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军
大坪江的古韵
南方的小井冈山—大坪江,是龙胜县海拔最高的一个高山小盆地,四面环山。东面的门户连通了兴安县的竹林界,最为险要,高约2000米,坡度在70度左右;南面门户连通了红军长征曾经过的灵川县财喜界,高约1300米,坡度约50度,红军长征时曾在财喜界之间的嘞湾书写了“燕子岩传奇”故事;西面的门户连通了世界一绝的龙脊梯田景区的观音岩,是红军长征经过龙胜最有名的红色遗址之一,高约1650米,坡度大约55度;北面门户是通往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景区的磨子岩,高约1450米,坡度在60度左右。
在北面靠西的崇山峻岭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嘞湾。嘞湾一头儿在距大坪江6.5公里的桐木寨处,连接湖南武冈、邵阳等湘西北地区;另一头儿连通着桂林市的交通动脉,从大坪江的山腰而过,形成了困住大坪江的左右门户。当时,每天从湘西北有成百上千的小商贩们挑着当地的坛坛罐罐和鸡鸭等特产步行去桂林贩卖,再购买盐巴、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后返回湘西北,就这样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嘞湾,就成了小商贩们的“伙铺”。
1949年后的几十年里,这条石板路一直是大坪江等地的人们通往江底乡政府及外界的必经之路。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实施,原先的交通要道—石板路,如今已被水泥路取代了。但这条古商道与大坪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彰显了大坪江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坪江盆地附近数十平方公里并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连绵起伏。山岭上四季常绿,遍地生长着天然摆竹、南竹、水竹、鸟梨茶等多种珍稀灌木;山岭之间的谷口是一片似坪非坪的沟壑,深入进去又是类似的堑壑,再往里走,还是谷壑,走来走去,好像没有尽头。因此,连当地人都不敢贸然深入,进去了就会迷失方向。所以,至今没有人走遍这些山岭沟壑。至于具体面积,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莽莽的、森森的、没有边际的,是山中有山、岭中有岭的高山小盆地。
大坪江的恒韵
1934年冬,红军在湘江激战后,进入越城岭山脉。在经过大坪江时,架了好几座便民桥,解决了当地群众长期因江而交通不便的难题。各族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人们纷纷回到家里给红军打油茶、蒸山薯,还送草鞋、唱山歌进行慰问,红军被大坪江群众的热情、真情所感动,但只喝山泉水,且一碗饮尽就大踏步向前走去。
乡亲们见红军饥寒交迫,却婉拒一碗碗香喷喷的油茶,一双双破烂不堪的布鞋连脚趾都露出来了,却没有人收一双草鞋……寨上的乡亲们把红军为大坪江架的桥称为红军桥,并精心维护,直到前几年政府架好了水泥桥。红军桥既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问题,又使来往的本地与外地人铭记红军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恩情。像这样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故事,留下了许多许多,一直流传至今,勉励着后人深切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大坪江的神韵
大坪江似高耸的井冈山,但它没有井冈山的巍峨雄伟;大坪江的中间小盆地近似于井冈山上的宽敞,但它没有井冈山上的波澜壮阔;大坪江四面环山,近似于井冈山的地势险要,但它没有井冈山黄洋界的隆隆炮声。大坪江与井冈山形似、神似,大坪江曾经的悲壮与井冈山的历史沧桑是那样可歌可泣,当地的人民都是那么纯洁质朴,那么顽强不屈。
大坪江像井冈山一样忍辱负重、淡泊名利,却不像庐山、黄山那样引人入胜,也不像泰山、峨眉山具有那种张扬的个性。
我想:今天我们原本是来游山玩水的,但于我来说,不仅领略了广西龙胜这南方小井冈山郁郁葱葱的山山岭岭,也品尝了大坪江默默无闻的山溪泉水的清甜甘美,更在平淡中喝油茶、品水酒、唱山歌、吃摆竹笋,探寻曾经的历史,领略燕子岩传奇的风采……
一切惊奇皆再现于眼前,绝对是大坪江给予我们的恩赐。这是一次难得的心灵之旅,她洗涤、慰藉、启迪了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