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汝羡
这是12年前发生在阳江与《源流》之间的故事。
事情的由头发生在十二年前阳江市委市政府“两办”21号文件中。2011年底,阳江市老促会对全市革命遗址现状进行全方位调研,之后向市委市政府提出革命遗址维修“建设年”建议。《源流》翌年第一期及时发表了《2012有望成为阳江革命遗址建设年》作推助促进“建设年”立项與论。随后,5月4日阳江市委办、市政府办便出台了〔2012〕21号文,将革命遗址“建设年”推向新高,决定把对阳江29个重要革命遗址的抢救修缮工程工作定格到2012至2016年度中,对《源流》的报道作了一个深得民心的回应。
阳江“两办”〔2012〕21号文《关于加强全市革命遗址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根据阳江市革命遗址的实际情况,决定对阳江重要革命遗址拟用5年时间按轻重缓急分批进行抢救维修,并具体确定了抢救维修时间路线图。
阳江21号文,将市老促会向市委市府建议“2012为革命遗址建设年”延展为2012—2016年五个建设年,充分显示了《源流》的與论对推动和提升阳江市领导对保护红色资源工作重视。2011年12月阳江市老促会在瞻仰调研重要革命活动遗址中发现“危房”“失修”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发出抢救动议。《源流》对此及时予以报道。这是一股强劲的建设性的助推力。当年市老促会会长杨大欣曾多次向市领导提及源流杂志的热心关注,促进市领导层对保护革命遗址决策下决心。可以说,阳江“两办”21号文出台亮出的大手笔,既是市委市政府序章,也是市老促会力促,更是《源流》杂志催生,是几方面综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阳江革命遗址“五个建设年”,《源流》不仅努力催生助产,而且一路下来热情呵护,跟踪报导各“建设年”革命遗址建设信息。当年8月,阳春市成立了革命遗址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拟定用5年时间对阳春11个重要革命遗址分批进行修缮。首先安排资金9.3万元修缮“潭水中学原址”,随后投入13万元对“永生堂”、23.7万元对“屯堡小学”进行维修。对阳春的模范行动,《源流》不失时机作了具体报道。
2013年9月,市重要革命遗址中共阳江县委旧址许氏宗祠维修翻新复制工程进展顺利。阳江市老促会会同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阳东区老促会有关人员,到阳东区东城镇察看正在维修翻新的工地。阳江市、阳东区对这个工程十分关注,有关部门对工程从设计到资金到招标都过问关心。而且,阳东区及时从财政中拨付180万元资金予以支持。《源流》对此也作了具体报道。
2014年3月,市老促会与阳西县老促会有关负责人一起,到阳西县仁和村“两阳武装筹备领导小组旧址八元堂”,察看维修工程。经检查,工程效果较好,馆内图文资料齐全,布置井然有序。随后,市老促会召开全市会长座谈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贯彻落实好市“两办”〔2012〕21号文件精神,并重点总结交流了阳东和阳春建设革命遗址工作经验。该信息也在《源流》当年03期刊登……
《源流》杂志催生助产、热情呵护“阳江革命遗址五个建设年”的故事,在阳江当地业内人士中一直被传为佳话。
(作者系《源流》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