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非遗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4-06-26 07:42石倩
参花(下) 2024年6期
关键词:菏泽文化遗产应用型

面对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布局,菏泽学院作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立项单位,其音乐专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突出以区域音乐文化发展为服务导向,以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办学定位,深入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科学合理的非遗特色音乐课程体系。基于此,本文将以菏泽学院为例,详细探讨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非遗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现状与实施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概况

菏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互交融,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公布,菏泽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非遗项目112项,市级非遗项目345项。同时,菏泽市在非遗传承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73位,市级非遗传承人420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各具特色。例如,菏泽弦索乐、山东古筝乐和鲁西南鼓吹乐以其典雅的旋律和精湛的演奏技艺著称,是当地独有的器乐合奏形式;商羊舞作为菏泽地区的代表性舞蹈,通过模仿商羊鸟的动作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丰收的愿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传统;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两夹弦、山东落子等菏泽传统剧种和曲种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二、应用型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意义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深入实施和关于“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桥梁,其与非遗文化的协同融合,不仅在于对学术研究的深化,更在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以及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丰富上。

(一)传承非遗文化,激发学生文化自觉性和历史使命感

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看,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认同和文化基因。通过开设非遗课程、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其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民族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坚定守护者。

(二)服务地方经济,助力非遗文化产业研发和推广

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非遗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和技术手段,对非遗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其产业化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企业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搭建平台。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更能够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开发教育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应用型高校与非遗文化的协同融合,对于丰富高校教育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通过引入非遗文化,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同时,非遗文化还能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领域,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更能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应用型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路径——以菏泽学院为例

近年来,菏泽学院坚守“立足菏泽、依靠菏泽、融入菏泽、服务菏泽”的办学方针,根据“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原则,制定了“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打造亮点、建设精品”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作为深植于菏泽地方文化土壤中的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其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上,开设了展现菏泽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与实践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资源,均将非遗元素有机融入,彰显了其在音乐学科理论与技能课程建设上的创新与实践。

(一)确立办学特色,注重非遗传承

音乐与舞蹈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确立了以菏泽地方曲艺、器乐及舞蹈为办学特色的目标,注重将地方非遗资源融入课程体系,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将“琴筝清曲”中的山东琴书引入大学课堂,确立为特色课程,开启了山东琴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传承之路。2015年,音乐与舞蹈学院又将菏泽弦索乐和山东古筝乐两大非遗项目融入特色学科建设中,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建立研究基地,推动非遗研究

为了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菏泽学院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建立了多个非遗研究基地。例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在非遗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同时,菏泽学院也在“山东琴书”“琴筝清曲”和“山东梆子”的普及教育、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及推广交流上投入大量精力,成果斐然。2015年,菏泽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山东琴书传习所”,“琴筝清曲”和“山东梆子”这两种形式也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被授予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称号,并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在研究基地建设的有力促进下,菏泽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围绕非遗人才培养与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工作。2018年,“山东琴书传承研究”被确立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三五”重点学科,学校的“山东琴书人才培养”项目也荣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以鲁筝艺术博物馆为载体申报的“筝声鲁韵-鲁筝艺术博物馆以乐化人的创新实践”,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学校被评为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

(三)特聘非遗传承人,强化艺术实践

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特聘了多位非遗传承人作为客座教授,包括山东筝派国家级传承人、著名古筝演奏家赵登山,国家一级作曲家苏本栋以及山东琴书国家级传承人王振刚,省级传承人李巧莲、胡化山等专家,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菏泽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鲁筝艺术博物馆等平台,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构建非遗传承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理论、实践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和艺术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在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中,筝乐团凭借山东派筝乐经典曲目《碰八板》荣获青年古筝重奏组团体金奖,同时斩获多项个人奖项;牡丹之都民族乐团演奏的作品《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在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器乐一等奖。

四、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非遗”特色课程建构

高校教育中,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石,而课程体系则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音乐学科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诞生之初就显现出强烈的技能性和实践性,这种独特的学科特性为应用型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培养地方社会人才的主阵地,菏泽学院充分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遗产,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在构建非遗课程体系时,采用了多元化、层次化、实践化的策略,包括非遗音乐理论课程、非遗音乐技能课程、非遗音乐实践活动三个模块。

(一)非遗音乐理论课程

非遗音乐理论课程是地方非遗课程体系的基础。这类课程主要根据菏泽地方的音乐文化特色,按照民歌、舞蹈、戏曲、曲艺、器乐等类型,对菏泽传统音乐进行系统学习。课程以本土音乐作品的赏析为切入点,对菏泽不同音乐形式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和音乐审美观进行深入探讨。在“菏泽音乐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菏泽民歌赏析”“菏泽舞蹈音乐”“菏泽戏曲音乐”“菏泽曲艺音乐”以及“菏泽器乐艺术”等课程,通过梳理和总结菏泽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地方非遗音乐文化的精髓,提高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出能够积极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新一代力量。

(二)非遗音乐技能课程

非遗音乐技能课程对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需要深入挖掘地方非遗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技艺作为教学重点。同时,还应注重与时俱进,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和审美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展,使地方非遗音乐既保持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在非遗音乐技能课程体系方面,学院开设了包括“山东古筝乐”“山东弦索乐”等器乐合奏课程,以及“山东琴书”曲艺课程、“山东梆子”戏曲课程等。为了进一步丰富技能课程体系,学院还计划增设“菏泽地方民歌表演唱”“鲁西南鼓吹乐合奏课”等非遗技能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通过亲身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地方非遗音乐的演奏、演唱和表演技巧。同时,还可以结合项目式学习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学习地方非遗音乐,增强其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三)非遗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因此,在非遗音乐实践活动的设置中,应注重技能操作与实际应用。通过组织学生深入民间进行采风活动,收集第一手的音乐素材和民间故事,感受菏泽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氛围。同时,积极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通过与民间艺人的合作,学生能够学习与模仿本土音乐家的表演技艺和创作手法,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音乐的内涵。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非遗音乐表演、比赛和展览,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与更广泛的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非遗音乐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和综合素养。

五、结语

在探索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非遗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道路上,菏泽学院以其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为教育界提供了范例。通过对菏泽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与整合,学院不仅成功地将非遗元素融入音乐专业教育,更是在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体现了高校对非遗文化的高度重视,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革新。通过非遗音乐理论课程、非遗音乐技能课程以及非遗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学生得以在亲身参与中深刻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实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林,许媛媛.“特色专业”背景下地方高校曲艺学科的建设与教育实践——以菏泽学院近年的探索为例[J].曲艺,2019(07):46-49.

[2]余雯.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本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艺术研究,2020(01):154-155.

[3]刘香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3.

[4]张静.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2):83-91.

[5]商立君.转型背景下高师音乐专业综合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05):79-81.

[6]张靖,张蕾.应用型高校歌舞戏剧类“非遗”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0,19

(06):120-122.

[7]杨晓燕.福建文化“嵌入”高校影像创作与价值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05):245-24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菏泽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210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倩,女,硕士研究生,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菏泽文化遗产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与文化遗产相遇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