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更是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纽带。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现状
(一)传承人群老龄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老龄化和萎缩现象日益严重,且已成为非遗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传承人群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由于非遗技艺学习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学习意愿低,导致传承人群逐渐老龄化。这种情况使得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发生改变,许多传统技艺逐渐失去市场需求,传承人难以维持生计,导致传承人群逐渐萎缩。
(二)非遗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存在困境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经历了深刻变革,目前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遭受严峻的存续挑战。由于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日渐衰减,众多古老技艺也渐渐失去了传承空间。除此之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自民间传统工艺,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由于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受限,众多项目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保障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往往依赖于口耳相传、师傅传授弟子的传统方式,缺少现代化的继承方式与体系,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创新发展方面受限,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实践与探索
(一)融入现代生活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使这些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2023年广东省以狮舞、龙舞、剪纸、灯彩、花市、灯会等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参观互动体验等传承实践和惠民活动,同时,精心拍摄与过年习俗相关的非遗项目短视频,并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平台广泛宣传。春节期间,广东省举办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近600场,让非遗进一步融入家庭团聚、亲情互动和社区交流,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品味“非遗年味”、参与非遗互动,满足了群众的节日文化需求,营造欢乐喜庆的传统中国年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
另一方面,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高清摄像、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例如,泉城非遗数字藏品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期间上线。首期包括济南皮影戏、泥塑兔子王、莱芜木版年画、侯氏社火脸谱四款。通过3D建模的方式,数字化的皮影、泥塑等作品可以精致呈现,参观者可以感受到传统技艺凝练其中的精髓和文化沉淀,通过收藏这些非遗数字藏品为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激发传承新动能。又如,建水紫陶又名滇南琼玉,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现传统非遗产业的数字化振兴,2021年,建水县委、县政府启动“数字紫陶”区块链综合应用项目,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XR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以产业大数据价值利用为切入点,构建紫陶产业从原料生产源头到消费者的全流程追溯体系,利用溯源码完成紫陶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上链存证,保障产品质量与知识产权归属有据可依,实现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区域性品牌建设。
(二)创新传播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这些平台以快速、互动和个性化的特点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社交网络、微视频等现代传播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以视觉影像的形式广泛传播,激发公众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兴趣。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更加迅速和广泛。除了网络宣传,线下活动也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例如,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推出“泉涌匠心”济南非遗公开课,通过举办系列公开课的形式普及非遗知识,加大济南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济南非遗公开课采用专家授课、传承人讲解等多种形式,带领广大群众、青少年、非遗爱好者走进丰富多彩的文化课堂。通过讲解授课、互动体验、展示展演、点评分析等方式,让广大市民认识、了解、热爱非遗,让活态化的宝贵文化财富融入现实生活中,进一步激发群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此外,制作推广短片和微电影也是有效的传播手段。这些影像作品可以通过视频发布平台广泛传播,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借助精美的视觉效果、感人的旋律和生动的故事,短片和微电影可以生动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吸引公众的关注度。同时,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前沿科技手段,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先进技术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吸引人的互动环境,激发年轻一代积极参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馆或互动体验中心,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开发增强现实应用程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使群众深入感受非遗之美。
(三)培养非遗传承人
非遗技艺的传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关乎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关乎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因此,培养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传承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开展非遗技艺培训是提高传承人技艺水平的重要途径。培训内容应涵盖非遗项目的各个方面,如传统技艺、文化背景、发展历史等。要根据传承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实际需求,制订分级、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对于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培训内容应更注重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的结合,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经验丰富的传承人,则应加强技艺精进和理论研究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例如,湖北恩施学院2023年3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中心,旨在突出“应用特长、职业特征、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于培养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并结合该校音乐和体育学院自身的专业特长,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和有效利用恩施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四)加强非遗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非遗面临着传承断层、技艺失传等严峻问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非遗教育,普及非遗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将非遗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提高青少年对非遗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是我国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将非遗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了解和认识非遗。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非遗课程、组织非遗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其非遗保护意识。非遗课程不仅可以传授非遗保护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从而增强其对非遗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例如,2023年11月24日,西城非遗云课堂系列课程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登莱小学举办。该系列包括“北京内画鼻烟壶”“曹氏风筝”“彩塑京剧脸谱”“面塑”“抖空竹”“八卦掌”“北海公园标本菊传统养殖技法”“七巧板”“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指画”“正兴德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在内的1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28讲课程。西城非遗云课堂系列课程着重挖掘非遗项目文化内涵,运用现代影视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手段,构建具有较高知识性、体验性的非遗项目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树立“民俗不俗”“传统不旧”的观念,让非遗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现非遗传承教育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此外,开展非遗知识普及活动,能够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讲座、展览、宣传活动和媒体宣传、网络传播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非遗知识,扩大非遗知识的传播范围,使群众能够深入了解其价值和文化内涵,增强其非遗保护意识。
(五)促进非遗与现代产业相融合
文创产业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消耗等特点。借助非遗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如服饰、家居、工艺品等,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还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相关部门可通过和企业合作搭建非遗产业推广平台,推动非遗技艺传承人与企业、设计师、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六)促进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不仅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各省的非遗资源,让非遗文化通过旅游走进千家万户。一方面,可以开设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非遗技艺体验、非遗主题民宿等,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例如,2021年以来,江苏省积极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各相关景区围绕提升非遗项目融入性、增强非遗展示互动性、渲染非遗活动代入感等目标,通过拓宽非遗美食体验途径、打造非遗特色酒店和民宿、营造交通非遗体验空间、推出非遗主题旅游产品、增强非遗产品市场吸引力等方式,充分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例如,南京市江宁区非遗进金陵水乡钱家渡景区项目是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中唯一一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项目,景区围绕体验场景化、传播多元化、消费年轻化,创新打造了游客服务中心非遗体验工坊、孙家茶楼非遗茶文化空间、水乡非遗主题艺术民宿等,让游客所见所闻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徐州非遗进窑湾古镇景区项目则在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同时,通过打响地方美食品牌、创建特色主题酒店、打造非遗主题展馆、创新非遗展示展演,全面展现非遗活态魅力。目前,古镇已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驻,并在年味市集、夜猫子集等品牌活动中植入非遗活动,每个周末、节假日都会推出非遗演出、体验活动。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监管。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共同承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潘光繁.大数据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01):83-86.
[2]祁梦鸽,倪依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三维空间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4,46(01):80-83+101.
[3]谭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72-74.
[4]宗诚,朱昕棣,关宇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传承转译方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3,44(06):59-66.
[5]陈琳斐.可持续设计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J].陶瓷,2023(12):108-110.
(作者简介:陈文娟,女,本科,单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