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杨必《名利场》译本评析

2024-06-24 05:03杨一雯
名家名作 2024年10期
关键词:名利场译本译者

杨一雯

[摘 要] 杨必的译本《名利场》堪称译坛典范,旨在将真实的英国社会再现给中文读者。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杨必的译本进行翻译内和翻译外的分析。从翻译内视角聚焦于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层面,客观评价其翻译效果;从翻译外视角探讨杨必译《名利场》的原因及翻译时的态度与策略。研究表明,杨必的译本在忠实读者的基础上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实现了翻译内“求真”与翻译外“务实”的统一。

[关 键 词] 《名利场》;杨必;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一、引言

《名利场》(Vanity Fair)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完成于1848年的成名作。小说取材于英国19世纪中上层社会,萨克雷用讽刺、幽默的手法真实客观地描写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面,给读者呈现出丑陋的社会现象的全景,批判了社会的趋炎附势之风。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量翻译介绍以西方思想为主作品的热潮,《名利场》作为西方经典文学名著之一自然被引进。自20世纪50年代《名利场》首次出版后,这部作品至今为止共有25种中译本。其中,杨必的译本最为著名,一经问世就被人们津津乐道。知名作家南木道:“《名利场》在星群灿烂的优秀译作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是价值连城的一部文学译著。”[1]孙致礼也曾在其著作《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中称杨必的译本为“我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译作之一”[2]。在杨译本中,体现了译者对原作者精神和意图的领会,再现了原作的神韵。

截至2024年1月,以“《名利场》”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所得到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有975篇,从女性主义翻译、文化差异、翻译技巧和策略、语用学、英汉语言对比等研究视角出发,涉及女性翻译理论、多元系统论、关联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美学等理论基础。但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角度对杨译本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该理论为杨必翻译《名利场》的原因和她在翻译过程中所持有态度与策略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属于翻译批评研究范式第三阶段的主要成果之一。翻译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翻译内批评,聚焦于文本批评,以忠实为标准;第二阶段翻译外批评,聚焦于文化批评,出现在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强调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三阶段翻译内外结合的批评,聚焦于行为批评,以译者为关注点考察其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

译者行为批评是我国学者周领顺教授在其著作《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3]和《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4]中提出的原创性理论。该理论将行为批评视域作为全新视角,以“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为核心理论架构,有机结合翻译内批评与翻译外批评,是一种动态多元的翻译批评模式。“求真”即翻译之本,指对作者和原文求真,关照译文相对于原文语言上的忠实;“务实”即翻译之用,指对读者和社会务实,关照译者在翻译中对读者接受能力的考量。文章将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导向,借助“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视角探讨杨必的译本《名利场》,客观评价其翻译效果和翻译中“求真”与“务实”的体现。

三、翻译内“求真”

萨克雷在《名利场》中运用幽默与讽刺的语气,刻画了生动多姿的人物形象和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杨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关注原作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外,也很注重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

(一)语言层面

“文学翻译实质上是把原作中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地再现,而不是孤立地把单个语言要素的意义进行转移。”[5]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勇于冲破字的禁锢,敢于跳出原文语言形式的枷锁。

例1.原文:In a word,George had thrown the great cast. He was going to be married. Hence his pallor and nervousness——his sleepless night and agitation in the morning.[6]

译文:总而言之,乔治不顾一切,准备结婚了。怪不得他脸色苍白,神情惚恍,晚上睡不着,早晨又那么激动。[7]

四字格是汉语特色词汇表达之一,具有言简意赅、结构严密、朗朗上口的特点。例1描绘了乔治在滑铁卢战役前夕秘密与爱米丽亚结婚的场景,译文大量采用具有中文色彩的词汇,如“总而言之”“不顾一切”“脸色苍白”“神情恍惚”,不仅体现了杨必对原文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而且显示了她深厚的中英文功底与文学素养。杨必在选词方面灵活得当,这些词语在内容上、形式上、音韵上都有着加强译文语言效果的修饰作用,使得译文更加生动形象、流畅自然。

例2.原文:The fact is, there had been a secret in poor Janes life which had made her father more savage and morose than even nature, pride, and over-feeding had made him. [6]

译文:原来可怜的吉恩也有一个秘密。她父亲为人暴戾凶狠,一则他天性如此,二则他自以为了不得,三则他吃喝太没有节制;这件事一出来,激得他的脾气越来越坏。[7]

例2的后半句为than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由三个名词作并列主语。如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必将会出现译文杂乱无序、令人费解的问题。杨必在翻译时没有僵硬死板地进行字对字翻译,而是用连接词“一则、二则、三则”串联,把单个名词译为句子,增添主语“他”用以凸显父亲的为人品性。这样的译法表明杨必在翻译时并没有将语言形式视为最高原则,而是挣脱了原文形式带来的束缚,使得译文结构工整、条理清晰、富有感染力。

(二) 修辞层面

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曾指出:“翻译理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学学科,它研究两科语言的对比规律……也包括修辞手段的对比。”[8]在文学语言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的使用。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来丰富故事情节,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反语与反复。

例3.原文:As the immortal Alexis Soyer can make more delicious soup for a half-penny than an ignorant cook can concoct with pounds of vegetables and meat, so a skilful artist will make a few simple and pleasing phrases go farther than ever so much substantial benefit-stock in the hands of a mere bungler.[6]

译文:不朽的名厨亚莱克斯·索叶花了半便士做出来的汤,比外行的新手用了几磅肉和蔬菜做出来的还可口。同样的,技艺高妙的名家只消随口说几句简单悦耳的话,往往比手中有实惠有现钱的草包容易成功。[7]

反语就是说反话,或是正话反说,或是反话正说。从表面上看来,例3是在陈述好言好语的利处,实际上是讽刺当时人们溜须拍马、虚情假意的行为。杨必在遵循原意翻译的基础上,更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将原文的内在含义也惟妙惟肖地译了出来。此外,例3还暗含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半便士的汤比作随口奉承的话,几磅肉和蔬菜比作实惠现钱,暗示了上流社会人们好坏不分、是非不明的现状。

例4.原文:“Thats over now”,said Rawdon.“Thats over now.”[6]

译文:罗登道:“这段姻缘已经完了,已经完了。”[7]

反复是在一个语言片段中故意运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以突出某种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杨必在翻译时忠于原文,把两个句子合译为两个“已经完了”,生动地传达了罗登在婚姻破裂后强烈的悲伤之情,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文化层面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反映了语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要充分考虑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小说《名利场》中就存在大量含有西方文化的语言表达,主要涉及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三方面。

例5.原文:They talked about each othershouses,and characters, and families——just as the Joneses do about the Smiths. [6]

译文:他们议论别人住的房子、家里过活的情形、人品的好坏,也不过像张三议论李四似的。[7]

在中文中,“张三”或“李四”通常用来指代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时也用来指身份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由于“张”和“李”都是大姓,且中国古代的平民百姓常常以排行次第或数字为名。而在英语中,常见的姓氏有3000个左右,“Smith”和“Jones”就在数量上位居十大姓氏的前两位[9]。因此,在英文中通常用它们来泛指人物,突出一般性。杨必的译文采用与原文含义相同的表达方式,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例6.原文:William was the godfather of the child,and exer-ted his ingenuity in the purchase of cups, spoons,pap-boats, and corals for this little Christian.[6]

译文:威廉·都宾是孩子的干爹,孩子受洗礼的时候他忙着送礼,买了杯子、勺子、奶瓶,还有做玩意儿的珊瑚块,着实费了一番心思。[7]

洗礼是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为新生儿举办的欢迎仪式。他们认为接受圣水浸泡过的新生儿是纯洁的、无邪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去世后进入天堂。仪式一般在教堂举行,新生儿的父母需事先为其物色品行端正的教父教母。这样的习俗类似于中国孩子的百日宴和拜干爹干娘。杨必对“干爹”“受洗礼”的译法,一方面减少了异域文化对译文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另一方面也传递了独具特色的西方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例7.原文:Everything on the table was in silver too,and two footmen, with red hair and canary-coloured liveries,stood on either side of the sideboard.[6]

译文:两个红头发的听差,穿了淡黄的号衣,在食器柜子旁边一面一个站好。[7]

“听差”“号衣”“食器柜子”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词汇,现如今它们的表达分别为“佣人”“制服”“餐具柜”。杨必对“footman”“livery”“sideboard”的翻译符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传达原意的同时使译文更具感染力,易于引起读者的文化认同感。

四、翻译外“务实”

“译者行为”包括译者的语言性翻译行为和社会性非翻译行为,后者属于翻译外研究领域。“翻译外”指翻译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社会上、环境上的问题[3]。原文、读者、译者等因素都影响着译者在翻译时的态度。

(一)翻译文本选择

杨必在傅雷先生和钱锺书先生的鼓励下开始了自己的翻译生涯。傅雷十分欣赏杨必的才华,曾聘请她担任儿子傅聪的英文教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就邀请杨必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她因在国内自学英语且没有海外留学经历而一再犹豫,但傅雷先生的不断鼓舞让她下定决心试一试。她写信给钱锺书先生希望他能推荐一些可以翻译的书目,得到的回信便是著名的译作《剥削世家》。杨必最初的翻译经历坚定了她从事翻译工作的决心,后来更是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完成了《名利场》的翻译。《名利场》描绘了19世纪英国急剧变化的社会时期,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译作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杨必的名字在文学界和翻译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可见,杨必对翻译素材的选择体现了她作为社会人的务实态度。

(二)译作受众分析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大量译介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不断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以充实自己。其中,苏联和俄国的作品约占翻译总数的六成,而英美等国家的文学却不足两成。因此,我国读者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导致他们无法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同时,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教育,倡导教育大众化和平民化,以期达到进一步扩大受教育范围、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目的。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的市民对外国语言和文化知之甚少,相较于饱含异域风情的文学作品,他们更倾向于阅读语言风格与中文相近的译作。杨必在翻译前就考虑到读者的文化需要、阅读兴趣等,采用向译文读者靠拢的归化策略,使译作语言地道、生动、更具可接受性,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

(三)译者翻译素养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活动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既是原文的接收者也是译文的创作者,这样的多重身份就要求其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具备基本的翻译素养。一方面译者应秉持严谨的翻译态度。在开始《名利场》的翻译工作前,杨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原作及作者萨克雷。虽然杨必没有言明自己的翻译目的,但她认为萨克雷的小说力求客观,以“描写真实、宣扬仁爱”为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杨必的译作在客观的基础上,力图将原文中真实、仁爱的场景再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译者应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杨必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萌杭是中国第一批革命党人,先后留学日本、美国,最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姐姐杨绛及姐夫钱锺书均为中国知名学者,周围往来的人士多为学界名流。杨必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更是情有独钟,尤其喜爱《红楼梦》。这些经典著作为她文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助力,为其日后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通过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比《名利场》的原著和译本,合理分析译者翻译内行为和翻译外行为。发现杨必的译本采用简单、幽默的语言风格,清楚地传达了原文含义,生动地刻画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相较而言,译本更偏向于忠实读者,符合20世纪文学翻译的要求,实现了译者翻译内“求真”与翻译外“务实”的高度统一。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导向,研究译者在进行翻译时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有利于深化对译者相关理论的认识,提高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王东风.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研究[D].北京: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1999.

[6]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Vanity Fair[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7][英]威廉·萨克雷.名利场(上 下)[M].杨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8]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9]周海中.英语姓名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143-152.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猜你喜欢
名利场译本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名利场
名利场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名利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街拍这个名利场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