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赋能图书出版工作初探

2024-06-28 07:17:16程思
全国新书目 2024年5期
关键词:图书出版人工智能

程思

摘要:本文站在图书策划编辑的视角,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分析了生成式AI助力策划编辑选题策划和审稿工作的实践应用,并指出了策划编辑在应用生成式AI过程中的最大挑战——算法偏见风险,最后提出了应对生成式AI带来的挑战的策略,以期为广大策划编辑同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式AI;策划编辑;图书出版

2022年年底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迅猛发展,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生成式AI由于其在内容生成方面突出的表现力,逐渐在相关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并给各行业相关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也在探索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将被生成式AI注入新的活力。

一、生成式AI概述

生成式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旨在模拟人类的创造力和思维过程,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和模式,生成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数据。[1]生成式AI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从专家生成内容(PGC)到用户生成内容(UGC),再到AI辅助生成,最终到生成式AI(AIGC)的过程。[2]生成式AI的本质是大模型,大模型有三大特征:一是计算能力强;二是效率高,流程化操作,学习能力强,擅长识别,批量生产;三是掌握大数据来源,擅长趋势预测和判断。[3]生成式AI由于建立在模型和数据的基础上,在内容的整合和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既能够助力作为内容生产型行业的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也能为图书策划编辑的选题策划和审稿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生成式AI赋能图书策划编辑工作的应用与挑战

(一)数据分析助力选题策划,提升选题质量

当前,策划编辑在做选题策划时,读者需求和市场预测是选题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因素。生成式AI基于其大模型的本质,尤其是像ChatGPT这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读者需求方面,策划编辑目前主要是根据出版社市场部一线人员的反馈进行判断,这样的数据来源难免会有片面性,而生成式AI可以帮助策划编辑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搜索记录、购买行为等数据,辅助编辑更准确、全面地捕捉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和潜在的读者需求。在市场预测方面,当前策划编辑主要是通过开卷信息系统进行市场调研和预判,但这种调研是静态的,更多关注的是同类出版物在某段时期内的销量,生成式AI可以辅助策划编辑进行动态的调研和预判,根据已掌握的数据预测出版物的市场需求总量、一段时期内同类出版物的销量、某一主题的图书需求。策划编辑应用生成式AI的动态预测可以将选题点的捕捉步骤提前,从而抢占市场先机,提升选题质量。

(二)质量检测辅助审稿加工,提高审稿质量

在稿件筛选和加工方面,生成式AI有出色的质量检测能力。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大量文献和数据库的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高质量书稿,并快速对其进行初步筛选[4],帮助策划编辑对稿件的具体内容、体例、文字以及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等进行检查,辅助编辑对稿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生成式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识别出文本中的文字、语法等错误,并提供准确的修改建议。[5]例如,ChatGPT不仅可以辅助编辑自动纠正文字表达、语法、标点符号等错误,还可以帮助编辑核对参考文献来源,根据作者的观点表达与事件描述细节,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建议。[6]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机器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上述很多重复性的审读工作都可以应用生成式AI来完成。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策划编辑的生产力,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审稿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审稿质量。

(三)警惕AI算法偏见,敏锐识别价值观风险

生成式AI给策划编辑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挑战,策划编辑在应用生成式AI辅助选题策划和审稿时,要时刻警惕算法偏见风险。算法偏见主要包括算法训练数据偏见、算法设计偏见和应用偏见。生成式AI的生成能力的底层逻辑是数据和算法模型。在训练生成式AI时,其选择的训练材料来自于人类的作品,机器学习会将人类作品中包含的偏见沿袭下来,这会导致算法训练数据的偏见。算法设计者在设计算法时也会将自身的偏见嵌入算法中,这会导致算法设计偏见。算法在实际应用时会被用于各种目的,这会导致算法应用方面的偏见。例如,GhatGPT一类的生成式AI的母语是英语,训练数据和算法设计者的底层价值观都是西方价值观,因此策划编辑在应用生成式AI时,要保持价值判断的敏感度,敏锐地识别算法本身所暗含的价值观风险。

三、图书策划编辑应用生成式AI的策略

(一)培养和形成AI思维,拥抱AI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图书策划编辑要积极拥抱AI,培养和形成AI思维。AI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数据驱动”思维,即从大量数据中形成模型,进而对未知情况做出最佳预测。[7]策划编辑的AI思维主要是指理解AI的底层逻辑——其基础在于数据,核心在于模型,应用AI思维可以对出版生态尤其是选题策划和审稿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塑造。而AI的“数据驱动”和预测未来趋势功能可以为策划编辑提供选题方向,并协助预判选题趋势。除了理解AI的本质外,在实际应用层面,策划编辑培养和形成AI思维还表现在学习和掌握各种AI工具的使用规则,充分利用各种AI工具,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例如,策划编辑积极学习并使用方正智能审校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审稿效率和质量。

(二)强化主体思维,做出专业判断

策划编辑在图书出版流程中应用生成式AI时,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是居于主体地位的,而不是生成式AI。编辑工作作为一项创造性文化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创造性等突出特点。[8]如果用人类思维减去人工智能思维,会发现人工智能缺乏反思能力、主动探索能力和创造力。[9]生成式AI是用已有数据根据算法训练出来的,更擅长做“从1往后”的工作,并不擅长做“从0到1”的工作。因此,策划编辑在应用生成式AI辅助选题策划和审稿时,要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例如,面对生成式AI根据趋势给出的各种选题策划方案,最后究竟用哪一个或者哪几个,最终的决策权在策划编辑。此时,策划编辑需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运用已有的策划经验选择合适的策划方案。此外,在审阅生成式AI提供的审稿意见时,策划编辑需要明确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充分运用自身的判断力和审美观等形成的专业素养来做出判断。

(三)树牢底线思维,防范AI算法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的本质是底线意识和风险意识。首先是底线意识,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和变化,策划编辑要始终保持编辑职业战略定力,不触碰红线和底线,严把书稿质量关和导向关。其次是风险意识,策划编辑在审稿时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进行价值判断,而生成式AI所暗含的算法偏见对策划编辑来说正是价值观风险的来源之一。因此,策划编辑一方面要主动了解所应用的AI工具的背景和算法工作原理,尽可能地使用国内基于中文数据库开发的相关软件;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政治敏感度,提高审稿水平。面对生成式AI提供的选题策划方案和审稿意见时,策划编辑应当以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评判,严格防范算法偏见风险。

四、结语

未来已来,生成式AI将不断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面对生成式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策划编辑要积极拥抱AI,主动思考如何将生成式AI融入自身工作,同时也要精准识别并防范应用生成式AI辅助工作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不断优化选题策划和审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样才能实现以人为主体的“人机协同”工作模式,策划出版更多高质量图书,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卢宇,余京蕾,陈鹏鹤,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展望:以ChatGPT系统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23(4):24-31,51.       .

[2]张欣.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兼谈ChatGPT对法律出版行业的影响[EB/OL].(2023-07-24).https://mp.weixin.qq.com/s/nnECOzkvzAKeaKp9ZcFL2A.

[3][6]徐敬宏,张如坤.ChatGPT在编辑出版行业的应用: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编辑,2023(5):116-122.

[4]向飒.人工智能对学术期刊智能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的赋能[J].出版广角,2022(18):81-84.

[5]沈锡宾,王立磊,刘红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机遇与挑战[J].数字出版研究,2023(2):27-33.

[7]丁磊.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逻辑与应用[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3:256-257.

[8]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80-82.

[9]赵汀阳.人工智能提出了什么哲学问题?[J].文化纵横,2020(1):43-57.

(作者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图书出版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探索
出版广角(2016年21期)2017-01-07 21:39:22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西班牙出版业发展现状
今传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2:36:00
出版产业链视角下的图书质量建设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11:46:32
全媒体时代图书策划的传媒化探索
出版广角(2016年12期)2016-09-29 16:36:41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