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照
《诫子书》是最真的话。
五代时后唐大将李存审出身寒微,他曾经告诫孩子们:“你们的父亲年轻时提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九死一生的情况绝不止一次,剖开骨头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有百余次。”他把取出的箭头送给孩子们,让他们收藏起来。他说:“你们这些孩子,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西汉时的东方朔性格诙谐,滑稽多智。他的《诫子书》一点也不幽默:“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说了一大通,就是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中庸之道。张之洞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他的《诫子书》有浓浓的父爱,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有对官家子弟骄纵的担忧。此书信可能是写给其第十一子张仁乐的,可惜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张仁乐投靠日本,成为汉奸。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万万不能。家风家教家训,很多都在其中传承。曾国藩在《诫子书》中说:“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一曰慎独而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最负盛名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八十六个字,很多人会背诵。他教育后代的理念,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已经成为不证自明的公理,只因为此中有着不顾一切的真。
(摘自《大同晚报》)
《绝境铸剑》中,陈宅悬一匾,上书“和睦久昌”。不用说地主大户,就是挂在市井小民家,此匾也有一番警醒意味。
多少人家,天时地利,本当兴盛,却折于细末。
有家业之人不轻易与人计较,未必是修养,更怕致怨;光脚的守和气,是讲精进的氛围,没准儿多年后也是一个富贵家。
碎事,损心力,赢了也算输;倘结下梁子,累世不解,被逮着机会使个绊子,就有得受了,可憾,还不知因何而伤。
缘起一事,无非要不要还击。且一让,看后招;若对方也不敢过,不妨到此为止。
——江泽涵《和睦久昌》