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作为满族人民的聚居地之一,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满族剪纸即为其中之一。满族剪纸是反映满族生活和习俗的珍贵艺术品,由于其历史背景、信仰习俗、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形式。满族剪纸中的色彩、图形等元素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和体会,体现着满族人民的造型意识、造型规律以及审美情趣。剪纸千剪不断、万刻不落,由剪纸艺术慢慢孕育出的剪纸文化更是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如何保留并传承好剪纸文化的精髓,让更多人对剪纸文化产生兴趣是目前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弘扬工作中的核心任务,而从实际情况看,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阻碍。基于此,本文将对满族剪纸的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结合新时代新环境提出一定的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满族剪纸文化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与特点阐述
(一)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
据了解,满族剪纸起源于明朝民间,后来伴随着造纸技术的出现,剪纸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初期满族剪纸的图样看,剪纸里的图腾或者图案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时至今日,满族剪纸文化已拥有数百年发展历史,在传统民间艺术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满族剪纸主要使用剪刀和刻刀两种工具。人们将自己在脑海中所构思的图案、纹饰通过剪刀和刻刀在纸上刻画,内容多为旧时传统习俗,所刻画面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传统满族剪纸具有松花江流域的文化特色,其发展与传承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
(二)满族剪纸的特点
满族剪纸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满族剪纸题材及主题明确,内容多为对满族原始文化的传承。从吉林省满族剪纸代表性作品看,整体风格相对古朴,画面表现粗犷、凝练,其中很多图腾符号更是别具一格,对于人们研究古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满族剪纸生活气息浓厚,创作者通常会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剪纸作品中,在一定层面上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与尊重。
最后,满族剪纸彰显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在剪纸作品的内容上,可以感受到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山林文化。
二、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面临的现实发展困境
(一)生存环境严峻
从生存环境的角度看,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文化交流不断密切、科技水平的不断增长,由于剪纸文化等民俗文化的发展路径仍然较为传统,导致其难以在当前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发展与传承受到阻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日益多元化,很多年轻群体对剪纸作品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兴趣不高,加之满族剪纸的艺术风格并不能很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传播力度与传播范围有限,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挤压,导致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遭遇现实发展困境。
(二)作品内容陈旧
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以满族人民的个性及审美习惯为主要表现内容,在数百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吉林省满族剪纸领域诞生了一批批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作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但回溯近些年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的发展路径,影响力、创新力较强的剪纸艺术作品数量越来越少,剪纸作品普遍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创作要素都并未有重大创新和突破,难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
(三)传承人数量递减
近年来,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历经了传承断代危机。由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群众对其传承发展重视不足,愿意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习满族剪纸的人越来越少,传承人数量的递减不仅会对当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难度较高的剪纸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使满族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面临现实的发展困境。
三、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调整满族剪纸的形式与内容
纵观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的发展历程,剪纸文化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及条件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原则与内容表现,使自己不断迎合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满族剪纸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而要想让满族剪纸文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持续吸取新生事物和要素,并尝试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创作出更多符合市场变化需求的新作品,让原生态的满族剪纸文化作品可以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突破生存困境。
(二)推动生产发展与剪纸技艺传承的深度融合
传统的满族剪纸创作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最终成型,基本是由一人独立完成,这样的创作模式虽然可以充分彰显出剪纸艺人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是个人独立制作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在当今时代下,传统的创作模式已不利于剪纸艺术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剪纸技艺的特殊性,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化生产,而是突出个性化、差异化,注重体现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在推动生产发展和剪纸技艺传承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在保留剪纸传统技艺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生产、推广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可以尝试借助先进的生产技术缩短工艺流程或者革新剪纸工艺,既能保持传统剪纸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又不会影响剪纸艺术的核心工艺与人文内涵,能够进一步推广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有助于增强其影响力,扩大其影响范围。
(三)保留剪纸文化精髓并进行创新
吉林省满族剪纸的特色在于其图案别致且寓意深刻,因此,在宣传和推广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围绕剪纸文化的精髓,秉承守正创新原则,全方位做好满族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对于剪纸文化的创新突破,一方面,要在剪纸图案和选材上树立创新意识,在保留满族民间风格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融合。另一方面,要适时适当拓展满族剪纸文化的应用范畴,从多角度强化满族剪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推动剪纸元素、剪纸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尝试在室内装修、产品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等领域应用剪纸要素及内容,使满族剪纸文化既不失本真,又能增添更多的时尚元素。
(四)拓展满族剪纸的宣传途径
传统手工艺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满族剪纸文化的宣传途径,紧跟时代发展节奏调整满族剪纸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方向。就当前社会的宣传环境而言,可利用网络技术传递信息的即时性和高效性,打破传统宣传途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局限性,借助新媒体来寻求新的宣传方向和渠道。例如,相关责任主体可建立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平台,持续更新和推送与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相关的文章,同步开设咨询版块,为对满族剪纸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咨询和交流的平台,为广大剪纸艺术爱好者搭建起一个沟通互动的桥梁。除此之外,相关主体要及时认识到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积极发现有助于满族剪纸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机遇,例如,推动满族剪纸文化和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以旅游为媒介实现传统艺术作品的流通以及民间艺术的传播;或通过“满族风情民俗市集 长白山夜间文旅消费街区”的场景重置,为游客提供实景真人剧本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人雅士古今对话、满族民俗文化剪纸、摔跤、福字拓印、文字等制作工艺的展示,精心再现满族民俗文化的传统风貌,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搭建了解历史文化、交互体验民族民俗风情的平台。
(五)分析满族剪纸的市场定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精准的市场定位至关重要。因此,在推动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找准剪纸艺术形式的市场定位,并将优化市场环境作为保护和创新满族剪纸艺术的重要环节。立足当前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发展现状,相关主体应主动深入到消费者群体中了解广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精心创造兼具新特征和新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从市场定位出发,科学划分市场等级,按照高端、中端和低端标准做好层次划分,并积极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受众群体。针对不同市场定位,在所推出的剪纸作品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上也要有所差异,切实提高剪纸作品在市场上的适应性,以高频率的作品流通提升满族剪纸艺术在民众中的关注度与知名度,使其在现代社会能够占据更广阔的市场。
(六)培养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人
相关主体要积极承担起寻找、培养和爱护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在精心培养现有传承人的基础上继续扩展范畴,强化人才储备,多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在宣传满族剪纸文化的同时,也为对满族剪纸文化感兴趣的人提供深入了解甚至拜师学艺的机会。
一方面,要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和学习帮助。深入挖掘和利用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人的民间文化资源,集中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为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人搭建一个交流、分享、学习剪纸技艺的平台,促进满族剪纸文化技艺的提升。
另一方面,推进“剪纸进校园”活动,可在校园美术课程中融入剪纸艺术,或在校园内宣传满族剪纸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也可以从中选拔合适的传承人才。例如,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满族剪纸》课程带到学校,与学生分享满族剪纸知识,使学生了解到满族剪纸是东北满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与延伸,促进传统民间习俗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流传至今,不仅仅是人们智慧的体现,更是一代代满族剪纸技艺传承人用心守护和发扬的精华,值得后人对其珍藏、保护与传承。随着社会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的关注度,加之多方资源的整合助力,未来定会出现更多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传承路径和方式应用,满族剪纸文化爱好者和传承人也会随之增多,满族剪纸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妙剪生花送祥瑞翰墨留香迎新年——四平市喜迎新春春联剪纸挂钱作品展[J].参花,2021(04):封2-封3.
[2]刘卓.黑龙江剪纸文化产业与塑料制品结合发展趋势——评《塑料模具设计》[J].塑料工业,2022,50(08):178.
[3]庞淑清.生态翻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仫佬族剪纸文化为例[J].作家天地,2023(05):122-124.
[4]孙国红.数字媒体时代胶东剪纸文化的创新发展及传承思考[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2,17(01):10-12.
[5]王纪.流变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地域影响下满族剪纸表现手法的传承与发展[C]//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论文集,2010:9.
[6]赵曼雯.剪纸文化企业发展的可行性和问题及改进策略——以山东省聊城市剪纸企业为例[J].现代企业,2023(04):155-157.
[7]杨帅.文化传承视域下山西剪纸文化遗产品牌赋能路径研究——以茶饮品牌为例[J].福建茶叶,2023,45(01):38-40.
[8]杨越茗,范森.新媒体环境下民俗剪纸文化的文创产品转化与创新研究——以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为例[J].造纸信息,2022(10):72-73.
[9]蔡艳霞,张铁蕊,侯志昆,等.文化传承视域下河北省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茶包装产业为例[J].福建茶叶,2022,44(02):156-158.
[10]李晓东,任芷妍,殷旭,等.新时期仪陇剪纸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J].喜剧世界(中), 2022(12):154-156.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吉林省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与开发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JKH20231499SK)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群,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