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保2.0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建设研究

2024-06-27 11:38舒涛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6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院校高职

舒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构成了严重挑战。通过对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基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实践指导,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数字化校园的推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校园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手段。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网络安全事件的频发不仅威胁到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更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财产损失甚至法律责任。因此,如何有效应对网络安全挑战,保障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法规和标准,特别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以下简称等保2.0)标准的实施,为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和要求。等保2.0标准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的转变,强调了从整体规划到具体实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基于等保2.0标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网络教学、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然而,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比,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建设显得滞后。部分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较为充足,但在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却相对不足。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校园网络在面对外部攻击和内部威胁时的脆弱性,网络攻击事件频发,如DDoS攻击、恶意软件感染等,严重威胁着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体系的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一些院校尚未建立或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团队,安全责任分配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制。这些问题导致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安全政策和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此外,网络安全意识的普及不足,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难以形成全校范围内的网络安全防范文化。

(二)技术层面的挑战

技术层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安全设备的陈旧、安全技术的落后,以及对新兴技术的安全挑战应对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设备和系统未能及时更新,安全防护措施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导致安全漏洞频出,为网络攻击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三)人员因素的制约

人员因素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另一关键因素。部分高职院校中负责网络安全的技术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同时,部分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足,容易在日常使用中忽视安全操作,如使用弱密码、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等,增加了网络安全风险。此外,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足,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需求。

(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更新和网络安全法规的滞后,高职院校面临着来自外部的、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黑客攻击、网络病毒和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对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此外,国际网络安全形势的变化也给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考验,如何有效应对跨国网络犯罪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多个层面的相互交织。技术层面的不足需要通过更新设备、提升技术水平来解决;管理层面的缺陷则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机制来弥补;人员层面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来改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策略,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威胁。

三、等保2.0

(一)等保2.0标准

等保2.0旨在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提供全面的指导,该标准在原有等保1.0的基础上,针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安全新形势,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等保2.0不仅覆盖了传统的信息系统,还将云计算平台、物联网系统、移动互联应用等新兴技术纳入保护范畴,体现了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和适应。等保2.0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中心,三重防护”,即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整体监控和响应[2]。同时,它强调在物理环境、网络通信、区域边界、计算环境等方面构建综合防护体系,确保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管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的转变,更加注重预防性和前瞻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图1为等保2.0体系架构[3]。

等保2.0标准的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要求,从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到废弃的每个阶段都要实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一要求强调了安全管理的持续性和系统性,确保了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

第二,强调了主动防御的重要性,要求网络运营者不仅要对已知的安全威胁进行防护,还要对未知威胁进行预警和主动防御,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三,提出了对新兴技术的安全管理要求,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这些要求为高职院校在新技术应用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

(二)等保2.0与等保1.0的比较

等保2.0标准相较于等保1.0,在多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显著的扩展和深化,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

1.保护范围的扩展

等保1.0主要针对传统的信息系统,而等保2.0则将保护范围扩展到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领域。这一变化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多样化需求。等保2.0的这一扩展使得高职院校在采用新技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全面和具体的安全指导,确保新技术的安全应用。

2.安全防护要求的深化

等保2.0在安全防护要求上更为细致和具体。相较于等保1.0,它不仅增加了对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的保护要求,还特别强调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等保2.0明确提出了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等环节的安全要求,给高职院校处理大量师生个人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引入

等保2.0引入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这是等保1.0所缺乏的。等保2.0要求从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到废弃的每个阶段都要实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一理念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在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等级保护的要求。

4.主动防御理念的提出

等保2.0提出了主动防御的理念,这是对等保1.0中被动防御策略的重大改进。等保2.0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已知的安全威胁进行防护,还要对未知威胁进行预警和主动防御。这一理念的提出,要求高职院校建立更为先进的安全预警和响应机制,提高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5.法规遵从性的强化

等保2.0在法规遵从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高职院校遵守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还要求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中遵循等保2.0标准的相关要求。这一点在等保1.0中并未得到足够的强调。等保2.0的实施,意味着高职院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更加注重合规性审查和法律风险评估。

四、等保2.0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建设中的意义

首先,等保2.0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框架,有助于建立起从组织结构到技术措施、从人员培训到应急响应的全方位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等保2.0的实施,高职院校能够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其次,等保2.0的主动防御理念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更加前瞻性地识别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提高对新型网络攻击的防御能力,对于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复杂网络安全形势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再次,等保2.0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护能力。通过按照等保2.0的要求更新和升级安全设备,部署先进的安全技术,能够构建起更加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抵御外部攻击和内部威胁。

最后,等保2.0的推广实施还有助于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宣传等活动,提升师生员工的网络安全素养,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网络安全基础。

五、网络安全解决策略

(一)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应依据等保2.0标准的要求,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首先,明确网络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全校的网络安全工作。该小组应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信息化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关键部门的负责人,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全校层面的支持和配合。其次,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涵盖网络使用规定、数据保护政策、应急响应计划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4]。此外,应定期对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评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环境。通过这些措施,高职院校能够建立起一套从组织结构到技术措施、从人员培训到应急响应的全方位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强化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技术防护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高职院校应根据等保2.0标准,强化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首先,对校园网络进行安全区域划分,部署防火墙、入侵监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设备[5],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过滤。其次,加强终端安全保护,确保所有接入网络的设备都安装有最新的防病毒软件和安全补丁。最后,实施数据加密措施,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此外,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实现对网络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统一管理。对于满足等保2.0三级标准的信息系统,至少应配备表1所列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

(三)提升网络安全人员专业能力

人员是网络安全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首先,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其次,建立网络安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人才。最后,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素养。

(四)培育网络安全文化

网络安全文化是网络安全的基石。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培育网络安全文化。首先,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其次,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引导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最后,建立网络安全奖励和惩戒机制,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网络安全保护工作。

(五)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高职院校应严格遵守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网络安全工作合法合规。首先,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动态,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符合法律要求。其次,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依法处理网络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最后,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合规性检查,发现并及时纠正网络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六)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应根据等保2.0标准,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首先,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其次,建立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早期发现和预警。最后,组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团队,负责网络安全事件的快速处置和恢复工作。此外,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

(七)加强网络安全研究和合作

网络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安全研究和合作。首先,建立网络安全研究团队,开展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次,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网络安全资源和信息,共同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6]。最后,参与国内外网络安全交流和合作项目,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理念和技术,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六、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了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基于等保2.0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的解决策略。这些策略旨在从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人员培训、安全文化建设、法规遵从性、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合作研究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在实施等保2.0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策略。同时,应注重网络安全文化的培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全校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共识。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参考文献

[1]马朝霞.等保2.0标准下高职院校信息安全工作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1):10-11+16.

[2]马力,祝国邦,陆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标准解读[J].信息网络安全,2019(02):77-84.

[3]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9.

[4]杨阳.南开大学等保2.0与网络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教育网络,2022(Z1): 66-68.

[5]陈龙刚.高校校园网络等级保护安全架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18-20.

[6]朱圣才.高校网络安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电脑与电信,2020(Z1):49-53.

基金项目: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等保2.0标准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YZB003)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中心

■ 责任编辑:王颖振、郑凯津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