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溪。清清的河水,不仅养育着我的祖祖辈辈,也养育了我二十几个春秋,伴我渡过了童年和少年。溪不大,一年四季都有水,从我记事起,就发现没有断过流。溪水很清,小溪的岸边,长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草,还有几棵零星的桃树、杏树、梨树、李树。小溪旁,有人家的地方,几乎都有各种不同大小石头做的台阶,人们在那台阶上洗衣、洗菜。溪中有各种各样的叫不出名的小鱼,每当有人在溪中淘米、洗菜时,一群一群的小鱼围在台阶边,争抢着食物。
每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岸边的垂柳,纷纷露出了绿芽,各种不知名的小草,争先恐后的钻出了地面,她那嫩嫩的,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子,点缀着两岸,相间,长在溪边桃花,杏花、梨花及各种小花也竞相开放,有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展瓣吐蕊,散发出阵阵花香,蜜蜂们,挥动着那薄而透亮的翅膀,舞动着她那几只小脚丫,围着各种花蕊,努力的采蜜;各种艳丽夺目的蝴蝶,展开她们美丽的身姿,在花从中翩翩起舞,溪水也涨了很多,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条条小鱼在溪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景色非常美丽。
盛夏的季节,更是我们小朋友的游乐场,乡村里的孩子们全身光溜溜的,跳进小溪里,像一条条小泥鳅在水中钻上钻下。有的抓鱼摸虾,有的在洗澡纳谅,有的在岸边捉迷藏,个个玩的天昏地暗,不亦乐乎,傍晚时,哪怕没有抓到鱼、虾,也要抓几只螃蟹或摸一点螺蛳回家,供大人们喝酒。
秋天的小溪,变得静寂了,小溪清亮如玉,映照着两岸的秋色,仿佛一条蜿蜒玻璃带子,流淌在村中,晶莹剔透,阵阵秋风吹过,岸边的各种小草固苇了,柳姑娘也忙着脱下她那黄黄的旧衣裳,漂落在树根下,漂在小溪里,小鱼儿用它当小雨伞,在水中捉迷藏。
到了冬天,寒冷的北风吹着口哨飞奔而来,满天飞舞的雪花,从天而降,给两岸的土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岸边的垂柳也长出了冰花,小溪偶尔也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在晨光的照射下,变得光芒四射,非常刺眼,小伙伴们拿起一块石头,砸开冰块,用那冻的透红的,像一根根胡萝卜似的小手,拿起冰块,放在嘴里,咕噜咕噜的咬着,玩的非常开心。溪水在冰下默默的流着,平时爱凑热闹的小鱼小虾,也不知道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四周一切都那么安静。
由于出来年数久了,很长时间没有回老家了,每每听到老家的乡亲说起,家乡如何如何的变化,心情总是很激动,总想着哪天回老家看看,可为了生活,一直忙于工作,总是抽不出时间。
前不久,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陪着父母一起回老家看看,那天,起了个大早,开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回到了家乡。到了村口,下了车,踏上故乡的泥土,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看到村中的变化,简直让我不敢相信。乘着父母去亲戚家聊天的机会,我去村里转了转,村中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原本一条条弯弯曲曲羊肠小道,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过去低矮破旧的房屋,换成了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房前屋后,一切收拾的干干净净,没有像以前那种侧所、猪圈、鸡窝到处建,乱七八糟的,臭哄哄的。而今,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建有标准的卫生间,房前屋后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整个村里都装上了路灯。
唯有不同的是,村里这条小溪的水,依然同过去一样,还是那么清澈。我来到小溪边,看到一群群小鱼儿,在清澈的溪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小溪两边的河提,已经进行了加固,在也不是以前那样,杂草丛生,这破一块,那缺一块的了,河提上,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非常好看,我看着这清清的河水,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捧起,美美的尝了一口,啊!好甜。
小时候,我常问妈妈,小溪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用手指着不远去的大山,细心的告诉我,小溪的水啊,来自那个大山深处,你看那大山上,是不是有很多树和植被呀,植被下,没有被太阳晒到的地方,湿度非常大,晚上的温度低,形成露水,露水汇集一起,就形成水,还有就是天上下的雨,没有被土壤完全吸收,形成了水洼,这些泉水、雨水、露水经山体内缝隙汇聚到一起,从低的地方流了出来,汇在一起,就成了小溪。后来,我又问爸爸,那这些小溪的水流向哪里呀?爸爸告诉我:这些小溪的水,它从大山中出来后,叮叮咚咚的跳下山涯,滑下山坡,绕过树林,穿过村庄,淌过田野,唱着歌儿,洒下一路欢乐的琴音,流向很远很远的地方,汇入长江,最终流向大海,至于说的长江、大海,那时候的我,都不知道长江、大海它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在哪里。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天就过去了,吃过早晚饭,我跟父母告别乡亲,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离开了这条陪我长大的小溪。
作者简介:
修方清,中共党员,爱好写作,是原《宁国报》特约通信员,在《经济日报》《科学时报》《消费者报》、原《宁国报》等报上发表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