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万里 文明象征

2024-06-27 22:27陈光鑫
前线 2024年6期
关键词:匈奴长城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中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历史上,长城为确保边防巩固和国家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今天,长城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

万里长城具雏形

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修筑时间延续最长的军事建筑工程,其修建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春秋战国之际,随着作战方式的变化,中原战争规模急剧扩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与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的战争不同,进入战国时期,步兵和骑兵逐渐成为主要兵种,需要更多士兵参加战斗。如古书所说,相较于春秋时期“千乘之国”,战国时期“秦带甲百余万”,如秦这样大国的兵力已可达步兵百万、战马万匹之规模。其次,战争持续的时间更长。战国之前,像武王伐纣这样王权更替的大战,一天之内就可以结束战斗,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场大战可持续数年之久。据史书记载,齐国以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战争持续五年,赵国也用了五年时间攻打中山国。最后,战争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防御方式的变化。秦国大军围攻魏国国都大梁,魏国以三十万大军守护大梁,于是加固城墙、扩建河流堤坝等就成为防御手段,史书曾用“十仞”形容大梁城墙的高大坚固。同时,修建长城也成为重要的防御手段。

不仅是中原战争,春秋以来,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蛮戎夷狄的政治、经济得以发展,强大起来的夷狄政权不断进攻中原诸侯,如秦、赵和燕三国经常受到匈奴、东胡、楼烦等族群的侵扰。为抵抗这些游牧民族的入侵,当政者不得不在边境通过修筑长城等手段进行防御。

在中华文化里,自古兵家倡导“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理念,力争通过非战争手段、以最小的代价达到退却敌人的目的,而长城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力武器。秦、齐、赵、魏、中山、燕等国纷纷在国土边界修筑长城,或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是防御其他诸侯国的兼并征伐。秦昭王修筑长城以抵御东胡、楼烦的侵扰。春秋中晚期,齐国也在今山东省境内修筑长城,西起黄河(古济水)以东,东至黄海之滨。赵国为抵御林胡、楼烦的侵扰,于公元前300年开始修筑赵北长城,从今河北蔚县东北开始,向西经过山西北部入今内蒙古,又利用漳水北岸堤防扩建成赵南长城。魏国修筑的魏河西长城、魏河南长城达数百里。中山国在其南部边境修筑长城,抵挡赵国侵扰。为防御北方东胡、林胡、楼烦等部族,从公元前348年到公元前279年,燕国先后筑成燕南长城、燕北长城,跨越今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

战国晚期,经过长期混战,秦始皇一扫六合而统一天下,但北部游牧民族仍不断南侵,尤其是匈奴对秦王朝威胁最大,因此嬴政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收复失地。

蒙恬在北部边界开始修筑长城。公元前213年,嬴政命蒙恬征调民夫、军人和战俘二百万人,整修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长城,并把三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向东经今宁夏固原到陕西绥德黄河边,与赵北长城连在一起,过黄河到今山西省、河北省北部,再利用赵长城,从今独石口向东,经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一直到今朝鲜平壤大同江附近的碣石山,形成万里长城的雏形。

秦汉之际,中原战乱使得匈奴重新渡过黄河,占据河南地。待冒顿单于继位,更是将当年蒙恬所占领的黄河以南地区重新夺回。匈奴的势力达到鼎盛,成为汉朝北部最大的威胁。公元前201年,汉高祖下令修缮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和甘肃黄河沿岸秦长城,以巩固边疆。一时间,长城成了汉帝国和匈奴的分界线。

汉武帝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缮蒙恬所修的秦长城。为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全,汉朝先在武威、酒泉设郡,又立张掖、敦煌两郡。为了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汉武帝决定在这一带修筑长城。公元前108年,张骞第二次出使乌孙等国,河西走廊成为重要通道,但匈奴仍不断侵扰,汉武帝派兵击破匈奴控制的车师和楼兰,在酒泉西到玉门之间修筑了长城。公元前102年,朝廷令路博德屯兵额济纳河下游的居延海,并令其在玉门至居延海之间修筑长城。西汉修筑的长城在我国境内大体走向是东起今吉林,经辽宁、河北、内蒙古,西至甘肃。东汉时期,北疆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再加上匈奴、乌桓的威胁,东汉王朝北疆形势复杂,光武帝刘秀通过修缮前朝长城等手段以治理边疆。

各族人民共修筑

北魏开启了少数民族政权修筑长城的先河。他们不仅在东起河北赤城、沿山西省北部到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一带修建了泰常长城,还建造了畿上塞围、六镇长城,同时在边疆设立军镇。公元555年,齐文帝在今居庸关南口和今山西大同之间修筑了九百多里长城,次年,又向东增修到山海关海边,长度仅次于秦、汉长城。北周对原北齐长城进行了修筑。

为防御突厥,也为炫耀武力,公元581年,隋朝整修原魏、齐长城东段。公元585年,隋炀帝征三万人,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黄河东岸到陕西省绥德修筑长城七百多里。公元607年,隋炀帝又下令修筑从今山西省杀虎口到内蒙古托克托的一段长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所修筑的长城,无论在规模、地域广度,还是防御体系健全方面都远超前代,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完备打下基础。

明朝自建立以后,为防范蒙古族鞑靼、东北女真族,一直坚持“高筑墙”思想,长城的修建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明惠帝建文期间(公元1399—1402年)修筑自宣府(今河北宣化)到山西大同境内的长城,又称“极边”。公元1413年,明成祖为加强北部边防,在长城内侧修建了一道二百多里的壕堑石垣,西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东至今河北省宣化市。公元1436年,英宗在今河北省境内五百多里的险要地段修筑墩台、烟墩22座,以加强警戒。“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打退瓦剌首领也先进攻,英宗被放回。公元1466年,宪宗在西北地区修筑了两条墩台线,共34座。次年,宪宗修筑东起山海关,西至雁门关一段的长城,使得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关口连成一片,加强了北部边疆的防御。公元1471年,负责陕北边防的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发动军民,在今陕西、宁夏境内修筑了一千七百多里的长城。穆宗时期,北方部族俺答、土蛮常侵犯蓟门一带边界,北京也受到威胁。公元1568年,戚继光奉命到北京,担任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总管,建议重新修筑从山海关到昌平一线的旧长城。公元1571年,明朝北部的边防得以改善。

历经磨难成象征

清军入关,长城的军事作用逐渐减小,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长城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许多仁人志士通过长城所独具的象征意义表达忧国忧民、抵御外侮的爱国情怀。虎门销烟后,林则徐赴新疆伊犁途经嘉峪关时写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表达悲壮不屈的正气。

专家指出,“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象征”的观念正式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后,长城成为抗日前线。特别是1933年,日军在长城沿线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国军队组织起了著名的长城抗战,许多报刊登载中国将士在长城脚下英勇杀敌的照片,艺术家们分别以诗歌、新歌剧的形式颂扬长城抗战,使得长城抗战的形象深入人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长城与抗战精神紧密相连,成为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重要象征。

此后,长城与国家形象的相连更加紧密。1948年12月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200元面额纸币就是以长城为主要图案。1958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显著位置装饰了以长城为题材的画作。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长城的开发和保护。1961年,国务院把长城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长城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代表中国的符号。

巍巍长城,雄浑壮阔。这座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智慧,更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每当《长城谣》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的歌词一定能唤醒深藏于华夏儿女血脉中的长城记忆,激发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陈光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匈奴长城
“海上长城”丰盈关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守护长城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