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4-06-28 22:55吴芝君
大观 2024年5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非遗保护

吴芝君

摘 要:我国地域十分广阔,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十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先民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丰富的民间舞蹈形式。民间舞蹈是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会对人们日后的生活与审美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民间舞蹈的发展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其在舞蹈动作和文化内涵方面展现出了各个民族独特的风貌。通过研究和欣赏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民间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非遗;民间舞蹈;保护;传承

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大力弘扬中国民间文化。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深入剖析与研究传统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继承与传播,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当地情况来看,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工作的重点,深入剖析各个地区传统民间舞蹈的情况,并且制定一套完善的保护和传承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一、非遗民间舞蹈传承的价值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舞蹈形式,是由人民群众创作出来的,并且能够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情绪与生活方式。由于不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个地区的民间民俗舞蹈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民间艺术的发展与集成过程中,人们往往选择以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自然继承指的是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民间舞蹈的演出,促进民间舞蹈的传播与发展。民间舞蹈不仅能够凝聚各个地区的特点,还能够充分反映民间活动的内容,比如在清明节、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各地都会举办相应的民间活动,这些活动中的舞蹈是展现活动主题的重要形式。人们在聆听音乐时也会主动加入舞蹈队伍,一起载歌载舞,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主动承担起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在固定时期内,随着舞蹈技巧的完善,每个地区的人们都能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除此之外,民间舞蹈活动或者庆典中那些技艺超群的大师会招收一些徒弟并教授他们技能,以此培养更多的民间舞蹈传承人员,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使民间舞蹈得到传承,这也是民间舞蹈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我国的多元文化,还能表现不同地区人民的精神与个性。比如蒙古族群众长期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的舞蹈能够展现自己的游牧文化。蒙古族群众普遍心胸开阔、性格直率,这些特点也能够在舞蹈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的舞姿十分奔放、洒脱,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群众对老鹰、马匹的喜爱。与此同时,民间舞蹈也在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长期发展的优秀文化,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将人们生活中最朴素的一面展现出来。总之,对民间文化进行探索与剖析能够促进我国民间文化更好地发展。

二、非遗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受到新的文化冲击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资源,文化领域也得以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和需求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积极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使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受到新的文化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民间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不仅如此,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网络文化也在不断涌现,这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青少年更加喜欢网络文化及一些新兴文化,对于非遗民间舞蹈这类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

(二)传播范围狭窄

非遗民间舞蹈的多元价值使其具备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虽然当前各个地区的保护力度有所加大、创新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民间舞蹈的形成往往会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通信与交通不发达,民间舞蹈的传播范围相对有限,因此舞蹈成为人们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以往明显不同,更倾向于通过游戏、上网等方式满足自身的文化和审美需求,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这导致民间舞蹈的传播主体逐渐减少,传播范围相对变窄,人们对民间舞蹈的认同度较低。那些保存较完整的民间舞蹈动作和曲目被收录在艺术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场所,以供人们欣赏和学习。然而,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舞蹈只能依靠老人的记忆来传承。

(三)缺乏传承人

目前来看,各地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民间舞蹈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就包括传承人的缺乏。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对看似较传统的民间舞蹈不感兴趣,更倾向于学习现代舞蹈,因其在收益回报、受众范围和表演空间方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导致民间舞蹈的传承力量相对较弱。此外,民间舞蹈的传承人主要是民间艺人,他们在舞蹈的动作编排、曲目选择和表演方面可能缺乏专业性。同时,相关部门在支持力度上也存在不足。这可能导致艺术团队和民间艺人之间出现相互独立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民间舞蹈的传承。

三、非遗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对于非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元化的措施,让非遗民间舞蹈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一)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舞蹈宣传体系

非遗民间舞蹈是集文化生态、艺术、历史记忆和思想精神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还是我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符号。民间舞蹈涉及中国各个地区的精神文明,为了解决民间舞蹈传承面临的问题,扩大其传播范围,构建一个融合线上和线下元素的舞蹈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一是需要对本区域内优秀的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整合,将文化企业、艺术类院校、民间舞蹈专业机构、艺术团体、民间艺人等进行统一化管理,将其纳入统一的平台,利用信息化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共同讨论民间舞蹈艺术的演进过程,创作出更加符合群众审美需求、契合时代特点的舞蹈作品;二是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直观性等特性对民间文化进行宣传,使其快速走出固定区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了推动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充分利用3D、4D技术,创新舞蹈作品的呈现方式,对相应的场景进行还原,将各种元素及细节展示出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民间舞蹈提供全新的展示平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舞蹈的美妙与魅力。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传统舞蹈形式与现代科技得以相互交融,创造出更吸引人、互动性更强的舞蹈体验。同时,线下舞蹈活动也是民间舞蹈传承的重要支柱。通过积极组织文艺下乡活动和举办以民间舞蹈为主题的艺术节,促进专业艺术团队与民间团队紧密合作,进而在城乡地区举办广泛而规模宏大的舞蹈演出。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民间舞蹈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间舞蹈的兴趣和认同感,体现其内涵,并且唤醒人们的记忆,确保我国非遗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提高社会对民间舞蹈的认同度

基层的各类文化单位和机构是人们了解、学习民间舞蹈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实现民间舞蹈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非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中,基层文化单位要对非遗民间舞蹈做好整合和分类,从历史起源、舞蹈服饰、故事传说等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展示。以龙岩采茶灯为例,它被人们称为采茶扑蝶,是龙岩城乡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这种舞蹈综合了舞蹈、戏曲和说唱等艺术形式,是一种多元的文娱活动。文化机构可以对采茶灯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当地的文化意义。采茶灯在一批文艺工作者的支持和努力下,实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其结合民族歌舞、广场舞、民歌表演、排舞、旗袍秀等各种形式和艺术作品进行编创,参加了国家、省、市、区级的重大文化展演活动。如今,采茶灯已在龙岩地区广泛流传,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它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被视为吉祥歌舞,多在元宵节、春节等喜庆的节日进行演出。对于非遗歌舞的传承来说,其取得了圆满成功。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还可以采用科技赋能的方式对民间舞蹈进行传承,可以采用数字化读物、虚拟影像等,全面地展现其魅力。此外,要丰富基层文化机构的馆藏资源,保证人们能够对民间舞蹈产生全面的认知,使其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促使人们对民间舞蹈具备较高的认同度,增强民间舞蹈对人们的吸引力。

(三)从经济层面出发,探索非遗民间舞蹈发展道路

在非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中,还需要特别关注市场化的发展。只有将非遗民间舞蹈融入市场,融入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市场化来获得资金,提高非遗民间舞蹈的知名度,为其提供良好的传播基础。此外,可以开发与民间舞蹈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从动作、服饰、题材等方面入手,提取其中的艺术设计要素,开发出既实用又具有美感的文化创意产品。例如,可以开发具有舞蹈特色的化妆包、以舞蹈人物为灵感的文具等产品,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将民间舞蹈的美感与实用性相结合,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四)与学校进行合作,培养更多的民间舞蹈传承人

非遗民间舞蹈传承人不仅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坚毅的品质,还需要热爱民间舞蹈,可以深层次地感受到民间舞蹈的内涵与气韵,同时将优美的、标准的、灵动的身法融入舞蹈表演,展现舞蹈的文化内涵。因此,想要培养民间舞蹈传承人必须从小开始,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鼓励各地区的学校开设舞蹈课堂,将当地的舞蹈带到校园中,采用与时俱进的方式,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打造民间舞蹈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利用审美教育、阳光体育等活动,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学习自觉性,增强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兴趣和认可感,鼓励其在未来择业过程中选择与非遗民间舞蹈相关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与高等院校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将非遗民间舞蹈融入专业舞蹈教学,使其能够得到专业化的发展,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非遗民间舞蹈,坚定舞蹈学习理念,同时积极提升自身的舞蹈表演技能,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舞蹈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除了高校教育,还应重视艺术团队的建设和民间艺人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确保他们具备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

四、结语

对于我国而言,非遗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文化生态、艺术、历史记忆、思想精神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遗民间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需要人们积极保护和传承。在具体实践中,应当从多个不同的维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构建“线上+线下”舞蹈宣传体系、提高社会对民间舞蹈的认同度等,灵活开展非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确保取得理想的效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艺含琦.基于非遗角度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分析:以彝族烟盒舞为例[J].尚舞,2023(23):123-125.

[2]刘林奕.沂源跑马灯的风格特征及传承发展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3]李鑫.“非遗”视野下的湖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湘西苗族舞蹈为例[J].大众文艺,2021(19):104-106.

[4]崔珊珊.“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为例[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1(2):107-111.

[5]林荣珍.新时期非遗舞蹈的传承保护研究:评《非遗保护语境下的中国民间舞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5):116.

[6]翟鲜锋.非遗保护背景下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以金秀瑶族黄泥鼓为例[J].艺术大观,2021(5):91-92.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非遗保护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