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蒂斯与莫兰迪风景画比较

2024-06-26 15:15林成宝
艺术大观 2024年11期
关键词:莫兰迪风景画

摘 要:本文以作品分析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巴尔蒂斯与莫兰迪风景画表现出的共性。通过比较发现两位画家的风景画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如呈现出浓厚的中国画意蕴,同时强调色彩运用上的主观性,注重物象的解构与重构,画面具象表现的背后隐藏着抽象性,在线的运用上亦有着一致性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两位画家风景画所展现出的共性特征,对当下的具象风景油画创作提供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巴尔蒂斯;莫兰迪;风景画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1-000-03

一、 中国画意蕴的呈现

巴尔蒂斯曾说过“我特别喜欢范宽,他的山水画气象博大”。“不看中国的山水画,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山”。[1]巴尔蒂斯还说到佩服倪瓒,喜欢黄公望、米芾等中国画家。可见,巴尔蒂斯对中国绘画的喜爱十分深刻。在巴尔蒂斯的风景画中亦隐含着浓厚的中国画意蕴,他的风景画中的意境、表现形式、画面特点等方面均展现出中国画的影响。如在其作品《戈泰龙》(见图1)中 ,巴尔蒂斯借鉴宋代山水画的全景式构图方式,采用类似于范宽《溪山行旅图》般的全景式构图,以移动的视点表现景物,将俯视、平视、仰视集中在同一画面展现。画面前方的大树强调线条的勾勒与穿插,颇似中国山水画中的树法,画中的山石与溪流的表现在视域上接近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巴尔蒂斯以主观的方式建构画面,追求一种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般意境,画中所绘之景颇具郭熙所言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特征。

莫兰迪的绘画中同样具有浓厚的中国画意蕴。巴尔蒂斯曾说“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按照道济的说法,莫兰迪也是有笔有墨的,他把笔墨简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绘画一致。他不满足于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1]。莫兰迪的绘画展现出平和宁静、空灵的意蕴,以概括、简洁的手法表现。在莫兰迪《风景》(见图2)中,画家以简淡概括的用笔用色表现,笔触具有轻松达意的书写感,尤有中国画笔墨所表现的不求形似的大写意之感。画家借助色彩、造型、笔触等语言所要传达的是空灵、宁静的画面意境,所营造的画面意味和品质与中国画相通。由此可见,巴尔蒂斯与莫兰迪风景画作品中都展现出浓厚的中国画意蕴。

二、塞尚绘画的启发

塞尚的绘画强调自我的表现,画面表现一种“主观化了的自然”。此外,塞尚作品强调回归画面本身,注重画面结构的建立,提出“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用球形、圆锥形、圆柱形来塑造,必须学习画这些简单的形体”[2]。其绘画作品中的造型与结构充满一种几何感,在空间表现上趋于平面感,使得画面结构如同建筑般稳固。为了营造画面坚固的结构,塞尚放弃传统透视法,采用多视角表现物象直至夸张变形,以主观的方式将物象有秩序地组织到画面上。如塞尚作品《圣维克多山》(见图4)系列风景画,他以圣维克山风景为母题,进行了不同构图、结构、色调以及不同视角的表现,画中充满一种几何意味的稳固性,显得坚实而生动。与此同时,塞尚以写生的方式创作,描绘朴实而熟悉的大自然风景,但塞尚并非再现眼见之景,而是十分注重观看与感受,以主观的方式建构画面。巴尔蒂斯曾说“塞尚解散形,再重组合,以求精神实质上的真实,也就是表现事物的本质”。[1]他继而又说道:“后人,我们这些人,都从塞尚那里受益匪浅。”[1]莫兰迪说“从我1912年到1916年的作品中,你能直接观察到巴黎立体主义者们,说到底还是塞尚的影响”。[3]同观莫兰迪与巴尔蒂斯的风景画,如文中列举的两位画家的风景画作品中很明显地看到塞尚绘画的理念与启发的痕迹,尤其是对物象的主观处理以及对造型的几何感、秩序感处理,对三维空间的压缩等方面上均与塞尚有着共通之处。

三、绘画形式语言表现出的一致性

(一)色彩

巴尔蒂斯与莫兰迪绘画中的色彩有别于古典绘画倾向于“固有色”的表现,亦不同于印象派绘画注重光源色和环境色的色彩表现体系,而是表现一种主观化了的色彩,这种色彩并不依赖于自然风景本身的颜色,而是从画面出发,画家以主观的方式组织画面色彩,将色彩为画面本身服务。因此,为了画面的需要,画家甚至直接改变物象原有的颜色。如此一来,画家在运用和构建色彩关系时就更为主动与自由,更好地将色彩“为我所用”,同时亦拓宽和增强了色彩语言的表现力。此外,巴尔蒂斯与莫兰迪风景画中的色彩概括性强,以高度统一的色调组织画面色彩,景物的色彩表现亦显得十分概括,在单纯中寻求丰富的变化。在作品《独树大风景》(见图5)中,巴尔蒂斯将画面受光的远山处理成偏黄橙色的暖色,阴影的颜色处理为大面积的冷灰色,树干与树枝也笼罩在冷灰色的阴影当中,屋顶的细节也被色块概括,色彩饱和度较弱。画家明显是主观处理了色彩关系,色彩本身不受物象的束缚,也不指向光照下的原本的自然色彩与质感,整个色调营造了一种宁静且温暖,又带有神秘的氛围。在莫兰迪作品《风景》(见图6)中,他以极其主观的方式表现色彩关系,将色彩减到极致,色彩极其单纯,以近乎黑白的单色描绘,大幅度减弱色彩的客观指向性,使得天空和山体的色彩浑然一体,营造一种十分优雅宁静的诗境。可见,在色彩的运用上,巴尔蒂斯与莫兰迪有着明显的主观性。

(二)线

具象绘画中的线条主要包括物象造型的轮廓线、光影形状所形成的线、正负形所构成的线、画面结构线等,有的线条是显性呈现的,有的则相对较为隐性。线的不同形态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直线给人以纯粹和冷峻之感,曲线则显得婉约。绘画中的线条作为重要的绘画语言之一,在莫兰迪与巴尔蒂斯的绘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在用线上也有着共通之处。在画面结构线的运用上,两位画家常用直线分割画面结构,以直线围合的方式概括造型为几何形状,兼以曲线形成对比,线条的运用显得非常理性。这个特征在巴尔蒂斯和莫兰迪的风景画中尤为明显。如在《独树大风景》(见图5)中可以看到画家在表现房屋、山体、光影、建立画面结构线等方面均运用大量直线,使画面显得纯粹,兼以树干树枝的曲线形成对比。在莫兰迪《风景》(见图2)中,光影所构成的线及画面结构线中均有着强调直线的特点,画中也出现了直接用笔勾勒的直线,与树木围连成的轮廓曲线形成对比。巴尔蒂斯和莫兰迪风景画中的线的运用,强化了画面构成感,也增加了风景画的秩序感和抽象意味。

(三)物象的解构与重构

塞尚绘画的贡献不仅在于观念上,还在于其对画面表现上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启发。其中就包括画家为了建立稳固坚实的画面结构而主观解构并重构物象在画面中的关系。在莫兰迪与巴尔蒂斯风景画中亦可以看到这种手法的运用,两位画家的绘画形象不是单纯地照搬自然物象,而且画家也不可能这样描绘。尽管画面表现的事物是具象的,但画中景物实际上是经过画家反复解构与重构之后的呈现,与塞尚绘画“打散形并重组形”异曲同工。在莫兰迪作品《风景》(见图2)中,整幅画面被画家主观解构为明度不同的几何色块与线条,画面秩序感强烈,画家以几何平面的方式概括性地勾勒出物象形状,从画面本身出发重构其面积、比例、形状、色彩、光影。画中的景物被重构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状的平面色块,画面左上方类似植物的形象被概括为松动的笔触,与画面直线和几何形状形成对比。在巴尔蒂斯作品《羊舍》(见图3)中,远山与近景同样被画家解构为规则不一的几何色块,山的体积被削弱,与树木和房屋一道被画家重新排列为秩序感的几何图形,显得坚实稳固,在这一点上与莫兰迪的风景画极为相似,均是将物象主观解构为几何形,并重新进行排列。

四、艺术特征的相似性——具象背后的抽象性表现

巴尔蒂斯与莫兰迪风景画中呈现出一种抽象意味,这种抽象意味体现在画面的形式结构和绘画语言的表现上。莫兰迪曾说“这个可见世界是一个形式的世界,要用词语去表达支撑这个世界的那些感觉和图像是极其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归根到底它们是感觉,是与日常物体和事件没有关联的感觉,或者可以说与他们只有一个间接的关联:这些事物是由形式、色彩、空间和光线来精确决定的”[3]。莫兰迪用绘画语言和绘画形式结构呈现事物形象,表现画家的“感觉”,但并非表现事物的表面。莫兰迪还说到“我认为没有什么比我们实际看到的东西更加抽象,更加不真实了”。[4]。巴尔蒂斯也曾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看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我希望表现事物后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表现这个世界上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它是真实存在的”。[5]可见二者在艺术观念上的一致性,两位画家不再拘泥于对自然物象的直接再现,而是表现事物的本质,表现具象背后的抽象性。在绘画语言上,形的提炼与概括、线条的穿插与画面分割、笔触的痕迹、色彩营造的氛围、光影的呈现、肌理的呈现等均强化了画面的抽象性,画面结构呈现出强烈的秩序感和几何结构感。在莫兰迪《风景》(见图6)中,画家将自然的色彩全部褪去,以黑、白、灰单色组织画面,山也已经被画家主观解构为多个大小不一且不规则的几何形和黑白色块,使山本身有了别样的意味,与现实保持着距离,体现出莫兰迪绘画表现的“形而上”之感。在巴尔蒂作品《独树大风景》(见图5)中,画家以有严谨秩序感的几何形状构成画面,以光影营造氛围,去除物象的表象物质感,画面氛围显得冷峻与疏离。画家抽离了风景的表象自然真实性,构建一种陌生感的画面情境,就如画家所言“表现事物背后的东西”。由此可见,两位画家风景画中所表现的景物形象并非对自然的简单描摹,画家借助具象的形象建构画面,使事物形象更具绘画性和创造性。

五、结束语

莫兰迪与巴尔蒂斯的风景画呈现出许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表现在作品中有浓厚的中国绘画意蕴,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上亦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对色彩的主观运用、对形的解构和重构、线的运用等。两位画家的作品及创作方式给当下的风景画创作提供很好的参考,在如何吸收与创新方面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尤其是在油画创作中如何结合中国文化,创作有民族特色的油画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啸声,编著.巴尔蒂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

[2]李春,著.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4]康乐.重塑现实:乔治·莫兰迪与阿维格多·阿利卡具象表现绘画的共性启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5]啸声.巴尔蒂斯论艺术[J].美术,1995(08):83-89.

作者简介:林成宝(1991-),男,广西钦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美术学研究。

猜你喜欢
莫兰迪风景画
不可思议的单纯
——莫兰迪的艺术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莫兰迪绘画的色彩研究
莫兰迪笔下的高级灰
莫兰迪 静物
莫兰迪的夏天
风景画便签夹
木质风景画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春天的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