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舞台艺术,既是我国的文化精粹和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娱乐生活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发展空间狭小。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发展受到了影响,社会关注度逐渐降低,甚至濒临消亡。本文将以罗城地方戏曲为例,通过分析罗城戏曲的类型与发展现状提出保护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保护地方戏曲的重要性
戏曲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尽管新的文化理念与娱乐方式不断涌现,但传统文化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戏曲不仅能供人娱乐、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戏曲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戏曲的主题多源于日常生活或历史故事,戏曲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通过欣赏戏曲,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地方戏曲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传承。由于地理分布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戏曲发展遍地开花,每个地域都有独具特色的代表剧种,如罗城县域内的彩调剧、文场、仫佬剧等,其诞生和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人生观。地方戏曲在承载着地方文化精髓的同时,对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丰富地方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影视、网络传媒等媒介快速普及,新兴文化娱乐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戏曲这一传统艺术的关注度锐减,活动阵地不断缩小,加之传承人断层,地方戏曲呈现出消亡的趋势,其文化价值与艺术属性面临失传的风险,保护地方戏曲已迫在眉睫。
二、罗城地方戏曲剧种的基本概况
罗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舞蹈、音乐、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歌作品意蕴丰富,记载了当地人的人文观念、性格特征、生活习俗等。
据《罗城县志》(道光时修)记载:“初一至十五日各门首挂灯,敲锣打鼓,放鞭炮。夜则演故事舞龙灯,或舞狮子,或唱采茶,或唱杂戏。”唱采茶,即唱彩调。从现有史料看,剧种“唱采茶”至少在清代时期就已在罗城乡间流传,甚至更早就传入罗城。流传于罗城地区的民间戏曲剧种有桂剧、壮剧、彩调剧、文场、渔鼓、仫佬剧等。2016年,罗城地区文化部门深入各乡镇村屯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收集材料。目前,尚在罗城县流传的戏曲剧种有仫佬剧、桂剧、彩调剧,曲艺有文场、渔鼓。仫佬剧专业剧团1个,彩调剧业余剧团27个,桂剧业余剧团1个,文场业余剧团2个,渔鼓业余剧团2个,现有民间艺人600多人。这些底蕴厚重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彩调剧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也叫采茶戏等,是广西流传最广、影响最广的剧种之一。彩调剧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最为兴旺,“村村有戏台,月月有活动”,是罗城县内最主要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剧目。当前,罗城民间艺人自编自演,巡演于罗城、宜州等地,一方面旨在扩大彩调剧的宣传范围,推动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彩调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彩调剧的主要传统剧目有《王三打鸟》《刘三姐》《王二报喜》《隔河看亲》《三炷香》《奇巧姻缘》《龙女与汉鹏》等,新编剧目有《王二接妻》《甜言笑语》《姐妹采茶》《两亲家》《乡村之夜》等。
(二)文场
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又名“文玩子”,是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而命名的。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罗城文场在广西文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融入了仫佬族的文化特色。文场音乐主要分为大调、小调、码头调、过场音乐等四部分,近年来,随着文场进入剧场走上舞台,表演形式出现了站唱、表演唱、歌舞表演等,形式丰富多彩,是罗城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现保留曲目有《杨雄醉酒》《秦香莲》《贵妃醉酒》《英台思念梁山伯》《孔明借箭》《空城计》《骂玉郎》《白蛇拜斗》等,新编文场曲目有《他乡怎比我罗城》《中国梦圆创辉煌》等。
(三)渔鼓
渔鼓以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俗称道情,源于古代的叙事讲唱道情,是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也是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演唱时左手抱渔鼓,右手执板,按节奏边唱边敲。曲调为四句一组的单曲体徵调式。唱时四句一转,反复多次,直至结束。唱词要求生动形象和口语化,基本为七字句,逢双押韵,一韵到底。叙述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可演唱短、中、长篇。演唱者原为一人多角,现发展为两人或多人说唱和表演。其曲调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高亢、明朗,南路柔和、深沉。现保存的传统曲目有《抱筒进府》《补瓷缸》《五娘剪发》等,新创编的曲目有《中华喜腾飞》《赞罗城十大文化》《歌唱新农村》《小长安家乡美》等。
(四)仫佬剧
仫佬剧是新兴的民族剧种,其以传统的民族节日——依饭节的歌舞为基础逐渐形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当地人从依饭节“师公戏”中提炼精华,从唱腔、身段、服装等角度进行创新,结合仫佬族丰富的民歌、习俗,于1986年创作了仫佬剧《潘曼小传》,因剧情具有浓厚的仫佬族特色而确立为新剧种——仫佬剧。近年来,先后创作排演的仫佬剧有《打工仔》《鸡生鸭熟》《红背带》《悠悠寸草心》《唢呐欢歌》《玉笛情缘》《柚子情》等。仫佬剧已成为罗城精品文化之一,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罗城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民间戏曲艺人数量逐渐减少,多种地方戏曲剧种演出减少,只留存有剧目和套具等,多数业余剧团已解散,无法正常排演,罗城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保护意识淡薄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重要文化载体,是和人民群众最贴近的艺术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群众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戏曲的关注度降低,地方戏曲的受众群体减少,影响范围有限,导致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困境。另外,仍有部分群众认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是相关部门的工作,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的共识。
(二)文化设施不健全
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而当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机制有待强化,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造成个别公共文化设施已丢弃荒废。虽建有仫佬族剧院、县艺术团、县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馆设施,但大多规模偏小、设备落后,缺乏相应的维护措施,音响、灯光、乐器等设备老化和欠缺,难以适应新时代戏曲传承的发展需要。
(三)戏曲人才匮乏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表演”等于一体,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对导演、编剧、音乐、舞美、演员等主要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戏曲传承和发展的主体是人,然而,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支持力度较小,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的地方戏曲传承人才。学戏的人越少,戏曲越难以传承与发展。另外,当前留在剧团的演职人员大多没有经历过专业戏曲学校的学习,戏曲功底较浅,专业性有待提高,出现了“能唱不能演、能演不能唱”的现象。除表演人员外,地方戏曲的剧本创作、作词作曲、编导等人才也同样较匮乏。
四、传承保护策略和建议
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唱、演等表演形式各不相同,具有民族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样式和娱乐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升,使得传统戏曲文化在新形势下传承乏力。
(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依托仫佬族文化资源优势,实施仫佬族古村落、古民居和名人故居保护工程,建设具有时代性的“一馆一场一剧”、民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设具有戏曲文化元素的群众文化广场,发展广场文化。在戏曲传承基础较好的罗城龙岸镇、东门镇、四把镇、天河镇等乡镇建立戏曲传习室,重点扶持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打造“戏曲小镇”文化名片。构建“县、乡镇、村屯(社区)”保护网络,提高戏曲行业的吸引力,为戏曲传承给予充足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地方戏曲创作和理论学术研究
目前,罗城地方戏曲研究及相关团队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演职人员数量少,几乎无法独立创作、排演新剧目。首先,应对戏曲艺术团的人员队伍培养加大重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大力打造高质量的戏曲艺术团。其次,要加强对传统剧目的抢救、排练,提高创新思维,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汲取民间优秀文化营养,不断创作出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的优秀作品。再次,在加强地方戏曲创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挖掘、征集民间戏曲资料,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优势,收集和保护现有的戏曲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加强戏曲理论研究,积极出版研究成果。
(三)举办地方戏曲展演活动
以节庆日为契机,搭建平台,开展群众戏曲展演和比赛活动。利用新媒体、融媒体等加大对地方戏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断提升戏曲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开展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展现戏剧风采,弘扬曲艺文化”文化惠民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热爱地方戏曲,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振兴乡村文化生活注入活力,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地区文化发展繁荣。
(四)发展地方戏曲传承人
任何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戏曲保护传承亦是如此。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戏曲传承工作的重视度,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为发展地方戏曲传承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其次,可以鼓励戏曲传承人开门收徒,鼓励群众拜师学艺,但戏曲教育要尊重艺术规律,要对拜师人员进行一定的考察与筛选,确保戏曲培养的持续性。最后,把“戏曲进校园”纳入教育体系,在艺术院校开设在职艺术人才研修班和跟班学习,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戏曲艺术人才,为地方戏曲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例如,在罗城高中、罗城民族中学、罗城二小等学校开设戏曲兴趣班,把戏曲文化融入校园艺术教学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在校园播下戏曲传承的种子,培养戏曲“新苗”。
(五)加大戏曲文化融合力度
传统曲艺要传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戏曲文化传承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求,戏曲传承要与时俱进,与城乡经济、特色旅游、科技教育等有机结合。将现代技术、多媒体、互联网等有机融合,拓宽传播途径,缩短戏曲文化和广大群众之间的距离,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根据各个景点分布的地理位置,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一个景点一个剧种,以点带面,推进地方戏曲与旅游业融合,利用戏曲优势,打造戏曲人文景区,以文塑旅,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例如,罗城应因地制宜,在棉花天坑、天门山、成龙湖等重要景区开展戏曲常态化展演活动,促进罗城地方戏曲与相关产业相结合,传承创新求发展。另外,还可以与新兴产业相结合拓宽戏曲文化空间,探索与影视、文创等新生产业融合,丰富文化产品中的戏曲元素,推进戏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五、结语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资源。罗城应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程,提升地方戏曲保护能力和传承实践能力,为罗城地方戏曲搭建传习展示平台和营造文化生态环境,使罗城地方戏曲得以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莫文师,男,本科,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学创作辅导)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