参加韩国标准化协会KSA 质量担当资质培训,考取了资质证书,为此实现年销型钢20万t 对韩出口业绩,连续4 年位列中国型钢出口第一;为了尽快提升企业产品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早在2007 年就代表津西开始探讨企业标准化工作,在企业领导的鼎力支持下,津西被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确立为“型钢标准研发基地”,津西牌热轧H 型钢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津西”文字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高铁线杆、热轧钢板桩成为了驰名中外的“拳头”产品。随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集团产业已向非钢板块合理有效延伸。
进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拜遇建筑结构大师
多年来,津西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实施“专长高”战略,做“专”打造全球最大型钢生产应用基地;做“长”延伸产业链,做“高”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和靠科技产品。于1998 年10 月入主了具有建筑甲级EPC 综合资质的赛博思,成立了北京津西百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我作为公司代表参与了设计院日常工作,配合总经理蔡玉春博士从事公司涉及项目管理尝试。
由津到京入职设计院拜师蔡玉春博士
二00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津西沃达尔周例会正在有序进行。总经理周传国接到了集团总裁办通知我进京开会的电话通知(公司会议时手机静音)。司机护送我到天津站时顺便购了条红色领带,以便下午出席收购赛博思设计院仪式。集团首席运营官朱军给予简单交待后,来自地产公司的熊伟、津源刘保全我们三人就此到位,配合原公司股东现任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蔡玉春博士,做好新公司开工运营。
从零起步拜师博士
新的公司班子组建后,我分管设计院的标准化、品牌运营与市场项目运作,做好总经理工作助手,侧重服务蔡博士的外出讲学、技术交流研讨与项目实地考察。通过近一个月的与蔡博士工作交流,一个行业知名钢结构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平易近人如此亲切,并且能够把高深的理论可以用浅显的事迹引喻讲明,根本没有高级知识分子“老学究”的书生气。这在为我今后的工作推进中顺利埋下可持性的友善之种子。
从此便以工作之便结交了一位即师又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兄长。博士毫无保留将其在读博士期间出版的《营销的力量》《管理的力量》书稿推荐给我,如获至宝的我,班后空余闲暇之时,就沉浸在书本里与之敞开心扉,吮吸着书中的智慧乐此不疲。
全新学习设计理念
亦师亦友的蔡博士对我涉入建筑领域的小白可以说是倾囊相授。为了让我尽快步入项目管理角色,茶余饭后深夜长谈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从钢结构的稳定与连接基础核心知识入手,配套介绍钢结构建筑体系知识案例;从装配式建筑所涉略的结构体系,围护体系,机电厨卫,内外装一体化四大体系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以通俗易懂的人生感悟方式向我讲授“刚柔并济,多道设防,抓大放小,打通关节”的全新设计理念。
刚柔并济
人生处事刚性乃为立足之本,大丈夫顶天立地必要的刚度是不可缺少,如此方能在你把控的范围内游刃有余地把控调变程度,才能确保性质不改、本色不变;柔性管控系护身之法,物极必反,适度“以柔克刚”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量,以确保不失去自我为度。由此上升到对建筑结构体系的认知,合理的结构犹如人的身体,也应该是刚柔相济的。一旦结构太刚,则其形变能力差,由于形变不够,极易造成局部受损或全部受损;反之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又容易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导致整体倾覆。由此可知: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首要追求所选。
多道设防
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幸运与灾难的到来顺序。生命本就不需要凭借外力来验证他的“伟大”,只需快乐而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快乐,每个人都从学习工作生活中多层次筑牢抵御风险的堡垒,铸就结实的防线越牢越好。犹如人生购买保险,人宁可一辈子用不上,但也不等于说明保险没有用。由此反观建筑结构的层层设防,建筑体内各抵抗力通力合作,切记把“生存”的支点寄托在单一构件上。由此可见“多肢墙比单肢墙好,框剪比框架好”,它们都体现了多道设防的思想和设计思路。
抓大放小
作为一个机构部门,主要责任人的认知与行为导向、价值取向会决定着团队的走向。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抓住大的因素放手小的因素,工作起来目标明确、管理顺畅、上下层级明确。涉及到建筑结构就是“强柱弱梁,强剪弱梁”。当前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结构,在建筑结构中,一旦柱子倒了,上面的梁一定就会随之垮塌;梁倒了,柱子还可以不倒。梁可能开裂、弯曲,但绝不脱落。由此可见柱承担的责任比梁大,也就是不允许柱子在梁之前倒下。设计师为了确保柱子最后失效,在设计时有意先把梁设计成相对于柱薄弱的构件,促其破坏在先。从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从而达到分清主次、抓大放小,也就是体现了“保大舍小”的设计精髓。
打通关节
人体中医理论讲求气血贯彻、筋脉通透。日常生活动静结合会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打通关节全身气血通畅、百病难侵。而在结构件系中的“关节”,是指结构件变化相聚之处,或变化出现的地方。在钢结构从理论上讲,即使保证了每个组成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但终归因关节的普通存在,力的传递往往不能畅通而突然出现集中释放,导致中断。
纵观结构体系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刚柔并济,多道设防,抓大放小”属于设计概念的战略范畴,但要想得让这些战略思想得以落地实现,靠的是“打通关节”这个根本原则作保证的。前面所有的设计都要统一归拢到“打通关节”这条统一战线上来。
全心学习设计知识
自1998 年10 月以来,博士对我的耳渲目染,打开了我对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的认知眼界。通过陪同外出工程考察、技术交流、专家拜访也结识了建筑领域的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大专院校研发单位的总工以及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和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金属建筑结构协会的专家朋友。
在博士的悉心指导下,与其共同撰写“关于装配式标准化钢结构住宅建筑系列产品平台研发的探讨”,于2022 年4 期《冶金标准化与质量》期刊上发表;“关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围护材料的强韧化研究”在2022年11 期《中国教育科学》期刊发表,同时荣获2022“中国教育科学”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框架连接节点应用探究”在工业《工业建筑》2023 年第53 卷增刊发表。参与了与博士团队共同申报“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装置”(专利号ZL 2020 1 1475647.1)发明专利。同时,走访了国内顶级发泡陶瓷墙板公司和热复合金属面板高端加工厂家,接触到利用纳米技术金属膜保温隔热新材料以及没有室内插线板插孔的随机取电技术。前沿科技的超前研发、新质生产力真的离我们很近很近。
在津西探寻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为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从当初韩主席为我一路提供施展技能的平台之始,我就命生好运,处处有先机,事事遇贵人。把我从一名小小果树技术员成功华丽转型为销售品牌经理、企业标准化专家、企业培训师和企业征信管理工程师。扪心自问,身遇两位人生导师,可能是祖上荫德所致。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运行轨迹,改写了我的认知与人生命运,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上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快乐与收获。
品牌营销让我结识了人生文学导师
一九九八年八月适逢津西二次启动炼钢工程的外委培训员工骨干在安阳钢厂团队学习。我被项目工程组负责人李仕征指派到技改现场熟悉工程进度情况。时过20 多天的一个上午,厂长刘海富把我叫到办公室,鉴于我之前在乡镇干过秘书工作,就常让我在钢厂办公室从事后勤工作。又过了两个月,刘厂长又把我推荐到了总厂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
在总厂办公室文秘岗位的工作主要以编发企业“简报”、技改工程动态、公司领导的会议讲稿以及企业对新闻机构的信息报送。记得一天韩董事长电话叫我到他办公室时,他手中持有一份唐山市委办公厅转来,由津西上报的快讯简报上,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对津西技改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学习推广的批示。同时,递给我市府办公厅关于“市级优秀通讯员”的奖励证书。并要求我要向办公室老同志学习,努力工作,多出精品简报,多向媒体记者交朋友,努力把企业的情况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馈,以赢得对企业的政策支持。随着“南学邯钢,北学津西”的活动展开,《共产党员》《河北企业》《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唐山劳动日报》《中国冶金报》记者,前往津西采访调研的络绎不绝。在众多的媒体记者朋友中,与我结缘最深的当属《唐山劳动日报》常元亮老师和《中国冶金报》河北记者站站长谢志恒老师。
初识父辈记者谢吉恒老师
1999年我被调入总厂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当时面临行业专业知识的巨大挑战,“钢铁”二字对我而言极其陌生,对于企业信息采编更是个“门外汉”。恰巧相逢谢老师,他手把手指导我新闻采写、报道策划等相关知识,并赠予我《改革大潮竞风流》一书。该书全面展示了河北省多家钢企科学管理、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说对我而言,是一本启蒙读物。在谢老师的引领下,我的文章也逐见报端,并多次荣获冶金报“优秀通讯员”称号。
品牌营销缔结了亦师亦友之情
由于工作需要,自2001年成立销售公司时我被调到综合办从事后勤服务工作。2006 年4 月1 日,公司提拔我为销售公司副经理,主抓型钢产品营销,品牌推广,企业征信和标准化工作。为了不辱使命,进行市场调研,制定品牌行销方案。按照韩敬远董事长提出的“打造全国最大型钢生产应用基地,实现百年津西”的指示精神,要好地发挥销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龙头作用,形成具有津西特色的品牌营销战略,全力参与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2008 年起,在谢老师的全称策划指导下,开启了与《中国冶金报》系列合作。推出了《服务用户看钢企》《标准化之窗》《名品看台》《企业关注》《名牌之路》《行业关注》《市场角逐》《营销之星》等协办知名栏目、同时以软文推广的形式全方位播发津西在商标、品牌、质量、标准化、环保、安全、党建等多方面的正面报道“赢在品牌营销差异化”“津西牌美标H 型钢打入美国市场”“当标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重头文章发表时,充分展示了津西强化品牌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在“津西”文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冶金报社立即将其作为河北省钢铁企业典型予以推广。谢老师亲自拟定一份“津西”品牌系列报道策划方案,时任主编的陈琢老师积极给予指导性意见,每次发稿之前都会与我沟通报道方向和内容。“中国驰名商标”津西诞生记、“中国驰名商标”津西是如何炼成的?听听驰名品牌津西的故事、津西打造驰名品牌文化先行、打品牌竞争“持久战”系列报道,无不浸透着谢老师的心血,不仅提升了津西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又手把手实操带我见习了新闻作品采编,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我的文学恩师。
名师指路圆梦作家
自一九九九年至今二十几年的亦师亦友的文化交流,在谢老师的精心指导情操陶冶下,本人的文学素养略有启蒙。在谢老师谆谆教诲下,让我认知到,人活一世,金钱权利皆为过眼云烟,唯有文化方能传世。为此,以我的父亲的生活为素材,撰写了“我的父亲”这篇故事全文在《当代作家》发表。加之谢老师的厚爱又被收录于《作家文化交流散记》,专辑被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等知名图书馆收藏。
回顾自己人生的写作生活,还得追溯到我在迁西县彭庄乡政府当秘书时(我的工作岗位应是林果技术员的1992 年)。彭庄乡六宝峪村深夜发生一起农宅火灾,驻乡民警火速配合县局特警大队,迅速展开现场勘察,发现并非是场普通的火灾事故-火灾现场存有血迹的年轻女子和幼女的尸体。案发时该女人丈夫正在津西值班。刑警就此对周边群众走访排查,通过走访了解火灾救援村民,排查线索逐渐清晰,顺藤摸瓜。再狡猾的狐狸也终究露出了尾巴。在大口井中打捞出作案工具——牛耳尖刀铁证面前,认罪伏法。这场因强奸未遂杀人纵火案,案发48 小时内告破,不仅给死者讨回了公道,又为社会快速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我以此为素材编发稿件,在《唐山劳动日报》予以发表。自此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
回想探讨写作生活,均归属于以钢为缘的工作之机,是津西这个大家庭给我提供了沃土。遵循了三条写作成长路线。首先,以工作为主线,所负责的工作就是文秘资料员,随着不断调岗,反而更加丰富了写作创作内涵,自2010 年与张桂营联合发表论文“津西钢铁大型H 型钢项目简介及H 型钢的市场应用前景”起,围绕产品质量,企业、文化、安全、企业品牌、产品营销以及装配式建筑、企业标准化工作,在《冶金标准化与质量》《工业建筑》《包钢科技》《中国教育科学》《中国标准化年度优秀论文(202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 多篇。其次,在2019 年我与天津师大李晓宇导师所带同门学妹张芳芳合著《班组质量管理精益工具手册》经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再次,以谢老师著书立说为依托,以沃土静养幼苗。谢老师代表作《难以磨灭的记忆》《走进红松的故乡》《丝路采风随笔》《新时代风采》《永远跟党走》《作家文化交流散记》《燕赵儿女走进人民大会堂》专辑中,都给我留有发表空间,专辑永驻国家图书馆外,又被31 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200 多家图书馆、北大、清华、浙大等20 多家高等学府图书馆争先收藏。在每部专辑中,谢老师都为我提供展现作品的良机。是老师的呵护与托举,让我成为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圆了我草根作家的梦想。
启蒙导师精彩人生
自1998 年至今一直在津西这个钢铁家庭吮吸着向上不竭动力。因钢铁之缘,有幸接触了掌舵人韩敬远、国内顶级钢结构大师蔡玉春博士和著名冶金作家兼记者的谢吉恒三位前辈。幸遇人生三位导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运行轨迹。深觉自己口笨笔拙,为方便读者系统了解我的恩师,现将三位恩师人生轨迹,补记于后,以飨读者。
富有担当情怀的企业家韩敬远
韩敬远,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迁西前韩庄村人,1956 年6 月出生于辽宁朝阳,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位。现任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津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河北省第八届党代表,先后担任中钢协常务理事、中国企业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迁西县一中荣誉校长等社会职务,获“2018 年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 榜单第六位”、“建国70 年70 位经济功勋人物”、“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企业管理创新人物”、“全国优秀诚信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韩敬远先生,自1992年担任津西铁厂厂长以来,凭借超人的胆识、顽强的毅力,坚持从严管理,锐意改革,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现已成为拥有3 家上市公司、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境内外控股公司近百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自2003 年起,连续21 年跻身中国企业500 强前列。
韩敬远先生带领企业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专、长、高”战略为转型升级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津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现已形成H 型钢、钢板桩、高铁线杆、工槽角钢等134 个系列、372 个规格型钢产品,广泛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三大跨海大桥通道、雄安新区、北京冬奧会、大兴机场等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33 个国家和地区,高铁线杆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向特高压电力铁塔、新基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核电精密阀门、新材料等产业延伸,并不断打造高新科技产业集群和高科技产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韩敬远先生及其领导下的津西集团,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实现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超390 亿元。常怀思源之心,捐资助教,积极支持国家和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出资1000 万元设立“河北省静远教育基金”,被迁西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教育发展终身贡献奖”。现已累计投资教育、抗灾、交通和优抚等公益捐款超3 亿元,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国内顶级钢结构大师蔡玉春
蔡玉春,男,汉族,1963 年8 月出生于福建莆田。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建筑设计高级工程师,SBS-PCID 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技术体系及EGA 易构筑工法体系技术方面的领军人物,国家钢结构大师,在国内首提热轧型钢构件标准化技术体系第一人。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武汉市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钢结构住宅中试基地首席专家、国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首席科学家,装配式钢结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部)专家。并先后获得“钢结构人才奖”、福建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武汉市“黄鹤英才”,兼任《钢结构》编委。自武汉理工大学就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旗下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从事建材研究为之后以从事研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体系,以及为其配套的新型钢节点连接技术和新型保温防火隔音防渗一体化墙体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历经50 年的一路研发,目前已系统推出“α-F”3S 新型分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摩卡连接系统、自锁连接技术、分层装配自锁装置(SLD)。SBS-PCID 体系为“SBS-PCID STAB-F BT 高层装配式钢结构集成建筑体系”以及“SBS-PCID BOX”装配式钢结构集成建筑体系。
上述结构体系均为热轧H 型钢制造钢结构构件,已在“钢框架-剪力墙、混合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抗震设防8 度区,建筑高度为170 米项目示范落地;同时尝试了低层、多层钢框架结构建筑建设;又尝试了钢框架-支撑(开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多层中高层建筑项目探讨。鉴于他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特决定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华语著名作家记者谢吉恒
谢吉恒,笔名川石,生于庄河市。中国冶金行业知名作家、《中国冶金报》资深记者。系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协会员、世界汉语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文化遗产研究会会员等,被世界汉语作协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院聘为为终身荣誉院士。
40余载从事文学创作,励志冶金行业、扎根服务基层、以钢铁为题材、写钢铁人故事。文学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内蒙古日报》《中国冶金报》《中华大地之光》《当代作家》等报刊及官网30 余万字。著有《汗水智慧铸丰碑》《难以磨灭的记忆》《走进红松的故乡》《丝路采风随笔》《新时代风采》《燕赵儿女走进人民大会堂》《永远跟党走》等十五部530 余万字文学作品集,部分作品集被国内10 多家知名图书馆收藏。
2000年散文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报业协会奖、散文作品获“鲁迅文学杯”“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奖。2022 年散文“博鳌美景花絮”入选《诺贝尔国际文学推介作品选编》。2023 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新闻人物代表作汇编》作品展。被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新闻文化工作者”,连续多年评为《中国冶金报》优秀记者、优秀记者站长,中国记协授发资深记者荣誉证书和证章,入选《共和国杰出文化人才大典》。为纪念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诗歌入选世界汉语作协主编《大国诗文选粹》。10 余次走进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出席颁奖仪式及合影留念。
值此2024 年世界读书日,身居津西钢铁积善的大家庭的我,富泽恩厚,余庆喜得长孙梓凯俩月之际,撰书本文感恩人生三位导师以志留念,在此叩谢各位朋友。我深知:人活着,靠的不是回忆,靠的是自己不断进取的力量。从过往的经历里,走出向前走的力量。
我是赵一臣,我爱您,如同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