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钰含 陈雨晴
南通市,简称“通”,古称通州。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初,周军南下攻克如皋东乡的静海设立静海军,置通州,辖今江苏长江以北泰兴、如皋以东地区,以其地据江海之会,为通吴越之路而名,此为建州之始。南通拥有滨江临海的独特地理优势,发展至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就诗文发展而言,人才辈出,著作丰富,有其独特的地域性,为江南诗文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历来学界对南通明清时期诗歌发展情况关注较少,仅有吴旭君硕士学位论文《南通明代作家研究》对南通明代作家进行系统研究,所以有必要探究明清时期南通诗文发展整体风貌,揭示和再现南通明清时期的“文化场域”,从而使读者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到当地诗文发展脉络,为明清地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明清时期,通州地区诗歌发展较为昌盛,诗歌总集与别集层出不穷。《光绪通州志》序言中说:“硕德宏儒,代有传人。其仕于朝者,经文纬武,焜耀闾里,其潜于野者,枕经葄史,著作等身。”当时,许多文学家从中崭露头角,这一点可以通过编辑的地方文献得以证实。据陈晓峰在《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一文中的统计,清代汪之珩编撰的《东皋诗存》共五十二卷,其中包括四十八卷诗歌作品以及四卷其他作品。全书收录宋代至明代共56位如皋籍诗人的作品,该书的卷十一至卷三十七之间共计收录了清代323家诗人的4310首诗作。此外,还留存孙翔的《崇川诗集》十二卷以及《补遗》一卷,王藻的《崇川各家诗抄汇存》六十二卷附有《补遗》六十一卷,陈心颖等编的《明紫琅诗》四卷、《国朝紫琅诗》四卷,据此可见地域诗风之盛。
另外,明清时期通州区域还涌现了不少文化世家。袁景星、刘长华合著的《崇川书香录》是以该地书香门第三世一贯为编纂对象,“士君子里闬伏处,皓首穷经,其贻厥孙子者,不在科名之显达,而在书香之绵延”。书中罗列了四十六个家族,其中超过十个家族书香绵延超过十世,标举风雅,青箱世守,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其中,范氏家族崇文好学,代代相传,书香一脉,是明清通州地域整体氛围中孕育而出的文化硕果。
这样发展状况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略作分析。
一、行政区划扩大,社会治理水平上升,为诗文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明初,靖难之役使通州人口大量伤亡,大多年份为1.5万户,8万人左右。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内外交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变、兵变不断。南通地区以农民起义为主,如刘六、刘七起义,义军进逼通州狼山、如皋等地,“三过南京,往来如入无人之境”(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另外,天灾也很严重:万历八年(1580)春,“雨雪连旬,禾黍不入,百姓至取草根树皮以为食,食不足,辄饥饿死道上”;万历十六年(1588)三月,因久雨,通州“百姓亦皆穿空,至食不厌糟糠,辄忍饥饿死,死不可得,辄自缢死。自缢死者常十二三,饥饿死十七八,国门之外,死人如乱麻也”(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二·扬州通州饥灶列传》)。
至清代,乾隆年间及其以后百余年中,人口由过去的长时期缓慢增长变为短时期迅速增长。乾隆四十年(1775)、嘉庆十四年(1809)、道光九年(1829)、同治十三年(1874),通州人口分别增加到33万人、55万人、79万人、118万人。为稳定江南统治,康熙频繁巡视地方,关心民生。南巡期间,对于一些江南社会的贤达名士,康熙亲加召见并加以委用,凡遇忠臣、学者的祠庙享堂,均题字、赐匾,予以表彰。康熙还以江南为人文萃集之地,酌量增加江南士子入学名额,又于府学分大中小各增5名,以示鼓励人才之意,这对江南地区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愈加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文学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写作素材,文人士子潜心创作,或歌颂南通的名山丽水,或书写自己的理想抱负,外无倭寇侵扰之忧,内无遭劫被掠之害,诗文作品数量显著增多。
二、制盐之利显现,人口大规模迁移,
为诗文交流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基础
明代江苏地区制盐业发达,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设于扬州城,下辖通州分司。明中后期盐法放开之后,“盐策富商挟资而来”(《中国地方志集成》),客观上给当时相对落后的南通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商业移民因其财力丰裕、流动性较强及职业的优势,通过出版、戏曲等方式带来各种典籍、先进理念等思想文化资源,为南通诗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人员的大量涌入又反向促进市镇经济与文化的兴起。清前期,通州所辖丰利、掘港等9个盐场大多形成集镇,成为承载商业移民的文化信仰场所。商业移民对寓居地信仰体系的影响主要是借助集镇会馆和民俗节日两种载体进行。晚明之时,受经济大潮的影响,有些商家主动邀请文人创作小说,或于集镇之中售卖,或编戏曲演出,或以说书形式流传,将小说视作文化商品推向市场,如李渔的小说大多如此。此现象一直持续到清代,使小说的销售渠道大为开拓,由此互利互惠,也激发了小说家的创作热情,小说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三、修史技艺进步,刻书业繁荣发展,
为诗文传播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明初定都南京期间,朝廷下令先后官修《元史》《永乐大典》等重要史籍。但由于时间仓促、技艺不成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详略不均、编次失当、史实多误等情况多有不同程度存在。
至清代,刻书印刷业繁荣发展,主要有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私刻系统、坊刻系统。其中,民间私营坊刻在出版业中已处于主导地位。
官刻系统中,在清代,省一级地方政府大都有书局,所编辑出版的书称为“局本”。清代扬州雕版印刷发达,清政府在扬州设有扬州诗局,从校补、缮写到雕刻、印刷、装帧,无不精益求精。南通因地理位置优势,受扬州地区影响较大,书籍流通数量多,刻书技艺逐渐精通。
私刻系统中,私家刻书既有知名文人刊刻自己的诗文,也有藏书家、校勘家辑刻的丛书、逸书。清代江苏文化教育发达,文人墨客所刻书籍甚多。清末状元张謇于1903年在南通创办的翰墨林印书局是中国近代早期印刷出版机构。张謇在制定书局章程时说,办印书局是“私益之义少,而为一方学术公益之义多”,书局不仅编印教材、账册,还刊印学术著作。
坊刻系统中,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书籍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商品,南通民间坊刻业十分兴盛。许多大众读物是反映民间生活、社会风俗习惯的资料,诸如小说、戏曲、唱本、医方、星占、类书等各类书籍,多由民间书坊刻印出版。民间书肆注重营利,为降低成本,故书品质量不如官刻、私家刻本,但民间书坊在繁荣市场、普及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清代,民间刻书运用活字印刷技术更为普遍,木活字印书成为时尚,直到清末仍然通用。
四、崇文尚儒思想盛行,社学书院数量增多,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媒介作用
明清时期,崇文尚儒风尚盛行,尤其反对儒学因为科举而成为部分人“学而优则仕”的途径,注重儒学知礼明理的日常应用,提倡经世致用,强调真才实学,因而有些名仕奉孔子为教义,设学教人,鼓励讲学。
“据《通庠题名录》统计,从明代至清代,通州州学的入学人数逐渐上升。其中,明代入学人数为2069人,而清代达到了4803人,此外,在海门、静海也有1583名生徒进入学府学习。因此,通州州学的总招生人数达6386人。通州初等教育官学体系较为完善,明代有小学,明、清有社学。据史籍记载,明代通州州治辖区内共有7所社学,此外,沿海地区如金沙、石港、余西、余东、西亭、吕四等盐场亦已建立7所社学,海门则有2所社学。初等教育中还有专收孤寒儿童免费入学的义学,光绪初年通州就有义学9所。”(陈晓峰《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
古代书院是集藏书、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官学之外有益补充,对社会教育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通州书院数量达到12所之多。清代承明制,书院数量不断增加,学生规模扩大,保障了文化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康熙三年(1664),分司杨鹤年重修忠孝书院,将其更名为文正书院。马中翰被书院聘为主讲,使得教学事业进一步扩展。马中翰制定详细规章,鼓励学生专研实践课程,最终得到广泛认可。乾隆十年(1745),知州董权文在城西北隅选址建立了紫琅书院。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州沈雯筹募经费,聘请浙西知名进士吴坦担任该书院的先生,学生规模从最初的60人逐渐上升至120人。嘉庆十六年(1811)知州唐仲冕、道光十年(1830)知州周焘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州景寿春前后修缮紫琅书院。同治七年(1868),知州梁悦馨建立东渐书院。同治十一年(1872),梁悦馨翻修紫琅书院,当时长沙唐陶山先生担任通州的首席学者,翰林侍读张涵斋先生为紫琅书院院长,一月两课,文风日益繁盛,书院所培育的人才,如中乡试、进士的人先后有20多人。众多学者、大师相聚在书院,共同致力于推动通州地域文化的发展。
随着通州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教育成果逐渐显著提升,人文氛围日益浓厚。缙绅学士襟怀不凡,初心抱负,以诗书为根基,以钟鼓为支撑,逐渐形成尚文、崇礼、注重科举的文化特色,推动了当地文化传承的脉络。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南通地区在诗文发展上,文人辈出,作品丰富,勤恳著述,营造了浓厚的地域文学氛围。其获得独具特色的江海人文景观与当时稳定的政治局面、制盐获利的经济基础、崇文尚儒的思想熏陶、坊刻修史的传播载体是分不开的。
本文系2022年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明清南通县志艺文类研究”(项目编号:202210304074Y)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